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帝国崛起:西班牙 > 第五百一十二章 :遭殃的俄国

第五百一十二章 :遭殃的俄国

  第五百一十二章 :遭殃的俄国 (第2/2页)
  
  虽然其中相当一部分伤兵在经过简单的救治后还能继续投入战斗,但那些死亡或者受重伤的士兵,也是俄军实打实失去的战斗力。
  
  在沙皇尼古拉二世、俄军总司令尼古拉大公以及西南方面军总司令伊凡诺夫的三重命令之下,俄军确实不敢后撤一步。
  
  但大量军队待在前线上,伤亡也是非常吓人的。纵使俄国拥有欧洲最多的人口,也绝对无法长期承受如此巨大的伤亡。
  
  为了自救,尼古拉二世只能选择从其他地方调动兵力,就比如和奥匈帝国的前线。
  
  之前也提到过,俄奥边境双方各自拥有上百万的军队,这些军队的战斗力还是比较可观的。
  
  既经受了战火的洗礼,又没有承担太大的伤亡,军队战斗力在整个俄国军队的体系当中,算得上是中上水平。
  
  正所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虽然这些军队战斗力相较于法德西三国的精锐军队来说不值一提,但也比俄国目前的大部分军队要好上一些。
  
  将这些军队部署在和奥匈帝国的前线明显是浪费了。如今的奥匈帝国被协约国多个国家围攻,明显腾不出手来对俄国发动进攻。
  
  换句话来说就是,俄国只需要在和奥匈帝国的前线采取防守姿态,就能确保前线无忧。
  
  如此一来,和奥匈帝国的前线至少能够节省50万的军队,将这些军队向北调动,倒也能勉强补足之前第十集团军和现在第三集团军惨败的空缺。
  
  想到这里,尼古拉二世坐不住了,恨不得立刻就能将这些军队调往德俄前线。
  
  不过在调动这些军队之前,还是需要和巴尔干战场的协约国诸国打一声招呼的。
  
  一方面是因为这么做有可能影响巴尔干战场的局势,毕竟奥匈帝国在得知俄国调动军队的情况下,肯定也会调动军队防守南部边境。
  
  要是不提前通知协约国盟友,会让俄国的行为看起来有些像坑队友。
  
  更重要的是,目前的俄国明显是有求于法国和西班牙的。但凡没有法国和西班牙的支援,俄国绝对不可能坚持这么长的时间。
  
  在新一轮召开的协约国内部会议上,俄国代表就提到了俄国关于调动和奥匈帝国边境的军队的计划,并且希望协约国各国能够提前做好准备,避免应对不及。
  
  对于俄国调动军队的行为,法国和西班牙并未表达反对。
  
  虽然这么做会加大协约国各国在巴尔干战场的压力,可这么做同样也能缓解俄国在东线战场的压力。
  
  还是那句话,法国和西班牙并不希望俄国崩盘。既然俄国的东线战场已经有了如此大的危机,那么自然应当优先解决俄国的危机。
  
  至于巴尔干战场,调动几十万俄国军队对巴尔干战场的影响并不大。毕竟此时的西班牙和意大利还没有出全力,随便调动几十万军队前往巴尔干战场,就能填补因俄国军队调动导致的兵力空缺。
  
  法国和西班牙没有反对,这对俄国来说当然是一个好消息。俄国政府方面也不再犹豫,立刻对俄奥边境的数十万军队下达了调令,要求他们立刻北上支援俄德前线。
  
  相较于西欧国家的调动,俄国军队的调动就显得相当缓慢。再加上俄国的领土比较广阔,虽然俄德前线和俄奥前线都在俄国的西部,只是南北方向的区别。
  
  但从俄奥前线调动数十万军队前往俄德前线,仍然耗费了接近一周的时间才完成。
  
  一周的时间别说是高度关注东线战场局势的德奥两国了,哪怕是不参与战争的其他欧洲中立国家,也都大概清楚了俄国的行动。
  
  没办法,俄国政府就是这么漏风。
  
  不过好在俄国调动军队的过程还是比较顺利的。近50万俄军浩浩荡荡的抵达了俄德前线,有效填补了前线俄军兵力不足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因为俄奥边境几乎暂无战事的原因,这些前往俄德前线的俄军,携带了足够的弹药和炮弹补给。
  
  这对前线的俄军来说才是最重要的,毕竟东线战场的战事是非常频繁的,纵使俄国运来再多的子弹和炮弹,也绝对禁不住如此频繁的消耗。
  
  更何况俄国压根没有能力运来足够的补给,前线的军队完全是省着过日子,根本没有享受过什么叫做火力压制。
  
  俄国军队的调动让奥匈帝国有了更多的想法。既然俄军能够调动,那奥匈帝国的军队自然也能够调动。
  
  虽然并不清楚俄国到底调动了多少军队,但从德国反馈的东线战场的局势也能看出,东线战场的俄军至少获得了数十万人的支援。
  
  原本的俄奥前线,俄国的兵力是略微占据优势的。但在调动了这么多人之后,奥匈帝国的兵力已经处于优势地位。
  
  此时的奥匈帝国可没有什么发动进攻的想法,自然也不需要在奥俄边境部署这么多的兵力。
  
  反倒是奥匈帝国的南部边境和西部边境,需要更多的兵力来进行防守。
  
  想到这里,奥匈帝国也没有过多犹豫,立刻下令调动军队前往南部边境防守。
  
  和俄国不同的是,奥匈帝国在自己的前线调动军队,并不涉及自己盟友的战事。
  
  这也代表着奥匈帝国并不需要通知自己的盟友德国,相关的事情可以自己做决定。
  
  调动军队对奥匈帝国来说本来是一件好事,这数十万人投入到南部边境,可以让南部边境的战场变得更加稳固。
  
  可问题是,在奥匈帝国调动军队的同时,西班牙和意大利也在调动着更多的军队。
  
  一方面,意大利将北部边境的军队从70万人增兵到100万人,大有一副和奥匈帝国死磕的架势。
  
  另一方面,西班牙则继续向巴尔干战场增兵50万人。
  
  战争虽然坏处众多,但锻炼军队也是真的锻炼。西班牙好不容易参与一次世界大战,当然是要疯狂的在世界大战中汲取经验,充分的锻炼军队的。
  
  而且适当增添伤亡也有助于西班牙在战后宣传自己的功绩,毕竟西班牙是中途加入进来的,伤亡肯定是比不过法国和俄国的。
  
  当奥匈帝国调动军队之后才发现,这数十万军队的加入不仅没有改变巴尔干战场,反而还让自己的处境变得更加糟糕。
  
  西班牙增援的50万军队当中,有30万军队是本土军队,只有20万才是殖民地军队。
  
  虽然这30万军队是从预备役动员出来的,但战斗力相较于主力部队也差不了多少。再加上意大利的增兵,奥匈帝国所面临的压力不仅没有减小,反而还有继续增大的趋势。
  
  奥匈帝国虽然有心求助于德国和英国,但因为德英两国前不久才各自支援了一个集团军的原因,倒也没办法继续向他们开口。
  
  没办法,压力再大也只能自己承受。好在西部边境的意大利军队虽然被增加到上百万人,但这是意大利军队带来的威慑力,反而还不足上百万俄国军队。
  
  面对上百万意大利军队的进攻,奥匈帝国只需要部署大约60万军队,就能轻而易举地将这些意大利军队阻挡在边境之外。
  
  相较于西部边境,南部边境才是目前战争的焦点。为了避免南部边境被突破,奥匈帝国也只能加大国内的动员,时不时就向前线运送数万兵力,来填补前线的兵力空缺。
  
  五千字第一更,求月票!
  
  稍后还有一更,今天日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