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九章 南门月球基地曝光 (第1/2页)
琼州岛,南门航天的发射指挥中心。
徐申学看着大屏幕上的多个空间站以及玉兔号星际飞船传回来的高清画面,都是忍不住激动起来。
玉兔号星际飞船的这一次航行,其历史意义乃至现实意义都是极为重要的。
这是未来月球基地计划的重要一环!
一旁的南门航天的首席科学家邓飞跃教授,正在为徐申学以及包永言还有其他几个航天机构的来宾介绍着:“
“玉兔号星际飞船,是我们整个月球基地计划里的重要一环,这个星际飞船的核心理念就是重复使用!”
“毕竟想要实现地球和月球之间的常态化交通往来,就不可能每次都从地球地面上发射一枚巨大的火箭,然后搭载着飞船跑一个来回,用完就扔掉了!”
“这样耗资太大了,大型火箭以及飞船,月球着陆器和上升器等设备的成本将会非常高昂!”
“所以我们在考虑月球基地计划的时候,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尽可能的采用重复使用模式,不管是火箭还是飞船,乃是月球着陆器以及上升器都要进行重复使用!”
“为了降低技术难度,为了降低成本,我们把这一个漫长的运输过程进行了拆解。”
“完整的航程拆分为:地面到地球空间站的地球航段、地球空间站到月球空间站的地月星际航段、月球空间站到月球表面的月球航段。”
“从地球到空间站之间的地球航段里,这方面没有任何问题,我们的五号火箭以及六号火箭都能满足需求,未来的七号以及八号火箭也是基于重复使用为核心的!”
“使用重复火箭以及航天飞机,我们可以方便且低成本的向太空的半马人座空间站输送大量的各类设备、物资以及燃料!”
“同时也能飞船或航天飞机从空间站里回收人员或未来的其他物资!”
“整个过程的成本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在地球空间站到月球空间站的地月星际航段里,我们需要一种可以重复使用的星际飞船,用于两个空间站之间的常态化低成本运输任务,而这就是我们的玉兔号星际飞船的核心作用了!”
“这是一种可以从空间站上直接补充燃料,长时间在星际中进行航行的星际飞船!”
“此外,在月球空间站和月球表面之间的月球航段里,我们也需要一种重复多次使用的运输工具,这也就是月球运输器项目,项目代号为‘鹊桥’。”
“鹊桥飞船,是一种可以从空间站里直接补充燃料,用来往返月球航段的飞行器,我们是把传统的登月设备里的着陆器和上升器结合起来,然后做成了重复使用模式。”
“因为技术难度大,同时为了降低技术和安全风险,因此我们第一阶段搞的其实做的鹊桥飞船比较小,上行有效载荷目前是五十公斤。”
听着邓飞跃的一番话,徐申学微微点头!
这一连串的计划,其实目的很简单:省钱!
从地球表面到月球表面,这一个运输路线里,南门航天的核心思路就是尽可能的使用重复运输工具。
重复使用才能大幅度降低整个月球基地计划的高昂成本!
毕竟这个过程里最大的成本,其实就是这些运输工具的成本……也就是火箭,星际飞船这些成本,至于燃料成本的占比,这个很低的……倒是把燃料运输到太空中的成本并不低,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目前的人类技术还做不到直接从太空或月球上直接获得化学燃料。
南门航天正在探索从月球上直接制备化学燃料,即氧和氢的技术,但是难度并不小。
而现阶段的话,只能从地球上把燃料运输过去再补充!
要改变目前的复杂燃料补充麻烦,也许就要等到可控核聚变技术获得突破,并且能够小型化,能够搭载在飞船上后才有可能了。
而可控核聚变技术,目前仙女山控股旗下的星海能源科技已经有了底层的理论以及材料支撑,目前已经开始前期的技术准备阶段,想要搞出来虽然还需要时间,但是至少已经看到了希望!
真说起来,其实‘月球基地项目’也是为了‘可控核聚变项目’而准备的配套项目……
如果不是为了从月球上开采可控核聚变所需要的氦三燃料,南门航天和国内的航天机构,是不会这么匆匆忙忙的搞什么月球基地计划的。
月球基地计划耗资极为庞大,调动的科研以及社会资源也非常庞大……如果没有足够的利益回报,是不会这么搞的。
科研项目和商业项目,这两者的区别极大!
正是因为可控核聚变计划看到了成功的希望,未来需要大量的氦三……这才推动了月球基地计划的大规模展开!
所以,南门航天的月球基地计划,也不仅仅是他们自己参与,实际上仙女山控股旗下的星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也是主要的出资方。
徐申学和邓飞跃等人说话的时候,指挥中心里的大屏幕上的玉兔号星际飞船,其主发动机已经启动,经过了变轨和姿态调整后,开始从朝着月球飞去。
这个过程从大屏幕上来看,其实很无聊。
如果不是指挥中心里的人,偶尔会通报一些数据信息,那么整个过程就会显得孤寂而无聊。
但是这个看似无聊的过程被地球上的诸多望远镜等观测设备观测到后,则是引来了大量的议论。
南门航天自己都还没有对外公布消息呢,就已经有国外的航天机构对外发布消息,他们已经观测到了南门航天的玉兔号星际飞船,正在朝着月球飞去
而南门航天也没有让人等太久,很快就对外发布了玉兔号星际飞前往月球的相关消息。
“这是一次实验星际飞船的重要实验,旨在验证星际飞船的长期飞行能力!”
“按照预定计划,玉兔号星际飞船将会在三天后抵达月球环月轨道,并和天狼星月球无人空间站进行对接试验!”
“完成试验后,玉兔号星际飞船将会按照预定计划再一次起航返回半马人座空间站!”
南门航天对外透露的消息并不算多,只是对外例行公事的公布消息。
具体的实验内容,玉兔号星际飞船上搭载的货物类型也没有进行公布。
不是说想要故意瞒着,隐藏技术之类的,纯粹是任务性质没法说……还是那句话,总不能对外界宣布,我要去月球开采氦三吧。
如果详细公布实验内容以及载荷的时候,业内人士很容易就能够从实验内容和载荷类型里得到一些线索……
普通登月探测可以理解,但是你南门航天往月球低轨道扔一堆卫星干啥?而且还往月球表面扔上去一批地面设备用来干嘛?
是不是在月球上发现外星人?
你不会是真的要搞什么月球基地吧?
南门航天搞的月球基地计划过于庞大,这已经超出了常规的科研探索的需求了。
钱多的没地方花啊?
当然,外界其实也高估了南门航天的一系列月球基地计划的耗资……他们是以自己的技术实力以及运行模式来预估成本。
但是南门航天不是啊,人家是一家商业航天公司……成本其实很低的。
它是一家把低轨道发射成本,从传统航天发射一万多美元每公斤的成本,直接拉低到每公斤一千多美元,现在甚至奔着几百美元每公斤成本去的商业航天公司。
火箭以及各种航天设备里,甚至都大规模采用常规工业化零配件……
别人家的一些火箭、卫星、飞船、空间站的定制零配件动不动好几万美元一个,甚至几十万美元一个。
但是南门航天的零配件成本要更低,因为它产量大,能够摊薄更多的成本。
这里头在航天芯片领域里体现的非常明显。
很多航天机构采用的一些芯片,动不动几十万元甚至几百万元一片……这个成本怎么来的?
可不是因为航天业的芯片技术多牛逼,工艺多苛刻最后导致的成本高昂,实际上纯粹是产量低,导致的平均成本高……
简单例子,智云微电子那边的对外代工报价,十二纳米工艺节点的单次流片费用就得五千万左右。
而后续生产的成本其实没多少,每片代工费用大概就三万五千元……
这一片硅晶圆哪怕是用来生产APO4600的GPU核心,也能生产大概七十片,每一枚GPU的代工成本大概在五六百块。
这意味着,如果你专门设计一种航天专用的芯片,只生产一百枚的话,生产成本可以忽略,晶圆厂都能直接送你两张十二寸的硅晶圆,流片阶段就给你生产完了……最后只收你五千万的流片费!
五千万的流片费用,除以一百枚的产量,最后每一枚的成本可就是五十万了。
如果它最终产量只有一枚芯片的话,单枚芯片的制造成本就得五千万!
这就是一些特殊领域里所谓的专业芯片价格极其高昂的核心原因,不是它技术多牛逼,而是它产量太低!
而南门航天的做法则是,一部分芯片直接找现成的工业级芯片进行代替……撑死了再给它弄点特殊封装,或者使用的时候在外层采取保护层。
还有一部分芯片外头没有现成的,那么也需要进行专门设计和生产。
比如大量的低轨道卫星上的主芯片,就是专门设计并生产的,但是这种芯片因为产量足够多,所以成本摊薄也非常不错,价格也很便宜。
同时南门航天还玩标准化,零配件通用化。
具体在芯片领域也是如此,更喜欢通用芯片,能够在多个领域里都使用,进而扩大使用量,降低单枚成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