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首映礼,爆炸贝的思考 (第1/2页)
银幕暗下,灯光亮起的瞬间,中国大剧院的主厅里陆续响起掌声。
“晚上好,我的机甲与金刚爱好者们!”熟悉的调侃声穿透掌声。
吉米·基梅尔拿着话筒话筒消息的走上舞台,在他身后,工作人员则抱上了两个半人高的模型,一个是洪荒,一个是金刚。
吉米·基梅尔一开口就把现场的微妙氛围拉到轻松频道:
“两年前《环1》首映,我把‘暴风赤红’的链剑叫成‘大号美工刀’,被影迷追着纠正了半年。
今晚我可做足了功课——这是暴风赤红,中国最厉害的机甲,新增肩部导弹舱。
而这个让我想投喂竹笋的大家伙,是洪荒,咱们怪兽宇宙的新成员,能撕开开菊兽的巨兽熊猫金刚!”
吉米顺势招手:“接下来,让我们请出《环2》的灵魂人物——导演张辰!”
台下响起掌声,镜头给到张辰,张辰跟旁边的范小胖拥抱了一下,然后起身走上舞台。
“我猜大家跟我一样好奇,张导怎么突然怪兽机甲宇宙的?”
张辰接过话筒,笑容温和:“其实在构思《环1》时,我就想过‘人类与地球原生巨兽协同’的设定——开菊兽是里世界威胁,那人类能不能有自己的‘守护者’?
我首先想到的就是‘金刚’,彼得·杰克逊导演的《金刚》给了我极大的灵感,我在想,西方有金刚,那么东方呢,我就想到了熊猫,憨态可掬,但其实战斗力很凶悍,如果它变成和‘金刚’一样的巨兽会怎么样?”
张辰说话的时候还特意和台下的彼得胖子招了招手,后者微笑回应。
其实彼得这两年和华纳的关系非常不好,华纳很不要脸,克扣了《霍比特人》的分成。
《环太平洋》首映礼,他完全可以不来的。
但张辰这段时间的操作让他颇为佩服。
张辰可以说以一己之力硬钢好莱坞六大的环球,并且大占上风,彼得胖子还是很佩服的。
所以哪怕他和华纳有矛盾,依旧来给《环2》捧场,也存着取经的打算。
张辰完全不知道这些,他继续道:“洪荒不是突然出现的,它的设定是‘远古时期就生活在太平洋深处的巨兽族群后裔’,而范小漾这个角色,就是‘人类与金刚羁绊’的载体。”
台下传来小声赞叹,吉米追问:“那怪兽宇宙接下来会有更多‘地球守护者’吗?比如哥斯拉?”
张辰点头:“有考虑,其实世界各地都有类似的巨兽传说,这些都是很好的题材——比如适应沙漠环境的‘沙暴金刚’,擅长水下作战的‘沧溟金刚’,这些都可以加入怪兽机甲宇宙当中去……”
这番话让现场瞬间沸腾,前排有制片人举着手机录像,后排影迷更是喊出“期待沙暴金刚”的声音。
台上,张辰还在继续,台下坐在靠过道位置的迈克尔·贝,却在想着自己的事。
作为《变形金刚》系列的“机甲片前辈”,他其实刚刚才参加完《阿凡达》的首映。
不仅是他,现场的很多人其实都和他一样。
这段时间,两部电影的纠纷几乎占据了整个娱乐圈的头条,想不知道都难。
偏巧两部电影的首映礼也是前后脚,大家今天看了《环2》,忍不住会在心里对两部电影进行比较。
比较两部电影的剧情~
比较两部电影的特效~
比较两部电影的咖位~
爆炸贝的习惯不太一样,他是从系列片的角度来想问题的。
《环2》给他的感觉,对比《环1》,在特效上有了质的飞跃。
他清楚的记得《环1》的时候,大部分的战斗都是发生在夜晚。
为什么这么做?
当然是为了掩盖特效细节的瑕疵。
从技术角度来讲,夜晚和白天的技术难度是不一样的,白天要考虑反光等一系列问题,稍不注意就会穿帮,但如果是夜晚,这一切都可以用阴影来处理。
《环1》里的如香港大战,就是靠霓虹灯和雨水模糊机甲关节的粗糙感。
可《环2》完全不一样,把80%的核心战斗都在白天:
洪荒与金刚的大战,二者与巨星章鱼的大战,尤其还是在湖水里大战,水流的流动,水面的反光,两只巨兽的毛发在沾水后的区别,这些细节都是要注意的地方。
另一条故事线中,暴风赤红和危险流浪者与骷髅怪的战斗带起的砂砾,每一颗都带着光影,连洪荒脚掌踩在沙丘上的凹陷痕迹都真实得让人心头一紧。
“比《环1》狠多了,敢在白天露两只巨兽的全貌。”迈克尔·贝低声跟身边的《变2》制片人嘀咕。
他想起自己拍《变形金刚2》时的埃及金字塔决战——为了让“大力神”的合体镜头在白天清晰可见,团队硬是把138个独立零件的CG模型调试了三个月,连齿轮咬合的角度都要符合物理逻辑。
“听说《环2》里的洪荒和金刚的毛发渲染都用了新的'分层模拟技术',黑色绒毛在阳光下的反光、被风吹动的弧度,甚至战斗后沾在毛发上的沙尘,都细腻到能看清每一根纤维。”
《变2》制片人的制片人也适时的分享自己得到的消息,同时心里却在拿《环2》和《阿凡达》作对比。
貌似《阿凡达》中纳美人的蓝皮肤的纹理虽精致,却少了“洪荒毛发随呼吸起伏”的生命力,那种“兽性与温顺”的反差,比外星生物的奇幻感多了层“人间烟火”。
舞台上吉米和张辰开始聊起机甲升级,迈克尔·贝的目光落在银幕里的暴风赤红设计图上。
《环1》的暴风赤红是三臂,遭到重创后变成了两臂。
到《环2》的时候又进行了升级,肩部加了导弹发射器,能量核心也从常规动力变成了核动力,外表来,更好看了。
爆炸贝心里明白,这其实就是对角色形象进行升级。
系列片是一定要对形象进行升级的,这会给观众带来期待感。
如果是真人电影,就要挖掘主角的内心和背景,这样才能丰富人物。
如果是科幻片,就要对科幻细节进行扩展。
如果是动作片,就要对动作场面进行升级,比如《速激》系列,一部比一部夸张,最后汽车都上太空了。
但系列片的精髓从来不是“推翻重来”,而是“在骨架上添新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