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6告一段落 (第1/2页)
当唐植桐得知余英来自甘省天水后,内心是同情的。
世人皆知“投资不过山海关”,但偏远地区的情况往往更不容乐观,县城婆罗门比比皆是。
余英不想回去是对的,如果回去,即便在这场饥荒中幸存下来,子孙后代也不一定能逃脱微量元素的积累。
“桉子,你脑子活,主意多,跟我一块去找陈大姐,商量一下余英的事。”方圆回来后,先把唐植桐拉上,才去找陈大姐。
方圆把情况一说,陈大姐也犯了难,牛不喝水总不能强按头吧?
“咱们是不是先问问余英同志的想法?”唐植桐看押运处的两位领导都皱了眉,心想拉郎配也不是这么拉的啊?
两位领导肯定是想往好了办,但从甘省流入到陕省的妇女为了一口吃的,都能隐瞒婚姻情况同居生子,这瘸子、鳏夫貌似也不应该成为障碍吧?
“额不嫌。”余英倒是也干脆,虽然有几分羞涩,但很清楚自身的状况,并没有因为押运处职工的友好而迷失了方向。
“余英同志,有个问题,我得先问问。你有信仰吗?”唐植桐赶在方圆和陈大姐表态前,插嘴问了一句。
虽然余英过来的时候没有围围巾,但甘省那边还是有不少少数民族的。
眼下不同民族之间的通婚并不流行,一旦余英隐瞒了什么,后续可能会给两位领导带来麻烦。
“信仰?什么是信仰?”余英不明所以,反问道。
“就是你信什么教,你们那有做礼拜的吧?你做不做?”唐植桐盯着余英,仔细观察着她的表情及一举一动。
“额是汉民,额不信教,额也不做礼拜。额信指导思想,额想吃饱。”余英很坚定了摇了摇头。
“那我没问题了。”余英的回答大大出乎唐植桐的意料,但也让唐植桐为之侧目,这回答忒好了!
“先让英子在押运处将养两天吧,等咱们去麦收的时候一块过去。”陈大姐对余英的回答也很满意,越是这样反而也不忍心给她找个瘸子、鳏夫。
之所以选择过两天再让余英去农场,一来不用专门去送她,二来方圆刚从农场回来,对生产队给的人选不满意,这时候再回去那不成打方圆的脸了吗?
再者说,余英在沐浴更衣后,虽然人确实瘦,但模样俊俏,陈大姐觉得保不齐到时候会有更好的小伙子能看上她呢!
在押运处这么一耽误,唐植桐也没能买成草帽,不过在回到家的时候发现小王同学已经买回来了。
“得,咱俩还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我盘算着今天下午去买草帽呢,正好单位有事给绊住了。”唐植桐跟聊闲天似的把自己要去农场劳动,以及余英扒火车的事说了出来,捎带着跟张桂芳要了一斤粮票。
“这可怜孩子,一斤粮票够不够?要不咱再多出一斤?”张桂芳在听闻余英已经没有亲人后,犹豫了一下问道。
“一斤就够了,不光我出粮票,其他同事也有给的,撑下这几天来没问题,等去了农场就好了。”唐植桐没有同意,在单位里随大流就好,没必要当个显眼包。
“明天我再给你买一顶。你去多长时间?”小王同学的注意力则更多的放在了丈夫身上,同时盘算着日子,这段时间正好是将爱情的结晶具象化的时间段,少在一起待一天就少一分希望。
“也就十来天,等月底甭管能不能干完,我都得回来参加群英会。”
“十来天啊……”小王同学怅然若失,好像这个月又希望渺茫了一般。
“嗯,不过财务科没有人值班,我隔上两三天得回来处理下工作。”唐植桐咧着嘴呲着牙说完,还不忘偷偷给小王同学抛了个媚眼。
就这一眼,小王同学不满意了,因为被婆婆看到了。
5月19日,星期四。
等唐植桐来到押运处时,就看到余英在开垦出的农田里忙活。
农田已经锄了一多半,看样子余英今儿起了个大早。
这么勤劳的姑娘,若是真找个瘸子,着实可惜了,但唐植桐没有上前劝阻,一来不熟悉,二来余英可能会觉得多干点活会让自己心里踏实点。
唐植桐去财务处放下包,然后去食堂将给余英的粮票交给高师傅。
把粮票统一交给高师傅是陈大姐的主意,生怕余英节约着不舍得吃。
交给高师傅还有一个好处:能寄存。
在捱过这几年的困难后,四九城的粮店会开展一项“存粮票”的业务。
在1968年以前,粮票是当月有效、过期作废的,一些富裕的家庭,及一些饿怕了的家庭,会将本月吃不了或节省下来的粮票存到粮店。
粮票到了粮店,粮店会在粮本上做登记,随用随取,不收取手续费,但也不给利息。
即便如此,也有不少居民参与其中,因为这样操作,粮票不受“当月有效”的限制。
眼下粮食不够吃,是没有这项业务的,但高师傅可以利用职务之便先把用不了的粮票买出粮食来,逐个月往后循环就是了。
“这姑娘真不错,今儿一大早还过来给我帮了阵子忙。”在收下唐植桐的粮票后,高立德站在食堂门口看着在田里忙活的余英说道。
“唉,可惜老家遭了灾,也没个城市户口。”唐植桐叹口气,余英是勤劳的,但天道不一定酬勤,勤劳也不一定能致富,往往越是勤劳就越会操劳一辈子。
“可惜了了,要不是因为这年景,说不定能找个好婆家。”高立德听余英说了押运处对她的安排,言语之间非常惋惜。
“没啥更好的办法,至少比她在老家强。”唐植桐大概能猜到陈大姐让余英跟押运处职工一同去农场的缘故,希望到时候能跟个身强体壮的小伙子看对眼吧。
看着余英在农田里锄草的身影,唐植桐觉得这种可能还是挺大的。
余英干活麻利,天然就受农民喜欢,再加上那俊俏的长相,相信能得到适龄男青年青睐的,男人嘛,说到底还是视觉动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