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新条约签订,中国为世界第四强!(求订阅) (第1/2页)
聚餐结束之后,众人各自散去。
楚云飞简单洗漱后,很快回到了自己的休息室之中。
他没有立刻入睡,而是躺在床上,闭上了眼睛。
几乎是在一瞬间,他的意识便沉浸到了一个只有他自己能看到的世界。
一块淡蓝色的、充满科技感的屏幕,就这样无声无息地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根据地名称:山西抗日根据地(核心区:晋东南)】
【当前根据地等级:x(5级即为最高,并开启特性增益任务,完成即可获得特殊增益)】
【当前人口总数:457万】
【预估生产总值:一亿八千六百万(法币)】
【当前预估岁入总额:3700万(法币)】
【当前税收能力:88%】
【当前预计可征募兵员数量:11万(44万)】
【当前根据地发展情况评分:21(百分制)】
【当前根据地支柱产业:烟草业;矿业;军工业】
【当前识字率:50%】
【当前稳定度:80%】
【特殊:根据地支柱产业资源增加10%,各类产业工作效率提高10%】
【当前根据地特殊增益任务已开启。】
【任务要求:提交敌对阵营校级官佐“证明物”(0/5)】
一个秋季,半个冬季过去,系统面板上的数据,发生了令人欣喜的变化。
作为基本盘的晋东南地区,在第三支柱产业——军工业的强力拉动之下,终于成功地完成了此前系统发布的特殊增益升级任务:①稳定度达到70%;②根据地发展评分提升至20;③税收能力达到80%;④识字率达到45%。
如今的晋东南根据地,已经达到了当前子系统所评定的最高等级,并且开启了全新的“特性增益任务”。
只要能完成任务要求,提交五名敌对阵营校官的“证明物”,就可以随机抽取一项强大的根据地增益,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或是获得其他意想不到的好处。
除此之外,根据地的人口在短短几个月内,又增加了十多万人。
识字率也因为大力推行的扫盲运动而不断攀升,达到了惊人的50%。
这意味着一旦在晋东南进行全面的战争动员,整个地区将能为他提供超过四十万的优质兵员!
更让楚云飞感到振奋的是,根据地的预估生产总值,从原本的一亿四千万法币,飙升到了一亿八千六百万。
虽然这增长的产值,绝大部分都来自于军工产业,实际的税收并未同步大幅增长,但这意味着,华北的战争机器,已经拥有了更为强大的“自我造血”能力。
如果能继续保持这种势头,逐步摆脱对美国的过度依赖,也并非不可能。
想到美国人,楚云飞的眉头又微微皱了起来。
华北攻势的暂时停滞,让史迪威那边的耐心也消耗得差不多了。
最近,他三番五次地发来电报,再度要求远征军配合美军,进行太平洋的夺岛作战。
对此,楚云飞以“日军仍占据大量岛屿,具备极强的纵深防御能力,我军两栖作战经验不足,冒然参战伤亡过大”为由,予以了拒绝。
不过,他也并非一味地推诿。
他表示,远征军愿意协助盟军,在东南亚地区开辟新的战场,甚至可以帮助美国盟友协同进攻菲律宾。
这个态度,算是给足了面子。
但史迪威却有些不太乐意。
攻下缅甸后,山城方面就以“英国盟友表现拙劣”为由,理直气壮地拒绝了英军重新驻防的要求。
即便是美国居中调解,也仅仅只让英国在仁安羌油田方面,保留了部分利益。
这件事,已经让史迪威焦头烂额。
如今的菲律宾孤悬海外,楚云飞的部队就算打下来,也无法获得有效的海运补给。
史迪威深知中国军队对于地区整合与同化的强大能力,他实在担心万一楚云飞率领远征军赖在菲律宾不走,山城方面又整出什么幺蛾子,那乐子可就大了。
所以。
他不敢贸然同意开辟东南亚新战场的提议。
可问题是,美国援助的特遣舰队已经停驻在仰光港,新的海军基地也在美国的帮助下基本建成。
一切都准备就绪,若是不打一仗,岂不是白白跨越大半个地球来旅游?
就在楚云飞思索着如何与史迪威进行下一步博弈时。
千里之外的山城,一场围绕着江汉战局的谈话,也正在委员长官邸内,悄然进行。
……
山城,黄山官邸。
常瑞元面色阴沉地看着地图上那枚已经深入第六战区腹地的红色箭头,久久不语。
第六战区虽然在初期的猝不及防之后,很快组织起了有效的抵抗,表现得还算可以。
但常瑞元心里清楚,在日军蓄谋已久的全力猛攻之下,这一仗失败的可能性极大。
如今正是新年,若是接连传来失利的消息对全国的抗战士气将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这不是个什么好兆头。
侍从主任竺培基站在一旁,小心翼翼地察言观色,随即低声建议道:“委座,为今之计,或许可以命令第五战区方面,也就是华北方面的国军,同样发动攻势,以打乱日军的整体部署。”
他见常瑞元没有立刻反对,便继续说道:“这与此前第二次长沙会战失利时,您命令第六战区进攻宜昌,以吸引日寇主力回援的策略大获成功。
以如今第五战区的实力,向华中地区施压,势必也会影响到日军在江汉平原的兵力调动。”
常瑞元叹了口气,脸上露出一丝疲惫与无奈:“道理是这个道理。”
“但这一仗,谁都看得出来,六战区败局将定。让其他战区发起攻势,实质上也只是拖延失败到来的时间罢了,意义不大,何况我作战部队本就缺乏攻坚能力。”
竺培基闻言也是一声长叹,语气中带着一丝恳求:“委座,即便最终失败也不应该在您刚刚发表完新年讲话的半个月内就失败啊。”
“无论如何,也要让第六战区再坚持一段时间,为党国争取一些颜面。”
这番话,说到了常瑞元的心坎里。
他沉吟片刻,对竺培基说道:“你去,以我的名义找辞修谈谈,就说我希望他以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和华南联合指挥部总负责人的双重身份请求华北联合指挥部策应支援。”
竺培基闻言,却摇了摇头:“委座,不可。”
“哦?”
“华南联合指挥部和华北联合指挥部处于一种微妙的竞争关系。”
“若是由他开口求援,仅此一事,便足以让华南联合指挥部,在声望上,再也无法与华北相提并论了。”
竺培基分析道:“为长远计,不如由我们侍从处,直接向华北方面军发上一封电报,就发给参谋总长林长官。”
常瑞元的眉头皱了起来,脸上露出了担忧:“可若是推诿不办,又当如何?”
竺培基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复杂的笑容:“委座,您多虑了。”
“陈长官请他支援,他或许会找各种理由推三阻四,权衡利弊。但是,”竺培基的语气,变得无比肯定,“您要他支援,他一定会支援!
甚至,为了尽可能地减少作战部队的损失,为了打出华北国军的威风,他极有可能,会亲临一线,亲自指挥这场策应作战!”
常瑞元沉默了。
他看着窗外那漆黑的夜,良久,才发出了一声悠长的叹息。
是啊,若是他开口,自己最为得意的学生,最为之骄傲的战帅怎么可能会让他这个老头子失望呢?
可是这又何尝不是另类的“鞭打快牛”呢?
好用就往死里用。
过年也不让其安生片刻。
于情于理均不应该如此。
但却似乎是他这位最高领袖,唯一的选择。
一想到这里,常瑞元下意识的骂了一句:“娘希匹”
——
江汉平原,新厂地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