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七章 :俄国惨败 (第2/2页)
子弹眼看着是越打越少,有的部队甚至已经完全没有子弹,只能和德国军队拼刺刀。
可德国人也不傻。就算这些俄国士兵想要拼刺刀,德国军队也绝对不会回应。
毕竟用子弹就能打死敌人,为什么还要冒着风险去和敌人拼刺刀呢?
在这个医疗条件极度落后的年代,只要在战场上受伤,死亡的风险是极大的。就算侥幸能活下来,伤口感染所带来的后遗症,也足以让人生不如死。
因此在战场上,能够避免受伤,自然还是要避免的。
眼见任何反抗的手段都失去了作用,被包围的俄国军队也只能无奈地选择投降。
随着这些俄国军队的投降,德国在东线战场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战役也终于告一段落。
这次大规模战役一共历时近一个半月的时间,最终以德国军队的全面胜利为结束。
德国方面一共出动了三个集团军,其中正面战场有两个集团军。俄国这边则是四个集团军,北边两个,正面战场两个。
最终的战果是,德国方面两个集团军的伤亡共计5.6万人,其中阵亡士兵1.9万人,受伤士兵3.7万人。
俄国四个集团军的伤亡共计高达32.7万人,差不多失去了一整个集团军的兵力。
其中阵亡的俄国士兵大约3.2万人,受伤的俄国士兵大约4.5万人,还有近25万士兵被德国包围,具体战况不得而知。
对于俄国来说,这绝对是一场让人震惊的惨败。
俄国第十集团军几乎被打散,第八集团军和北部的第五、第六集团军,也都有数万人不等的伤亡。
更重要的是,随着第十集团军不得不向明斯克的方向仓皇撤离,俄国在东线战场的防线也被德国军队撕开了一道口子。
还有就是那被包围的25万俄国军队,直到战役结束,俄国政府都不清楚这些士兵的现状。
对于目前风雨飘摇的俄国政府来说,一下子有25万士兵被德国军队包围,这绝对是惊天动地的坏消息。
没办法,尼古拉二世只能下令封锁消息,避免前线战败的消息让革命党钻了空子,从而在俄国内部引起更大的混乱。
虽然俄国在国内封锁了消息,但德国方面可不会封锁消息。
随着德国相关媒体的报道,外加各国派出的军事观察团的相关新闻,欧洲各国也了解了东线战场的战役情况。
对于俄国军队的惨败,法国和西班牙是早有预料的。
大家都是盟友,不管是法国还是西班牙,对俄国军队糟糕的战斗力都是深有体会的。
在清除德国军队战略转移,将目光放在东线战场之后,法国和西班牙都明白,俄国势必要经历一场惨败。
要知道,此时的德国实际上还是满血状态,并没有因为双线战争而显露疲态。
德国进行战略转移,是德国内部对战争的一次尝试,而不是西线战场的失败被迫进行。
这是有显著差异的,所导致的结果就是,德国在进行战略东移之后,确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俄国军队的战斗力只能说是糟糕不堪,连奥匈帝国的精锐军队都无法比拟,更别提号称欧洲第一的德意志陆军了。
在确定俄国国内不会因为这场惨败就崩盘之后,卡洛对俄国在东线战场的这场失败,也就没有那么关注了。
毕竟俄国前线的伤亡只有30多万人,对俄国这个人口高达上亿人的国家来说,其实也就是洒洒水而已。
只要后续法国和西班牙向俄国提供足够的武器补给,俄国就能武装出人数更多的军队,填补前线战场的人数空缺。
至于这场惨败,对整个世界大战实际上是没有太大的影响的。
毕竟要说失败,同盟国经历的失败可比协约国多得多。目前协约国在巴尔干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果,哪怕有着英国人的帮助,奥斯曼帝国也已无法坚持太长时间。
只要俄国还能再坚持一年,卡洛有信心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打败奥斯曼帝国,然后专心对付德奥以及英国。
至于一年后俄国会不会因此而崩盘,这就不是卡洛该考虑的问题了。
俄国这个国家实在太大了,要是崩盘的话,一分为二或者一分为三,对于西班牙和其他欧洲国家来说,实际上也是一个好消息。
只要俄国能在这场战争中发挥一定的作用,俄国在战争后的未来,卡洛也并不关注。
虽然心里是这么想的,但在明面上,西班牙和法国,肯定还是要对自己的盟友表达关注和支持的态度的。
在得知俄国前线战败的当天,卡洛就会见了俄国驻马德里大使,表达了西班牙对俄国的支持态度。
卡洛还当场承诺,西班牙会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向俄国运输更多的物资,包括武器装备,弹药补给、粮食和医疗物资等等。
卡洛的承诺也让俄国大使松了一口气。目前的俄国急需法国和西班牙提供足够的物资,这样才能撑过眼前的难关。
毕竟就算俄国拥有再多的人口,也得要有足够的武器装备才能武装出一支军队来。
要是没有足够的武器装备和弹药补给,就算动员了数百万的军队又能如何呢?
这些没有战斗力的军队投入到前线战场,迎来的只不过是一次又一次的惨败而已。
作为德国战略转移的最大受益者,法国政府几乎也在同一时间联系了俄国大使,表达了法国对俄国的支持。
因为德国的主要进攻方向在东线战场的原因,法国人不仅能够松一口气,还能趁机囤积足够的武器装备和弹药补给,来准备下一轮的进攻。
这些武器装备匀一部分给俄国人对法国来说,当然也是能够接受的。
毕竟俄国人替法国承受了大部分德国军队的压力,光是凭借这一点,法国都要感激俄国的贡献。
虽然德国的战略转移并不是法国政府促成的,但俄国毕竟是法国的盟友,总不能在自己受益的情况下,还对俄国的惨状无动于衷。
不管是想要让俄国继续替自己承担压力,还是表面维持盟友的和谐,向俄国运输一批武器装备是很有必要的。
有重复的话刷新一下,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