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整编十八集?从统一军装和军衔开始!(求订阅) (第2/2页)
“并建议,统帅部参照国军将官序列,对此三人,进行统一授衔,以彰荣典。”
轰隆隆!
林蔚只感到自己的脑子里,仿佛响起了一声惊雷。
他瞬间,就明白了。
他终于明白了,委员长今天,让他看这份电报,让他去华北的,真正用意!
比起楚云飞那如日中天的军功和威望。
比起他那越来越难以掌控的“飞虎系”势力。
委员长,真正担心的,是另一件,更可怕的事情!
是楚云飞,和延安方面,那越来越紧密,越来越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让八路军的指挥官,去陆大学习?
给他们,授国军的将衔?
这是什么概念?
这可不是统一战线刚刚成立,红军改编的时间点。
可不要忘记了,统帅部可是刚刚决定给予八路军三个军的新编制。
这些可都是军政部备案,调拨军饷,并且供给武器装备的正规军。
这似乎是楚云飞的进一步试探。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在林蔚看来,这种军政不分、思想混杂的情况。
上一次大规模出现,是什么时候,是北伐时期!
而那之后,发生了什么?
是“四一二”,是“宁汉合流”。
是长达十年的血腥内战!
林蔚只感到一阵不寒而栗。
他看着委员长那张平静无波的脸。
终于明白,这位领袖,内心深处,最深的恐惧,是什么。
常瑞元最害怕的,不是功高震主,拥兵自重。
他最害怕的。
是这个他一手提拔起来的、最得意的门生。
这个党国的“战帅”,会成为第二个肘先生。
是这个凝聚了整个民族希望的抗日英雄。
最终,却被红色思想所“腐化”,走向他的对立面!
这才是委员长真正的噩梦!
在林蔚和常瑞元等人的角度看来。
战场之上,谁敢保证自己一定能够击败楚云飞?
想通了这一切,林蔚只感到后背,已经被冷汗浸透。
他知道。
常瑞元自认为只要楚云飞站在他这边。
那他就是战无不胜的。
林蔚猛地抬起头,看着常瑞元。
眼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坚定。
再次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这一次。
他的声音,比之前,更加的沉稳,也更加的决绝。
“请委座放心,卑职此去,一定尽心竭力!”
——
邯郸战役打响的当晚。
太行山,八路军总部。
昏暗的窑洞里。
煤油灯的火苗,映照着两张同样充满了惊喜和意外的脸。
正围着一张小小的木桌,反复地看着一份由华北联合指挥部,刚刚转发过来的电报。
电报的内容,让他们这两位见惯了大风大浪的八路军高级将领,都感到了一阵阵的匪夷所思。
电报,是楚云飞发给山城统帅部的作战构想。
但还有一封电报是特意发给他们的,以征求他们意见的。
“此役,东征纵队,作战勇猛,功不可没,为嘉奖其功,也为促进国共合作之大局,云飞斗胆,拟于会战结束之后,推荐其指挥官丁伟,作为贵军代表,前往陆军大学下一期特别班,进行学习深造。并建议委座,对其进行授勋。”
“另,为促进我中华军人形象之统一,也为贵军迈向正规化、现代化之进程。”
“云飞建议,贵军各级干部之军装、军衔,可逐步与国军看齐,保持统一。”
“如此,既便于协同作战,亦能彰显我中华军人团结一心之气象。”
看完电报,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脸上,露出了忍俊不禁的笑容。
“好家伙!这个楚云飞”
他感慨道,“不仅打了胜仗要给我们记功,还要推荐我们的干部去陆大学习,还要给我们授衔,现在,连军装都要给我们统一换了。”
“这是真没把咱们当外人。”
“东征纵队拿的是最好的国产轻武器,打的也不是什么送命仗。”
“这是把东正纵队当成华北联合指挥部的‘亲儿子’来养?”
闻言也是笑得是合不拢嘴:“哈哈哈,这个楚云飞,确实有意思。”
窑洞里的气氛,一时间,变得无比轻松和愉快。
这份电报充满了“善意”和“诚意”的电报。
笑过之后。
两人很快就冷静了下来,开始认真地,商讨这件事背后的深意和应对之策。
率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的观点,偏向于谨慎。
“楚云飞的好意,我们心领了。”
“推荐干部去陆大学习,这是好事,可以开阔我们的眼界,学习国军正规化的作战和指挥经验,这个,我们可以同意。”
“但是,这统一军装和军衔.”
摇了摇头,“我以为,还需从长计议。”
“一来,我们现在各根据地的财政,都非常紧张,布匹、染料都是稀缺物资。”
“要给全军上下十几万部队都换上国军那种草绿色的新军装,这笔开销,可不是个小数目。”
“我们的产能,也远远不足。”
“二来,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保持我们自己独特的军装和编制,是我们军队独立自主的象征。”
“如果全面换装,会不会在政治上,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
“会不会让外界误以为,我们八路军,要被国民党‘收编’了?”
的顾虑,不无道理。
“既联合,又斗争”的复杂环境下。
任何一个细节,都可能牵动敏感的政治神经。
听完,却没有立刻表态。
他站起身,走到窑洞口。
看着外面太行山那巍峨连绵的轮廓,沉默了良久。
最终。
他转过身,眼中,闪烁着一种更为长远和豁达的光芒。
“你的顾虑,我都明白。”他对@##$说道:“但是,我看这件事,要换一个角度去想。”
“你说,我们产能不足的现状,楚云飞应当非常清楚,马上就入冬了,这中央军棉服该由谁来提供?”
愣了一下:“难不成是由山西境内的晋中纺织厂统一提供?”
一拍大腿:“这军装,等于是他白送给我们的!”
“我们只需要点个头,就能让十几万的官兵在入冬之前都穿上崭新的、厚实的冬装!”
“这种好事,我们为什么要拒绝?”
“眼看着,天就要冷了,我们根据地的棉花,年年都不够用。”
“每年冬天,都有多少战士,因为衣衫单薄,冻伤?甚至活活冻死?”
“这个冬天,难道还要让这种悲剧,再重演一遍吗?”
这番话,说得@##$是哑口无言。
继续说道,他的声音,变得沉重起来:“再说说所谓‘收编’的问题。”
“我们共产党人,领导的军队,靠的是什么?”
“靠的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是共产主义信仰,是和老百姓的鱼水深情!”
“而不是靠一件衣服,一个牌子!”
“换上一件国军中央军的军装,我们的战士,就不是我党的兵了吗?”
“我们的心,就不向着劳苦大众了吗?”
“我看,不会!”
“不要忘了,咱们现在的军帽头上顶着的还是那青天白日呢!”
的眼中,闪过一丝精明的光芒:“反倒是楚云飞,他既然愿意,用这种方式,来拉拢我们,向我们示好。”
“那我们,就更应该,有所表示!”
“人家,刚刚才帮我们,争取来了第十五军和第六十军这两个军的番号。”
“那是两个乙种作战军的番号和供给,是真金白银的好处!”
“现在,人家只是想让我们换件衣服,统一一下形象,我们就推三阻四,畏首畏尾。”
“这传出去,岂不是显得我们,太小家子气,没有一丁点的格局吗?”
“合作,是相互的。”
“我们表现得越大度,越坦诚,楚云飞,就越愿意,也越敢于,在山城方面,为我们争取更多的利益和支持!”
“反而如果我们越是推三阻四,越会在怀疑我们的动机究竟是不是真的为了抗日,为了抵抗小鬼子的侵略。”
“这是一笔真正划算的买卖啊!”
的一番话,说得是入情入理,高屋建瓴。
听完,也是豁然开朗,由衷地佩服道:“还是您看得远!”
“立即,将此事,连同我们的意见,向上级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