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文化入侵辩论 (第2/2页)
毕竟,在全球危机面前,每一个国家的文化和力量,都应该是故事的一部分,而不是被排斥的对象。”
杰克皱了皱眉,他没想到张辰会用“零件”来类比,这个比喻既简单又有力,让他准备好的反驳瞬间失去了力度。
但他很快调整了思路,继续追问:“可是张,你不能否认,《环太平洋 2》里的中国元素确实非常密集——‘洪荒’的原型是中国的大熊猫,主角‘暴风赤红’是中国的机甲,背景是中国的山水,这些元素对于西方观众来说是陌生的,会不会让他们感到不适?
甚至,会不会让他们觉得,中国文化在通过电影强行输出?”
“杰克,你应该看过《哈利波特》吧?”张辰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起了另一个问题。
杰克点点头。
“《哈利波特》里面的魔法世界、霍格沃茨的校规、英式的城堡和服装,对于非西方观众来说,也是陌生的,但这并不影响全球观众喜欢它。
为什么?”
因为好的故事,总能跨越文化的差异。”
“《环太平洋 2》里有熊猫,你们觉得是在‘展示中国文化’,但怎么不想想,还有金刚。
金刚代表的是什么?
美国文化吗?
拜托,不管是怪兽还是机甲,他们都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故事逻辑的需要。”
他放下零件模型,拿起水杯喝了一口水,继续说道:
“我曾经在采访中说过,电影里的文化元素,应该像盐一样——适量的盐能让菜更美味,但如果为了加盐而加盐,菜就会变得难以下咽。
《环太平洋 2》里的中国元素,都是为故事服务的,我们没有刻意堆砌,更没有‘强行输出’。
相反,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元素,让全球观众看到,中国文化里也有关于‘守护’‘合作’‘勇气’的表达,而这些情感,是全人类共通的。”
杰克的表情有些僵硬,他头一次觉得嘉宾如此难搞。
张辰的回答既没有回避问题,也没有被他带入“对抗”的框架,反而一直在强调“共通性”,这让他原本准备好的“质疑”显得有些尖锐。
就在这时,耳麦里突然传来导播急促的声音:“杰克,注意的直播间,弹幕炸了!”
杰克心里一惊,他下意识地看向演播室角落的监控屏幕——那里显示着直播间的实时画面,原本稀疏的弹幕,此刻已经密集得像暴雨一样,几乎覆盖了整个屏幕。
他眯起眼睛,勉强看清了一些弹幕内容:“中国网友:张导说得太对了!文化不是武器,是桥梁!”
“同帧对比《环 1》和《环2》,中国机甲明明是合理升级,哪里入侵了?”
“Fox这主持人怎么老往‘入侵’上引?是不是怕中国电影起来了?”
“张导的链锯徽章好酷!求同款!”
“弹幕大军报道!支持张导,支持文化交流!”
这些弹幕大多来自中国网友,还有不少是海外华人发来的,语气里带着支持和反驳,甚至还有人在直播间里发起了“#反对文化对立#”的话题,瞬间被顶上了热门。
杰克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没想到,这场直播会引发中国网友如此强烈的反应。
在他以往的认知里,西方媒体的直播,观众互动大多以西方观众为主,中国网友的声音很少会如此集中,更不会形成这样的“弹幕风暴”。
他定了定神,努力保持着镇定,对着镜头说道:“看来我们的直播受到了很多中国网友的关注。”
“张导,你怎么看待这些弹幕呢?
是不是觉得,这些支持声,印证了你的‘文化交流’说法?”
他的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挑衅,试图把话题引向“是否刻意引导网友”的方向。
张辰看了一眼监控屏幕,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我很开心能看到这么多中国网友的支持,也很感谢他们对电影的关注。
但更重要的是,这些弹幕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交流的体现。”
中国网友通过弹幕表达自己的观点,西方观众通过弹幕了解中国观众的想法,这种实时的互动,不就是跨越文化和语言障碍的最好证明吗?”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其实,在电影筹备阶段,我们就考虑过,如何让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都能理解故事。
我们做过很多调研,也咨询过不同国家的文化学者,最终确定了‘全球合作’的核心主题。
因为我们相信,只有共通的情感和主题,才能真正连接不同的人群。
今天这些弹幕,恰恰证明了这一点——无论是中国观众还是西方观众,大家都在关注‘文化是否应该对立’这个问题,都在期待更平等的文化交流。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印证’,而是所有观众的共识。”
杰克的喉咙动了动,他想反驳,却发现自己找不到合适的角度。
他看着屏幕上不断滚动的弹幕,听着张辰温和却坚定的话语,第一次感觉到,自己以往坚信的“西方文化主导”的观念,似乎正在被打破。
他深吸一口气,决定抛出最后一个“重磅”问题:“张导,我们不得不承认,《环太平洋 2》的热度很高,尤其是在中国市场,预售数据非常亮眼。”
“有人担心,中国电影的崛起,会对好莱坞的主导地位构成威胁,甚至会改变全球电影产业的格局。”
“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你认为,中国电影的崛起,是对好莱坞的‘挑战’吗?”
这个问题直击核心——在好莱坞看来,全球电影市场的份额是有限的,中国电影的崛起,必然意味着好莱坞的利益受损。
杰克期待着张辰会回避这个问题,或者用“合作”之类的套话来敷衍,但张辰的反应,却再次超出了他的预期。
张辰拿起桌上的链锯模型,手指轻轻拂过金属外壳上的纹路,然后用力拉了一下启动绳——“咔哒”一声清脆的拉火声在演播室里响起,虽然没有实际的动力,但那声音却带着一种坚定的力量。
他放下模型,看着杰克,眼神里充满了真诚:“杰克,我不认为‘崛起’就意味着‘挑战’,更不认为全球电影产业是一个‘零和游戏’。”
“好莱坞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创造了无数经典的电影作品,也建立了成熟的产业体系,这些都是值得中国电影学习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电影只能跟在好莱坞后面走,我们也可以有自己的创新,有自己的故事。”
他停顿了一下,语气变得更加郑重:“电影是全球的艺术形式,它不应该被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垄断’。
中国电影的崛起,不是为了‘取代’好莱坞,而是为了让全球电影产业更加多元化。
就像《环太平洋 2》里,不同国家的机甲各有优势,联合起来才能发挥最大的力量。
全球电影产业也是一样,好莱坞有它的商业大片优势,中国电影有它的文化底蕴,印度电影有它的歌舞特色,这些不同的风格和特色,共同构成了全球电影的丰富性。
如果只有一种声音,一种风格,那才是电影产业的悲哀。
我希望看到的是,中国电影和好莱坞能够相互学习,相互合作。
比如,我们可以和好莱坞的团队合作开发特效技术,也可以把中国的故事用好莱坞的叙事方式呈现给全球观众,好莱坞也可以从中国文化里汲取灵感,创作出更有全球共鸣的作品。
这种合作,不是谁‘主导’谁,而是平等的、互利的。
毕竟,电影的最终目的,是给观众带来快乐和思考,而不是争夺‘主导地位’。”
张辰的话,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在演播室里引发了轻微的骚动。
现场观众里,有人不自觉地鼓起了掌,还有人拿出手机,记录下这番话。
杰克看看现场的反应,心里知道,今天大概是无法达到目的了。
张辰就像个经验丰富的猎人,彷佛提前洞悉了自己的目的,见招拆招,完美的化解了自己所有的招式。
……
某处MPAA的一众人也在观看福克斯新闻的这场直播。
但看到现在,所有人都已经确定,他们寄希望于搬回劣势的这场直播并没有达到原定的目的。
以张辰手里的那些证据,他们暗箱操作评级这事是无可抵赖的。
他们只希望福克斯可以通过这次的直播,给张辰贴上‘文化入侵’的标签,将张辰拉到全美公众的对立面,那样,自然不会再有人盯着他们那点事。
可惜,事与愿违,不但没有搞臭张辰,反而让他的名望进一步得到提升。
只看推特上不断冒出的消息,就知道张辰现在在年轻人中间到底有多火。
MMPA的主席霍兰只感觉一阵头大,还是尽快私下和解吧。
很快,张辰就收到了MMPA霍兰的黑箱邀请:“单独来,不带律师,不带媒体,无公众、无直播、无录音。”
看到这条信息,张辰的嘴角挂起一抹弧度,他知道,自己马上就要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