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办正事,别在这里搞笑 (第1/2页)
定国府内,处处张灯结彩,就连行道木也是挂起了红绸,随风摇曳着似是大红蝴蝶一般。
青石板铺就的路面上已是站满人,比肩接踵的,甚至都挤到了一旁土坑里。
一个个身着锦衣绫罗,能在定国府写一份贺礼,似是他们莫大的荣幸了,人人皆是红光满面,彼此之间谈笑风生。
又都不自觉的留意听着门外的唱礼声。
“九门提督王子腾将军,贺国公爷大喜!献西域汗血宝马两匹!镔铁精钢佩刀十柄!”
迎着众人的目光,王子腾满面惭愧的垂下头,自己寻着人少的小路走着。
并不是经历了荣国府抄家一案后,他在官场被同僚排挤,而是心中念起自己曾踏足岳凌的门,想要促成两家姻缘的事。
当时他竟还大言不惭的来推销自家的姑娘,怎会被岳凌看得上眼。
如今受着岳凌的余荫,他才能坐上这京营指挥使的位置,心里已经是满怀感激了。
出手当然也不吝啬,两匹毛发极好的汗血宝马已是无价之物了,几乎要送出王子腾的半数家底。
但他来时已看到了身后更加位高权重的人,便走进人群避着风头。
“内阁首辅柴老,贺国公爷新婚大喜!献东海明珠一斛!金丝楠木雕‘百年好合’屏风一座!”
礼部派遣的唱礼官,在门前高声喊礼,声音回荡在庭院间,钻进了看热闹的众人耳朵里。
闻声,众人也不觉低声感叹起来。
“柴老素日来颇为简朴,家中只有糟糠之妻,也向来不参与这等宴席,看来还是定国公的面子大得很。”
“那是自然,定国公的面子自不必说了,这几颗明珠也是佳品,恐怕柴老也是费了好一番功夫才寻来。”
议论声纷杂,等到下一个人走进来,又为之一静。
“北静郡王水王爷,贺国公爷鸾凤和鸣!献前朝名家山水古画一幅!羊脂白玉如意一对!”
头顶洁白簪缨银翅王帽,身着江牙海水五爪坐龙白蟒袍,水溶步步生威,来到了场中。
定国公府管家贾芸,此刻立即从人群中钻出,迎着柴相和水溶,歉意道:“今日宾客众多,远超预计,我家老爷还在院中忙碌,抽不开身迎接两位大人,由小的来带路,还望两位大人见谅。”
今日本就是岳凌的大喜之日,贾芸言辞恳切又十分客气的与两人拜了拜,二人便也没觉得有什么怠慢。
水溶更不是第一次来了,笑着找补道:“定国公自然是忙于国事,忘记了家事。以他的能为,怕不是满京城里都要为他来庆贺,他竟还说没预料到。”
“也罢,你也不必随着我们二人。柴阁老,赏小王一个面子,随小王一同入殿观礼如何?”
柴朴捋着苍白的胡须,笑着道:“王爷客道了,您先请。”
两人话语之间十分生分,俨然还是和朝堂上如出一辙,泾渭分明的似能肉眼分辨。
本就一位是文官魁首,一位是勋贵头目,二者有什么攀交才不正常,两人能同时出现在一张席间饮宴,也是一件稀奇事了。
众人怀揣着看热闹的心思,跟在柴朴和北静王身后,一同入了殿内。
岳凌都不亲自出来迎接,恐怕今日也不会来更为尊贵的客人了。
水溶便当仁不让的坐在了主宴上,抬手让着柴朴一同坐下。
柴朴笑着摇摇头,绕开几个座位,与水溶坐到了相对的位置,而后便自斟起茶水来。
水溶轻摇折扇,笑着道:“陛下果然是宠爱定国公,这婚事排场,可谓是十里红妆,皇子皇女都未有过的阵仗。甚至连我府邸门前都被贴上了喜字,不知还以为是本王要纳小妾呢。”
柴朴笑着打趣道:“王爷也是该纳几门小妾,开枝散叶了。你看定国公,府中藏娇,不知凡几,将来必定人丁兴旺。”
水溶冷冷笑着,“这话,我同样送还给你。”
果然,两人坐下没两分钟,便言语不和争吵起来。
毕竟朝堂上,文官武官实在是水火不容之势,旁人也都习以为常了。
不过,眼下也没别的热闹看,便都假装着出神,偏着身子或者用眼角余光丈量起主宴的状况。
嘁了一声,北静王水溶不屑佯装的露出鄙夷之色,将头偏向一侧。
“今日不是朝堂,并非来是吵嘴的,你欲要吵,不如我二人去陛下的御案下吵,不扰了定国公的好事。”
“悉听尊便。”
“你!”
两人很快就要开启了二番战,却是人群中忽而骚动起来,唱礼官声音的悠悠荡荡的飘了进来。
“忠顺亲王,贺国公爷佳偶天成!献赤金打造‘龙凤呈祥’摆件一座!苏绣‘百子千孙’图一轴!”
“忠顺亲王?”
周遭众人忽得议论纷纷。
北静王虽说是铁帽子王,但毕竟不是真的皇室宗亲,而当朝的忠顺亲王是宗亲中除了当今圣上以外,最有威信的人了。
尤其他本身并没有纨绔的风气,更尚武风,同隆祐帝先前一齐南征北讨,也立下过赫赫战功。
在军政方面,若说能与北静王分庭抗礼的,那便非忠顺亲王莫属了。
但宗亲的身份敏感,向来不会出席这等场合,实在比柴朴还要更罕见,让众人纷纷侧目。
显然柴朴和水溶也未曾想到,忠顺亲王会亲至,不由得皆是站起身来,拱手相迎。
“参见王爷。”
忠顺亲王更是大咧咧,两只手各自将二人扶起。
“你俩还是这般不合,还没走进门里,便能听见你们二人在吵嘴,今日是岳凌,不,定国公的大喜之日,别被你们两个搅合了,岂不是被旁人看笑话?”
水溶笑着颔首,辩说着适才相戏耳,而眸底隐含了稍许惊异之色。
传言说忠顺亲王在京城一战之后身背数创,后来便一直在府邸内养伤,隐于朝廷,没想到今日能再次露面时,扶着他的手臂依然是孔武有力。
看来传言应是做不得真了,多半那日城墙上,忠顺亲王被岳凌救了下来,并无大碍。
如此一看,全盘谋划又要更替了。
尚武的忠顺亲王肯定会更喜欢同样习武的二皇子刘毅,而并非大皇子刘安,一切事都增添了变数。
“王爷倒是好心意,送一副‘百子千孙’图来,偌大的府邸,定国公若是不开枝散叶,还真是可惜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