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8 倾城之礼,下不为例(求月票~) (第1/2页)
骨碌碌~
车轮碾过雷鸣城内的青石半路,在一众敬畏的目光中,缓缓向着位处于雷鸣核心的宅院而去。
车架玄纹玉饰,高大宽阔,即便是在苍龙排列前三的雷鸣大城内,都是极其罕见。
“玄纹玉饰!这是州境巨头!”
“是镇抚司的哪位大人!?”
“走!快走!别多看!小心惹出麻烦!”
“贵人车架,快快避让!”
“.”
人群避让,敬畏难言。
事实上,雷鸣大城的主干大道,有专门的车道划分。像这等车架,行驶在的是最中央位置的专属车道。像旁的什么马车,人群,走的都是两侧小道。
从路径上并不会存在什么妨碍。只是,车架的威势太重,拱卫的精锐气息太盛,一些胆小的路人,还有沉于世故的中老年人,都不敢多看,只怕惹出什么天大的麻烦来。
反倒是一些气血昂扬的年轻人,毫无怯场,打量着的中央车架,目光中带着好奇。
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
此中之理,不外如是!
世有年长者,面对危局,思谋虑,多积粮,布局势,藏杀招。而同等情形,若是气血少年,那便是另外一幅局面。
我命由我不由天!
魑魅魍魉,我自以力破之!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今日之辱,我自记下了!有待一日,加倍奉还!
此等言语,不乏有振聋聩耳者!
只是,绝大多数的热血少年,多是停留于假想意想,认定危局之时,自己当是大而无畏,铁骨铿铿。
实则,真临危局,实际情形,实难用言语述说。
有些事,道听途说,传记上看看,和真实临到了,完全是两码事情!
世间之大,不乏有天生胆壮者,处世机变者,心性坚韧者,只是平庸无为,方才是绝大多数人的真实写照。
热血少年的热血,也终是停留在那么一瞬。当热血退去,冰冷现实,放在面前,又有几人能不卑不亢,坚守初心。
热血少年之勇,在于无畏,而无畏之言,在于无知!
以无知之勇,妄图挑战秩序格局,惟有惨败一途!
当然,亦是有天生神勇者,有谋有略,他之勇,非是建立在无知之上,而是在于自身认知,视野格局,自身底蕴。
若临危局,尽显从容!
不过,此中之言,三言两语,难以言尽。
无论是锐意昂扬的热血少年,还是沉于世故的中年,亦或是老于谋略的老年,此等情形,各有利弊。
不同场合,不同角色,往往会有不同结果。
有时需要热血,有时需要世故,有时又需要谋略,此等应变切换,自由如意,方才是人生至理!
但也有气运不济者,志向远大,能为惊人,心性坚韧,但最终只能留下一句:悠悠苍天,何薄于我!
此外,像传记典故之中,也有热血少年,虽无世故谋略,但凭着一腔热血,一路披荆斩棘,昂扬向上。
像此等之事,于典故之中,也不乏有所记载。但若是以此来坚守谋略无用,世故内耗,热血至上之言,那无疑是带着幸存者偏差之见。
事实上,此等名传青史,典故留名之人,此前或许是凭着一腔热血,但到中期,必是吸取教训,渐渐成长,直至后期彻底转型。
哪怕后期也常有热血为名者,此等标签,也多为人设需要。以热血为名,行世故之事,成谋略之举。
除气运惊人者,想要以热血二字,逆势破局,世间少有!单以热血之名,从一以贯之者,世间罕有!亦或是
绝无仅有!
再热的热血,面临世事冷暖,终有冷去之日!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
但最终能让其逆势破局,披荆斩棘的,却是那十年磨的一剑!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若无此剑,单凭热血,如何行事!?
有血勇者,能逞一时之威,但难存长久之志!
不过,世间诸事,在于奇妙难言。
据传,大乾太祖,这位于草莽青山间的放牛娃,昔年也曾是满腔血勇的少年之志!
天骄争锋,潜龙争运,群雄割据,乱世逐鹿,可这天下,终是让他坐了去。
热血不是坏事,反倒是锐意进取,只是若单单依仗热血,那便是小视天下群雄了。
人力有时穷,单以热血,可逞何威?
何不以热血为点,武道为势,谋略为杆,撬动那惶惶大世!?
车架缓缓行驶,陈平安坐在车架内,看着手上的发簪。
这是顾倾城随信赠予他的礼物。
一件极具特殊含义的礼物。
女子及笄,佩戴发簪,以示成人。
故有相思情人,男子赠以女子发簪,寓意为结发为夫妻,以求女子为正妻。
若女子赠以男子发簪,那便是托付此生,愿结发同心,携手共度。
顾倾城赠以此礼,意义不言而喻。
倘若陈平安手上的发簪,是昔年顾倾城及笄之时,所佩戴上的那一件,那意义更是重大。
有托付之意!
女子赠簪,有托付此生,期许如意郎君之意。
陈平安摩挲着手上的发簪,质地如玉,触手生温,好似少女柔弱无骨的肌肤。簪尾垂下一小串珠翠铃铛,有流苏点缀。
顾倾城赠的这一礼,不但让陈平安心生期盼,还对此后生出了一丝憧憬。
此外,还有信中的约定期许,共饮青梅于桃树下,悬木筏于树梢,结同心以盼将来。
无论是悬木筏,还是结同心,都有定情之意!
像传记典故之中,便有书生佳人共悬木筏于树梢,结同心挂花枝,私定终生。
陈平安与顾倾城有婚书为契,赤绳早系,白首以谐,不需要私定终身,但有此意想,不免让人心生雀跃。
不得不说,顾倾城还真是会拿捏人的心态。
“这顾倾城,不会是什么茶女吧!?”陈平安暗自腹议道。
直接来这么一出,这一般人,这哪受得了?
相赠发簪,托付此生,看似托付,实则有撩拔之意。
拒绝他的邀约,这是情绪压制。
然后又用发簪相赠,把他的情绪又给扬了起来。
先抑后扬,制造情绪波动,最后再留下了一个约定期许,这不把人勾得不要不要的。
茶里茶气,这一整手套路下来,满分,绝对是满分。
你说,顾倾城一个未婚少女,哪来的这么多套路?
不过
陈平安想到了此前的猜测,突然觉得想这个也没什么意义。
但有一点他还是比较在意的,顾倾城套路他干嘛?是有所图谋,还是别的什么意思?
嗯!
此事不得不防!
虽然是未婚的妻子,但终究还不是生死与共的真正道侣。
纵然是道侣之间,也偶尔会有一些小心思小算盘。
更何况是他和顾倾城之间。
“坦诚相见不好嘛,和我玩什么套路?”
话虽如此,陈平安的嘴角还是露出了一抹微笑。
有时候,套路归套路,但它是真的好用啊!
别说人能不能识破了,就算是识破了,也有可能会沉溺其中,不能自拔!
先抑后扬,情绪波动,哪一个不是可圈可点的小技巧?
其实茶点也好,尤其是绝代仙子,有点茶气的绝色美人,月宫仙子,其实才更有韵味。有某些时候,也会有一些变相的反差快感。
不过
顾倾城此举,可能也就是他想多了,顾倾城可能压根就没这个意思。
可能还真就在突破什么关隘,根本没用什么套路和技巧。
相赠发簪,也是出自真心的。
陈平安笑着摇了摇头,便将顾倾城赠送的发簪,贴身收了起来。
有时候,套路不套路的,其实也就是一念之间。识破了又如何?不愿意醒来,终究还不是沉沦其中?
顾倾城此举,是不是套路,对他来说不算重要。
重要的是,顾倾城对他有所求,应该是真的。
不然的话,当初婚约之事,未必就会如此顺利!?
至于求什么?
陈平安不知道。
反正只要这么按部就班下去,他总有一日会知晓!
当务之急,真正重要的,那就是他要精进,精进,不断精进!
顾倾城相赠的发簪尾缀上,有铃铛垂落,陈平安看到的时候,倒是想起了此前从小五毒,蓝映君身上得来的那一个银铃铛。
这个银铃铛功用不凡,昔年以玄光境的眼光看来,乃是极其难得之物。只可惜,没有配套的技法,也发挥不出银铃铛的作用。
这个银铃铛,陈平安一直存着,此前交易,并未变卖。
他对小五毒蓝映君身上的五毒地煞掌,颇感兴趣。还是期望有朝一日,能做一番交易。
据传,五毒地煞掌乃是五毒神掌的简化版本,有五毒神掌的几分神韵。
不过,此事一直没得到证实,简化版本倒是真的,但到底有几分神韵,那基本没有谁可以说得清楚。
以五毒神掌的品阶,这五毒地煞掌,哪怕只占了一分神韵,那也是极其顶尖的无上神功。
说来,此前在顾清婵那看最新一期潜龙榜的时候,陈平安也看到了小五毒蓝映君的排名。
蓝映君的进步速度,远要比他想象中的快。
此前,登上潜龙榜也就罢了。如今更是斩杀了一尊新晋的玉衡中期,资深宗师,位列潜龙榜第九十八位。
能够斩杀一尊资深宗师,哪怕这尊宗师才堪堪达到玉衡中期的门槛,那也足以代表着蓝映君的战力。
击败和斩杀,那完全就是两个概念。击败一尊新晋的资深宗师,一些老牌的资深宗师就能够做到。
但击杀的话,那就不是谁都能做的到了。能够做到这个程度的,最起码都是资深宗师中的强者。
其战力,至不济,也是血蜈蚣这等层次的。甚至还有可能,达到了黑灵门少门主俞西海的水平。
最为关键的是,谁知道蓝映君有没有隐藏!?
要是旁人,陈平安或许不会怀疑,但是念及蓝映君此前的境界,陈平安不免有此疑虑。
要是有人告诉他,蓝映君已经达到了顶尖宗师之列,他也不会有丝毫怀疑。
顶尖宗师层次的战力,在潜龙榜上,一般能够排在六七十位左右。
陈平安因为越战越强和临战突破的因素表现,方才被天机楼从高估量,排在潜龙榜第五十九位。
按照潜龙榜的信息,陈平安的战力只是在短时之内,达到顶尖宗师标准。正常时候,离顶尖宗师还差了一些。
当然,这并没有包括,陈平安越战越强,且有临战突破的可能性。
综合评估之下,陈平安的综合战力,应是能排在潜龙前六十之列。
除了想到蓝映君外,顾倾城所赠的发簪,倒是让陈平安也想到了妹妹的及笄之礼。
发簪对女子来说,有着极其独特的意义,尤其是及笄的那一根。
及笄之礼,便是梳头加笄,代表着女子成年,有婚配的资格。
而则及笄需要用到的发笄,发簪,正是需要女子的长辈亲手挑选,代表着长辈的厚意。
陈父已逝,长兄如父,这长辈的责任,自然就落到了陈平安的身上。
二丫及笄之礼上,需要用到的发簪发笄,陈平安早已有准备。
除了发簪和发笄之外,陈平安还准备了二丫及笄的礼物。正是前些时日,在龙安拍卖会上拍卖到了那块暖阳宝玉。
女子及笄,赞者开礼,正宾加笄,长辈表字。
加笄可以经由多次,普通人家一般加笄一次,若是富贵人家可加到两次,若是世家权贵,可加笄三次。
陈平安准备的,自然是按照加笄三次去准备。
他和二丫虽不是世家大族子弟,但他一路修行,直到今日,有他那便是世家!
二丫虽不是世家子弟,但却要比许多的世家大族子弟还要贵重。
无需建立世家,有我便是世家!
三次加笄,三次更衣,此为世家大族之举!但陈平安既然在,自然是要让妹妹享受到最好的。
及笄只有一次,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