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 :英国人的打算 (第2/2页)
随着阿斯奎斯首相的命令,英国内阁成员很快在唐宁街10号首相府邸聚集。
因为事情紧急,阿斯奎斯首相也没有卖关子,而是直接向内阁成员说明了情况,随后询问到:“各位,都说说吧。我们是否要对这次事件进行回应?以及法国人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我们是否要进一步关注法国和俄国舰队的动向,避免他们的军事行动在巴尔干地区产生更大的影响。”
此时的英国虽然没有加入战争,但和实际加入战争也没什么两样。
除了考虑如何应对民众的关注之外,阿斯奎斯首相还需要考虑法国和俄国舰队的异常行动是否会对巴尔干地区的战争产生影响。
能让法国和俄国不远千里调动舰队汇合的,肯定是有秘密的军事行动。既然双方舰队是在爱琴海周边汇合,那军事行动肯定是和君士坦丁堡以及周边海峡有关。
如果法国和俄国真的有大密谋的话,英国人就必须及时将消息透露给德国,确保同盟国不会被偷袭而仓促应对。
毕竟英国人的本意还是希望同盟国取得胜利的。虽然也想让德国和法国互相消耗,双方最好同归于尽才好。
但一切的前提都是,最终同盟国取得胜利。
“首相阁下,我认为法国和俄国舰队汇合的目的,大概率是要获得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的掌控权。
这两个海峡的重要性自然不用多说。如果被法国和俄国掌控,不仅能够再次恢复俄国和法国之间的贸易线路,也能解放被困在黑海的俄国舰队,让俄国的黑海舰队得以南下到地中海。
我们不得不考虑的一点是,法国的地中海舰队和俄国的黑海舰队汇合之后,其实力已经不是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舰队能够抗衡的了。
除非意大利愿意加入同盟国,否则同盟国将在地中海地区彻底丧失优势。”英国的海军大臣率先站了出来,回答道。
这次事件说到底,主要是因为英国海军没有拦住法国海军。虽然最大的责任是英国政府没有明确是否加入战争,让舰队指挥官只能被迫退让。
但这种事情肯定不能直接甩锅给政府,海军部门也只能尽可能寻找解决办法,确保海军最终不会给政府背锅。
听到海军大臣的回答,阿斯奎斯首相点了点头。
法国和俄国舰队对君士坦丁堡海峡的用意几乎已经摆在了明面上,他们掌控了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对同盟国来说,也确实不是一个好消息。
特别是对奥斯曼帝国来说,一旦海峡沦落到敌人的手中,奥斯曼帝国将会被强行一分为二,东西不能两顾之下,奥斯曼帝国内部肯定会生乱。
别说是奥斯曼帝国了。就连目前的大英帝国,如果不列颠岛和爱尔兰岛之间的爱尔兰海被敌对国家占据,爱尔兰地区内部也肯定会生乱子,甚至有可能引发爱尔兰反抗英国政府的起义和反叛。
如果此事无法解决,或许奥斯曼帝国将成为第一个投降的国家,这也可能会对同盟国产生较大的影响。
“外交部尽快和同盟国各国取得联系,通知他们,法国和俄国已经完全占领了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
要求奥斯曼帝国警惕法俄军队对小亚细亚半岛发动进攻,让他们暂缓高加索地区的攻势吧。”阿斯奎斯首相叹了一口气,吩咐道。
“首相阁下,或许我们并不需要为此进行太多的烦恼。”英国外交大臣说道:“虽然法国和俄国占据了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之后掌握了更多的主动权,但因为东线战场和西线战场都被德国牵制住的原因,不管是法国还是俄国,都没有能力再调动数十万军队发动新的攻势了。
就算他们有额外的数十万军队可以调动,我相信他们也会优先顾及到西线战场。
毕竟西线战场正在进行凡尔登战役,这或许是能够直接关乎到西线战场乃至整场战争的重大战役。
法国和俄国大概率不会在此时多生事端,要是调动军队进攻小亚细亚半岛,反而会让东西两线战场被德国人钻了空子。”
海峡被占领看起来致命,但实际上也只是小问题而已。毕竟德国在东西两线还是占据一定的优势的,法国和德国在东西两线只能进行防守。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算法国和俄国占据了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他们也大概率无力再发动新一轮的攻势。
至于海峡被占领,除非英国也加入战争,否则就目前的局势来看,同盟国也只能被迫接受了。
毕竟同盟国在地中海海军实力较强的,就只有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这两个国家的海军实力放眼全世界,那绝对能够算得上强国。
可单单在地中海,就有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这三个国家远胜他们。
更别提还有俄国的黑海舰队,同样也不是好惹的。眼下法国和俄国的舰队已经在地中海汇合,英国的地中海舰队都无法抵抗法俄的联合舰队,更别提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舰队了。
听到外交大臣的意见,阿斯奎斯首相眼前一亮。
确实,就目前东西两线战场的局势来看,法国和俄国也只能艰难抵抗德国的入侵而已。这两个国家大概率是没有余力对奥斯曼帝国发动入侵的,毕竟东西两线战场才是最重要的,奥斯曼帝国终究只是一个非列强国家而已。
想了想,阿斯奎斯首相又询问道:“西班牙的海军凑巧也在地中海巡逻,会不会和法俄两国的舰队有了联系?
如果西班牙也加入这场战争的话,协约国是否有额外的军队可以入侵奥斯曼帝国?”
虽然法俄两国大概率没有额外的兵力动用,但西班牙肯定是有的。相较于完全被德国拖住的法俄两国,西班牙目前的威胁是最大的。
西班牙是否会加入战争,这也是阿斯奎斯首相最担忧的问题。如果西班牙强行要干涉战争的话,那英国也就只能参与了。
毕竟西班牙的下场是足以改变战场局势的。如果英国不跟上的话,西班牙和法国联合在一起,很有可能会打退德国的进攻,从而让德国从战略进攻转变为战略防守,然后在防守中等待着灭亡。
听到阿斯奎斯首相的询问,英国的内阁大臣们都陷入了思考。
许久之后,还是外交大臣率先开口,回答道:“首相阁下,在我看来,西班牙应当不会加入这场战争,至少现在不会。
西班牙和我们一样是中立国家,他们通过和法俄两国合作,在这场战争中赚到的好处可不比我们少。
这两年的财政增长情况已经相当明显了,西班牙政府大概率不会放弃这样的大好时机,他们应当会在凡尔登战役有了结果之后,再考虑加入战争的事情。”
虽然都在担忧着西班牙加入战争的可能,但战争爆发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一年半的时间,其实也能侧方面证明西班牙政府的态度。
在英国外交大臣看来,西班牙政府应当和英国政府一样,打算等德、法两国完全耗干各自的潜力之后,再考虑亲自下场的事情。
在德法两国没有流尽最后一滴血之前,西班牙和英国要做的,就是在法国和德国的背后疯狂吸血,趁机各自掠夺协约国和同盟国的财富。
在这一点上,英国政府和西班牙政府还是很有默契的。两国之所以还保持着中立国的身份,其实也就是为了同盟国和协约国的那些财产。
目前的欧洲大陆打的不可开交,可游离在欧洲大陆之外的英国和西班牙,倒是一副欣欣向荣的姿态。
这一切可都是同盟国和协约国的贡献。想来西班牙政府没道理,也绝不可能在经济还能大幅度发展的情况下,过早的介入这场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