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战前 (第2/2页)
这可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他们躲在混杂的蓟州百姓之中,一个个的辨认着实不易。
但是他们总不能不吃不喝,只要他们出来领粥,李叙白就有把握将他们揪出来。
李叙白和郑景同对视了一眼,一左一右的躲在了暗处中,死死的盯着那两队蜿蜒的长队。
从蓟州逃出来的百姓个个都是轻装简行,能逃命就算是不错了,根本顾不上带身外之物。
只能依靠知州衙署这一日两顿的施粥勉强活命了。
李叙白目光如电,在排队的人群中一个个的审视着。
耶律乌珠和萧山戎很好辨认。
但是他们并没有见过山遇惟亮,要从这些人中找到这个人,并不容易。
山遇惟亮是血统纯正的辽人,和大虞子民长得截然不同。
而且他常年养尊处优,就算是逃亡了这些时日,身上的贵气也不可能这么快就被消磨干净了。
这样的人,方才一群穷困潦倒的难民中,还是很容易辨认出来的。
李叙白一个一个的仔细察看。
果然发现了几个长相颇具异域感的男子,与大虞子民截然不同。
而其中一人身形高大健壮,面庞成古铜色,站在人堆儿里格外显眼。
长年累月身居高位养成的威压感在不经意间便流露了出来。
贵气难掩。
李叙白朝郑景同使了个眼色。
郑景同微微点头,不动声色的招呼了几个衙役,一同慢慢的围了过去。
那身形高大的男子极为的机警,察觉到不对,他慢慢的后退。
他身边的几个辽人背靠着背,胡成犄角之势,将那男子护在了中间。
郑景同顿时觉得棘手。
若强行抓捕的话,一定会彻底惊动了这波人,不但有可能失手,还有可能从此再也找不到他们的下落了。
毕竟现在的幽州城已经乱成了一锅粥,他们这几个人随便找个犄角旮旯,都能躲过这一时。
郑景同下意识的看了李叙白一眼。
李叙白眯了眯眼,微微摇了摇头。
郑景同顿时停下了脚步,佯装吩咐衙役们公事。
李叙白大大咧咧的走过去,重重的拍了两下正在盛粥的衙役的肩头,嬉皮笑脸的说:“你这粥不行啊,有点稀啊。”
衙役一眼就认出了李叙白,在心里暗暗骂娘,脸上却陪着笑,说道:“衙署对施粥都有定量,筷子插在粥里不倒即可,咱们这粥已经不稀了,大人你是没见过别的州府施粥,那粥清亮的都能照见人影。”
李叙白“噗嗤”一声:“那不得饿死人啊!”
衙役摇头:“李大人,你这可就是不识民间疾苦了,能照见人影的薄粥算得了什么,李大人还没见过在粥里搀石头的吧。”
“......”李叙白愣住了,他是没见过,可他听说过啊。
在蓝星时看过不少古装电视剧,其中有个贪官就是在粥里搀石头,还美其名曰是物尽其用,防止不是灾民的人来混粥吃。
没想到这竟然是真有其事,果然是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