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可汗突围欲奔胡 (第1/2页)
“尉迟恭!高卿!张达!张万岁!”刘武周怒发冲冠,声音嘶哑,如同受伤的猛兽,戟指大骂,“尔等深受国恩,朕待尔等如腹心,尔等不思报效,竟屈膝降贼,还有面目来见朕?”
——高卿,是高满政的名。张达毋庸多说,他献的雁门。如前所述,张万岁也是刘武周帐下的悍将,当年刘武周作乱,最先杀入马邑郡府,从杀王仁恭的就有其人。因其悍勇,又是从龙元勋,故而在惊闻高曦兵入雁门后,刘武周遣他去镇守楼烦关,他因与尉迟敬德共降了汉军。
尉迟敬德仰望城上旧主,纵然隔得略远,也能感受到刘武周几乎要喷出火的目光,他古铜色的脸庞,透出些许愧色,张了张嘴,终究一时间不知该说何话,嘴又闭上。
他本非负恩薄义之徒,此降汉军,半因被迫,半亦出於大势所趋。如若刘武周是明主,有成就大业之姿,即便兵败途穷,尉迟敬德也不会就这般地投降敌人,唯高满政劝他降时,所说的话没有错。刘武周只四郡之地,却犹欲以突厥为强援,妄自尊大,但凡明智之士都能看出,他必然是成不了事。然他却又固执己见,不肯从听谏言。对於尉迟敬德等人来言,他们身为其臣,已是竭尽全力,为其效命,如今兵败,他们还能怎么样?也只有投降而已了!
倒是高满政,迎对刘武周的怒火,深吸了口气,朝着城头拱手,提高了音调,说道:“可汗明鉴,非卿等背主,今降於汉,实出情理。情者,楼烦关外,我军中伏,可汗试想,万余精锐,顷刻覆没,此岂人力可挽?敬德将军奋力搏杀,为三军开道,然终不得成也;卿聚溃兵力战,身披数创。卿等亦是被逼入绝境,不得不降。可汗远在城中,又岂知当时之惨烈?
“理者有三,天下纷争,各为其主,亦为生民,此一也。可汗与汉皇本有盟约,共抗暴隋,然可汗先联伪唐,背盟在先。可汗可还记得去岁,卿曾剖心谏言:‘既与汉盟,当守诚信’?奈何可汗不听,暗通伪唐,致使今日之祸,此二也。又可汗曲事突厥,任由突厥害我代北生民。卿汉家子也,岂能屈膝於豺狼之侧,坐视突厥掠我乡梓,屠我同胞?此三也。
“隋失其鹿,群雄纷争,争之於今,天意已显。汉皇名应谶纬,仁德布於四海,将士用命,百姓归心。可汗,卿等之降汉,既出情,又因理,顺天应命而已!今善阳孤城,内乏粮草,外无援兵,可汗昔日厚恩,卿等刻骨铭感,故特至此,泣血恳劝,愿可汗亦识时务,早降以全性命,勿使善阳化为焦土,徒令亲者痛、仇者快。若犹执迷,卿等虽怀旧恩,亦只得披坚执锐,奉汉皇之命,叩城问罪。天命有归,非人力可逆,望可汗三思,莫待城破,悔之无及!”
“住口!”刘武周暴喝一声,抓起身边亲兵手中强弓,搭箭便射。
他本骁悍,膂力过人,这一箭疾如流星,直取高满政面门。
然高满政坐在坐骑上不动,箭至近前,被其身旁的张万岁挥刀劈落。
刘武周见箭被挡,又连挽弓三发。高满政却不再任他射之,拨马避开,朝着城头再次高声说道:“可汗旧恩,此箭已报!敢再进言可汗,汉军所至,望风归附,窦建德昔亦称雄冀北,一战旋灭,可汗岂不知乎?以今可汗之兵,且不如窦建德!可汗若仍一意孤行,弃顺从逆,惟败亡耳!愿可汗明辨时务,早献城降,既全己身,不失公侯之爵,亦保全城百姓性命。”
“背主之贼,安敢在此摇唇鼓舌!”刘武周目眦欲裂,喝道,“朕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尉迟敬德望着在城头暴跳如雷的旧主,想起昔日刘武周待他的恩情,五味杂陈。但他深知,善阳的局势已定,刘武周如果负隅顽抗,只会让更多将士白白送死。他终是开口,冲着城头说道:“可汗!恭绝非贪生怕死之辈!然如今之势,可汗难道还看不明白么?善阳已成孤城,可汗再守下去,除了让跟从可汗起兵的故旧部曲陪葬,除了让城中百姓遭害,还有何益?
“汉皇宽仁,天下皆知。可汗若肯归顺,汉皇必以王侯之礼相待,善阳军民亦可免遭屠戮。可汗纵然不念自身,也当仁义为怀,为这满城百姓,为追随可汗多年的将士们着想啊!识时务者为俊杰。可汗一世英雄,何必执迷不悟,徒增死伤?”
刘武周大骂道:“住口!你这黑脸胡儿,自你从朕,朕何曾薄待过你?雁门告急,朕亲授兵权,委你重任,岂料你丧师辱国,不以死尽忠,反降汉贼。不忠不义之徒,何脸面妄谈仁义?”
高满政接口说道:“可汗,义与不义,非凭一言。可汗北联突厥,引狼入室,代北百姓苦之久矣!这便是‘义’么?至於可汗说‘宁为玉碎’,可汗身边的这些将士,俱久从可汗出生入死,可汗就忍心让他们全都‘碎’在这孤城之中么?他们的父母妻儿,又当如何?这又是可汗的‘义’么?”
这番话,如同重锤,敲在城头守军将士的心上,不少人低下了头,气氛变得更加压抑。
刘武周环顾左右,看到的是部下们疲惫、惶恐而又带着一丝期盼的眼神,他张了张嘴,还想再骂,却感到一阵无力。
他知道,高满政的话,虽然刺耳,却句句戳中了当下的死穴。
外援已绝,城内……?他不敢再想下去。
最终,他颓然地挥了挥手,声音嘶哑地令左右兵士:“给朕射箭!”
箭矢稀稀拉拉地射下。
高满政朗声说道:“可汗既执意如此,卿等别无选择。”
说罢,拨转马头,与尉迟敬德等驰回汉军大阵。
就在他们入阵之后,汉军阵中战鼓擂动,新一轮攻势开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