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 第489章:始建国三年

第489章:始建国三年

  第489章:始建国三年 (第2/2页)
  
  “你还是去记录黄河的水文,绘制河道的模样,期待能有智慧的后人,继承并发扬你的事业吧。”
  
  这样说完,
  
  何博同身边的人隐去了身形。
  
  天上乌云堆积了起来。
  
  秋日里的雨水落下,
  
  本就高涨的漳水在狂风暴雨中涌荡起来。
  
  它跟着那些刚刚被装上车的粮食、约束起来的役夫,一同走向了元城。
  
  河水也从长安的方向流淌过来,并慷慨的张开怀抱,吸纳着路上支流贡献给自己的河流,就像元城慷慨的接收着整个魏郡的献身一样。
  
  当转过一个又一个弯道后,
  
  河水变得汹涌起来。
  
  无数的人,
  
  还有无数的水流,
  
  就这样,
  
  从邺地,从其他地方,
  
  拥挤在膨胀的、肿大的元城之中。
  
  直到它不堪重负的,出现了一丝裂痕。
  
  ……
  
  “什么?”
  
  “大河在元城决口了?”
  
  长安城,
  
  王莽听说了这件事情后,第一时间询问来报的人,“有没有损伤到我王氏的祖宗陵墓?”
  
  “这倒没有。”
  
  “那就好!”
  
  王莽顿时松了口气,“既然没有伤到陵墓,那就先不管它。”
  
  堂下的臣子对此欲言又止。
  
  最后,
  
  一名良心不安的举着笏板站了出来,劝谏皇帝,“上天降下了警示,朝廷应当重视,想办法缓解它,避免灾祸更加严重。”
  
  王莽便震怒起来,呵斥他道,“大河在前汉的时候,便时常洪泛,消耗了无数钱财人力,难道有治理好吗?”
  
  “现在国家的革新正处在紧要关头,哪里能为了这治理不好的事而浪费精力呢?”
  
  “而且朕自受禅让登基以来,行事小心谨慎,吃穿用度没有奢侈的。”
  
  “这怎么会是上天对朕表达不满呢!”
  
  随后,
  
  王莽便命人将这妖言惑众之徒拖下去处死。
  
  臣子见状,都不敢再出声劝谏,担心自己也沦落到这样的地步。
  
  王莽这才放缓了语气,摆出来常用的那副圣人谦和姿态,对着臣子说道:
  
  “朕是因为国家大事而忧虑躁动,并非不知晓赈济灾民的重要。”
  
  “如今府库还没有充实,也没有多余的土地去安置流亡的百姓,即便有心,又怎么能解决它呢?”
  
  “只要改革取得成果,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王莽这样说着,眉目间透出一股急切的躁动,以及难言的郁气。
  
  在当上皇帝之后,
  
  他的立场,他的目光,他的目标,都因为“皇位”而发生了改变。
  
  他想要巩固自己的统治,让手中这枚辛苦多年才得到的传国玉玺,可以传承给自己的后代。
  
  为此,
  
  他颁布了许多新的政令,对前汉的许多地方,做出了改动。
  
  为了尽快的让天下人意识到,他们头顶的太阳已经换成了王氏,
  
  王莽甚至有过在一天之内,连发多道改革旨意的经历。
  
  但正如他那位故去的老师所说,
  
  不一样了,
  
  很多都不一样了。
  
  作为臣子的王莽,是一呼百应的存在,
  
  他每次提出建议,没有不获得同僚们认可推崇的;
  
  他每次以平帝、摄政的名义颁布政令,没有不得到臣子山呼万岁的。
  
  但当他以皇帝的身份,再去落实起脑海中的奇思妙想时,却总会受到阻碍。
  
  臣子不愿意乖乖交出手里的田地、钱财和人口,
  
  就连王莽铸造的新钱币,都不愿意使用。
  
  这让王莽感到非常苦恼和无力。
  
  但他没有倾诉的地方和对象。
  
  太多年了,
  
  他已经习惯了压抑自己的情感,将内心的苦闷、不满和怨恨,挤压在身体里。
  
  他不需要跟别人诉说那些东西,
  
  他不需要依赖那些比他更加软弱无能的家伙。
  
  他也不相信,那些口中说着爱护他的人,心里也怀抱着同样的想法。
  
  王莽只会觉得那些人虚伪,
  
  就像他自己一样。
  
  甚至在这样漫长的伪装下,
  
  王莽的改革也不由自主的同他所利用的“礼法”靠拢。
  
  他坚信“礼法”可以让他得到利益,
  
  所以他按照史书里的记载,捡起了周朝的旧物,想要将之重新打造出来,摆放在世人面前,告诉那些曾因为他崇尚礼法,而支持他的人:
  
  “看!”
  
  “我就是新时代的周公!”
  
  但后者却一反常态的,对他表示出了强烈的反对,并有臣子劝谏:
  
  “三代之时,同如今怎么会一样呢?”
  
  “用古人的举措,来应对眼下的问题,是不可能做到的。”
  
  这让王莽生出了一种莫名的惶恐——
  
  他将“礼法”奉为圭臬,将其为不可侵犯、不可更改的神圣吗?
  
  这必然是不可能的。
  
  因为他曾毒杀过自己的君主。
  
  但他能够离开“礼法”吗?
  
  这也是不可能的。
  
  因为他拥有的一切,都是“礼法”带给他的。
  
  面具紧紧的烙印在他的脸上,
  
  当无论如何也不能摘下时,它和王莽身上的那层皮肉,又有什么区别呢?
  
  所以,
  
  当有人告诉他:
  
  你就算按照“礼法”做事,将它利用到了极致,有些东西也没办法实现。
  
  它号召不了所有人,
  
  它解决不了所有事,
  
  你必须自己想办法,用全然真实的,没有任何伪装的姿态,去面对问题,然后解决问题!
  
  对王莽来说,
  
  这跟活生生扒掉他身上的皮,又有什么区别呢!
  
  他还有真实的自我吗?
  
  他还敢用真实去面对这个世界吗?
  
  他做不到的!
  
  王莽于是变得很痛苦,对于推行自己革新的事,也变得更加偏执。
  
  他不是以前那个只能依附讨好别人的王莽了,
  
  他是新朝的皇帝,是如今东跨大洋、西连罗马的诸夏世界的天子!
  
  他可以用手里的权利,屁股下的位置,去强迫别人接受他的革新,遵从他的“礼法”。
  
  这样,
  
  他的皮囊就还在,
  
  他不用承受撕裂血肉的痛苦。
  
  “只是一些贱人而已……”
  
  “大河泛滥,淹没的是山东河南之地,跟长安有什么关系?”
  
  “我只要改革就好,我只要坚持礼法就好……”
  
  “等到治世到来,等王氏的统治巩固,新一代的百姓只会歌颂我的德行,而不会记住我的过错……”
  
  “不!”
  
  “我是圣人!”
  
  “我没有过错!”
  
  王莽怀抱着这样的想法,结束了朝会。
  
  他走向属于自己的未央宫,
  
  然后在思绪混乱之下,来到了自己母亲生前居住的宫殿。
  
  那位被他塑造为泥像的女人在王莽坐上皇位的第一年,就离开了人世,也没有给自己的孩子留下多余的话语。
  
  因为她知道,
  
  王莽不爱听自己这个无能母亲的念叨。
  
  而为了自己的“仁孝”,
  
  王莽并没有在其去世后,撤去宫殿内的一切。
  
  他下令保留了母亲生前的物品,并像她还活着一样,时常过来拜访、思念。
  
  “所以……”
  
  “我是不会有错误的。”
  
  王莽看着那被母亲念诵了许多年的佛像,喃喃自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