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战前 (第1/2页)
随着蓟州百姓一窝蜂的涌进了幽州城,城中的气氛变得比前几日更加凝重和肃杀了。
城里的百姓能不出门就绝不出门。
几乎不用衙署下净街令,街面上就变得空荡荡了。
李叙白走在街巷中,生出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来。
分明才不过短短三五日的功夫,那个热闹喧嚣,烟火气十足的幽州城,已经换了一副天地。
从古至今,战争都是最残忍最惨烈的存在。
战火烧到哪里,哪里就是哀鸿遍野。
在蓝星时,李叙白从来没有经历过战火硝烟,没想到穿越到了这个史书上没有记载的朝代,竟然能亲身走一遭战场。
李叙白慢慢的走回了知州衙署,刚刚看到衙署的大门,就看到郑景同焦急的翘首以盼。
他赶忙迎了上去:“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郑景同急切道:“大人,出事了。”
李叙白慌了一下:“出什么事了?你慢慢说,别着急。”
郑景同平静了一下:“咱们的人手都撤出去之后,耶律乌珠和萧山戎那就没人看管了,属下就没管他们,任由他们逃了出去,但是属下派人跟着他们了,他们今日混入了收容从蓟州逃出来的百姓的窝棚里,那里守卫很严密,没有知州大人的手令,咱们没有办法进去探查。”
李叙白想了想:“走,去找卫大人。”
卫沧澜从城楼上下来,便直奔议事厅。
他心里很清楚,在辽人重兵的铁骑之下,蓟州城被攻破只是迟早的事情。
他必须早做打算,必须保住幽州城。
即便保不住,也要保住这满城的百姓,避免被屠杀的命运。
至于他自己,顶多就是殉城而已。
他正想着,外头传来一阵脚步声。
转头看到李叙白和郑景同走进议事厅。
于沧澜心事重重的问道:“李大人,怎么了?”
李叙白将耶律乌珠和萧山戎的来历说了,他又想了想,将山遇惟亮疑似叛逃辽国的事情也说了,心事重重道:“于大人,现在那两个人疑似混在蓟州百姓中,包括山遇惟亮一行人,都有可能趁乱混进了蓟州百姓中。于大人,我怀疑,辽人出兵,也跟山遇惟亮叛逃有关。”
于沧澜的神色格外凝重。
这是个多事之秋,辽人兵临城下本就让人焦头烂额了,现在又出了这么个岔子,他简直应接不暇。
他深深的叹了口气,提笔写了个手令,交给了李叙白,语气沉重的说道:“辽人大军压境,我实在难以兼顾,辽人探子和山遇惟亮一事,既然是李大人最先发现的,那这件事情就交给李大人料理吧,善始善终。”
李叙白郑重其事的接过手令,凝重道:“于大人放心,我一定将此事料理清楚,绝不会拖累于大人的。”
于沧澜微微点头:“辛苦李大人了。”
幽州城城南有一大片荒废之地,一座座简易的窝棚拔地而起,窝棚的四周都有衙役把守着,窝棚前有两口大锅,用来一日两顿的施粥。
李叙白和郑景同赶到的时候,正赶上排队施粥的时候。
李叙白暗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