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1章 第76军团? (第2/2页)
报告内详尽的数据和遭遇案例分析,早已清晰地印证了这一点——从超视距探测锁定到近距电子对抗,每一次接触都堪称技术性碾压,用“戏耍”来形容这场教科书式的战场单向透明亦不为过。
对此,战区参谋长吴斌心领神会,因而也不继续在空军方面过多赘言,话锋果断转向西方战区的陆军:
“其次,是其陆军力量!”
“受限于空中侦察固有的战场死角(如坚固掩体、城市建筑群遮蔽、西方战区辖区广大)及伪装遮蔽,所以关于其陆军的情报搜集必然存在信息缺口。”
“但目前咱们已获情报,仍具有极高的战略参考价值。”
说到这里,战区参谋长吴斌的语气瞬间转为凝重,带着一丝发现关键目标的锐利:
“本次侦察最重大的陆上发现,在于确认了西方战区当前唯一可确认的、具备完整战役机动能力的核心主力——第76军团的存在与位置!”
话音落下,战区参谋长吴斌迅速翻开了自己面前的报告,精准地找到陆军章节的起始页。
从这里开始,附带了数十张由歼-16搭载的高分辨率光电/红外侦察吊舱拍摄的兰市战场航拍图。
几乎每一张的图像清晰度都十分惊人,不仅能够分辨装甲车辆型号、火炮阵地布局、部队运动方向,甚至还能捕捉到单兵装具细节和战场临时工事的结构。
“司令员,请看这里!” 吴斌的手指在连续翻过几页战场态势图后,稳稳停在一张极具代表性的图片上。
这张图片拍摄于兰市外围一处激战正酣的街区,焦点并非宏大的战场全景,而是精准捕捉到了一个正站在临时构筑的沙袋掩体后、手持望远镜观察前方的指挥官身影。
尽管画面上弥漫着硝烟,但此人的特征却异常鲜明:
身形消瘦而不孱弱,反倒是如同一柄深深楔入焦土战壕的淬火钢刀,透着一股逼出照片之外的锐利与沉凝。
当然,最引人注目的并非是其气质,而是他身上那套与残酷战场环境极不协调的装束:一身笔挺的周邦陆军将官常服,常服虽沾染尘土硝痕,但其形制与质地清晰可辨。
更关键的是,其肩章部位,即使在烟尘与像素的干扰下略显模糊,但那象征着将衔的、独特的金底镶边肩章底板,依然灼灼生辉,昭示其将星身份!
战场之上,身着常服,肩扛将星...再结合兰市战场其他航拍图中清晰捕捉到的成建制装甲部队集群(坦克、步战车)、规模化的炮兵阵地、以及严密有序的步兵进攻梯队等关键信息....
考虑到以上种种,结论已经呼之欲出:
正在兰市与尸潮鏖战的部队,规模与部队构成,高度吻合西方战区的军团建制部队!
而众所周知,西方战区一共有两支军团建制部队,一支77已经并入中州战区,那图片中的,就只能是第76军团了!
所以,图片中这位身处前线、肩佩将星的核心指挥官,极大概率是第76军团的核心高层人物,甚至可能就是其军团长本人!
为迅速锁定其确切身份,中州战区情报部门已将该指挥官的高清面部特征图像,通过最高优先级保密信道,闪传至渝城前线指挥部!
只需让与76军团存在历史渊源、且掌握大量内情的第77军团军团长于正国本人调阅辨认,其真实身份,必将水落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