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各取所需 (第1/2页)
升龙城。
“户部,还要多久才能筹集完钱粮?”
随着出兵日期的临近,胡新波对钱粮问题,也越发的关注。
不同于之前的对外征讨,随便派出一支军队即可。
对上大虞这种庞然大物,必须倾尽全力。
“陛下,截止到现在,户部共筹集粮一百万担、银一百五十万两、布二十万匹、盐……”
不等阮新杰说完,胡新波就变了脸色。
筹款数额看似不小,可是距离他预期的数字,还差的远。
按理来说,大越朝风调雨顺数十年,国库应该有所积蓄的。
怎奈上一任皇帝,喜欢对外扩张,隔三差五的发起对外战争。
哪怕是欺负土著部落,消耗的钱粮一样不少。
疆域面积扩大了一圈,可新增国土大都是未开发的地区。
收上来的税收,还不够覆盖行政支出。
从理智上来说,他们现在最需要的是组织移民开发这些新疆域,而不是和大虞朝开战。
“效率太慢了!”
“隔壁的虞朝人,光两广地区就能筹集二百四十万两白银,难道我大越皇朝还比不上他们的两个省么?”
胡新波厉声训斥道。
从大战爆发开始,他们就加强了对大虞的情报搜集,尤其是两广地区的情报。
李牧在两广地区筹集军饷,本来就是公开的,获知情报并不难。
有了对比,就有了伤害。
无论如何,胡新波都无法接受,大越帝国赶不上隔壁邻居的两省之地。
“陛下,我们和大虞的情况不一样。
自从海外贸易兴起之后,大虞就是贸易黑洞,全天下的白银都在涌入大虞。
论起民间白银储备,恐怕大虞随便一个省,都比我们的多。
不过我们也有自己的优势,国内物价要比大虞低的多。
同样的白银,我们可以采购更多的物资。”
阮新杰急忙解释道。
要和大虞比财力,纯粹是自取其辱。
大虞朝廷穷,那是自身体制僵化,税收制度走偏了,无法调动民间财富。
放权给地方总督后,没有横征暴敛,没有触及士大夫的核心利益,一样筹集到了足够的平叛军费。
若是进行一次彻底的税收改制,把该征收的税收起来,大虞朝财政收入绝对超过两宋。
雄厚的家底,不是他们一藩国能碰瓷的。
“哼!”
愤愤不平的冷喝一声,胡新波无奈的接受了现实。
放眼世界任何地方,大越皇朝都算一个大国,唯独在大虞跟前例外。
这种地缘政治,成了他们的噩梦。
“陛下,息怒!”
“大虞再怎么强大,那都是过去的事了。
内乱不断的大虞,早就内忧外患,随时可能崩盘。
虞朝皇帝还狂妄自大,敢挑衅强大的大越皇朝,完全是自取灭亡。
待我们北伐吞并两广,定能让永宁帝俯首称臣!”
礼部尚书阮艺修当即开口劝说道。
作为新皇的亲信,怎么解决问题他不知道,但情绪价值必须拉满。
把皇帝哄开心,大家的日子都好过。
“兵部,别告诉朕,你们也没准备好?”
情绪缓和之后,胡新波转头问道。
钱粮问题不好解决正常,任何一个王朝建国超过百年,都会发现钱不够用。
不断臃肿的官僚系统,是最大的吞金巨兽,再多的钱都能吞噬一空。
军队就不一样了,大越可没有马放南山,先帝时期还灭国无数。
“禀陛下,三十万大军已经准备完毕,只是武器缺口严重。
许多兵器都是数十年前锻造的,需要进行更换。
尤其是铠甲数量,缺口更是严重。
兵部已经发文督促工部,尽快赶制武器,具体进度要问工部。”
兵部尚书陈初阳当即玩起了移祸江东。
三十万大军的数量是凑够了,里面有多少滥竽充数的,就没人知道了。
吃空饷,也不是大虞朝独有。
在利益面前,各国官僚都一样。
跟着老大哥学习,他们的军户制度发展到现在,同样处于崩溃的边缘。
好在这世上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
从民间征召一些壮丁,很快就能凑齐名额。
至于这些新丁,有多少战斗力,就不是官老爷们关心的了。
反正战场上的主力,永远都是那几支精锐部队。
能不能获得胜利,主要看双方的主力对决,其他部队都是跟着打顺风仗的。
“工部!”
听到皇帝点名,工部尚书泰墨川当即上前一步。
“陛下,一应武器都在紧急赶制中。
不过需要更换的武器太多,许多早该更换的武器,没有及时进行更换,增加了我们的工作量。
大虞不同于之前,我们遇到的敌人。
考虑北伐需要攻城,我们特意赶制了一批大口径火炮。
现在下面的工作任务太重,工匠们有些忙不过来,原材料供应也遇到了麻烦。
工部只能先挑紧要的武器打造,在不影响大军战斗力的情况下,其他的后续再给补上。”
一波三折的回答,让胡新波很是满意。
要的就是这个态度。
有困难没关系,只要想办法解决了就行。
他最讨厌是下面一有困难,就把问题推给他这个皇帝。
不过作为主人公,泰墨川却是暗自叫苦。
以往欺负土著,随便锻造什么武器,都是碾压的优势。
研发火器的经费,早就被工部上下给漂沫掉了。
日常建造武器的经费,也经常被克扣,火器炸膛是常态。
前面支援白莲教叛军的时候,人家采购了几批火器之后,就再也不要了。
现在敌人换成了大虞,就没这种好事。
万一双方武器差距太大,在战场上漏了陷,可是非常要命的。
当然,这还不是最致命的。
质量上的差距,还可以找借口糊弄,皇帝又不清楚具体情况。
数量上完不成,才是真的难交差。
纯手工打造的时代,除了大虞朝之外,谁家军工生产能力,能够在短短几个月内补足近二十万人的装备缺口啊!
怎奈皇帝不是讲道理的生物,任务一旦布置下来,那就必须完成。
短暂的迟疑之后,泰墨川就做出了顺应本心的决定。
士兵嘛,只要手中有武器就行了,至于拿的是什么并不重要。
把主力部队的装备凑齐,其他部队无论拿着长枪,还是拿着大刀,都可以上阵杀敌。
反正捞钱的时候,大家都有份,兵部也只能帮他们打掩护。
……
提督衙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