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1978合成系文豪 > 第559章 一百万

第559章 一百万

  第559章 一百万 (第2/2页)
  
  “哎呦。”
  
  郑小龙听完一琢磨,“意思是,江主任写的,年年画的插图?”
  
  “是啊,要不他那么乐呢。”朱琳笑眯眯回话。
  
  “这挺好啊!”
  
  郑小龙听完眼前一亮,“父亲和女儿共同创作的一篇,这事儿太有意义了啊!江老师,写完了吗?能让我看看么?”
  
  “回头吧,以后肯定会有机会的。”江弦卖个关子,没把交给郑小龙,“先说说你的事情吧,小龙。”
  
  “哦,是这样。”
  
  郑小龙整理了下思绪,“江老师,这次过来,主要是想和您谈谈《编辑部的故事》后面几集的合同,既然央视打定主意播出了,那咱们要不还是提早签完,省的一集一集的谈,太浪费功夫,您说是不是?”
  
  “嗯。”
  
  谈到这事情上,江弦立刻从刚才的女儿奴切换成平时沉稳的状态。
  
  按理说这会儿他还得抽根烟,但为了闺女健康,这烟现在他是能不抽就不抽,他本来也不是什么烟枪,所以也谈不上烟瘾太大,戒不掉。
  
  “听明白了,你意思咱们直接把这电视谈完是么?”江弦道。
  
  “对。”
  
  郑小龙点点头。
  
  他这次过来,也是上面领导给他逼得没办法,毕竟按现在《编辑部的故事》这个播出的节奏,真要一集一集的买过去,最后还不知道“海马影视创作中心”得给他们抬到什么价钱?
  
  干脆还是谈个一口价,省的夜长梦多。
  
  “《编辑部的故事》剧本一共24集,你们还没拍完,可能后面会多会少,这个不确定,那咱们就先按24集来算,多了补,少了我们也不让您退,您看可以不?”
  
  “可以。”
  
  江弦对此没什么意见。
  
  毕竟央视开出的条件已经相当客气了。
  
  24集,少了他们也不用“海马”退钱,多了他们再加钱进来,这样一来,不管“海马”怎么拍《编辑部的故事》,都不会亏钱出去。
  
  “我们这边暂时拟定了个方案,您看行不行?”郑小龙把一份方案递过去。
  
  江弦扫了一眼,目前《编辑部的故事》已经播出到了第10集,江弦给第10集开出的报价是16万5。
  
  央视也聪明,给剩下的14集一共开了两百三十五万的价格,这样一来,均价大概在十六万八,都比第10集高出一些。
  
  说实话,江弦还挺满意的对于这个数字。
  
  《编辑部的故事》拍摄成本总共也就大概六十多万,要是这份方案签下来,一部电视剧就让他们“海马”赚了两百多万。
  
  才刚刚成立,就创下这样一份辉煌的成绩,这在整个中国影视界都是非常耀眼的。
  
  见江弦看那么久,朱琳也凑过来看了眼方案,看到是两百多万的天文数字,吓一大跳,恨不得当场替江弦答应下来。
  
  但江弦反应就出乎她预料,只见他平静的把方案推回去,冲着一脸期待的郑小龙摇摇头。
  
  “恐怕.不行。”
  
  “不行?”
  
  郑小龙倒也预料到了这样的结果,赶忙开始劝说:
  
  “江老师,虽然《编辑部的故事》现在播出的很好,但是很多电视剧,也都是一开始收视率很高,后面随着剧情的铺展开,节奏的松散,成绩都会慢慢掉下来。
  
  想必您也发现了,《编辑部的故事》中间几集的剧情,相比于前面,质量有点儿下滑,尤其是小保姆那一块儿,确实没有一开始写的精彩,评价也没那么高,您说都这个情况了,我们还愿意在现在的价格上出更高价,我们央视可以说是非常的看好你们这部电视。”
  
  郑小龙说的是《编辑部的故事》最近播出的几集内容,魏人写的《小保姆》。
  
  讲的是《人家指南》编辑部刊发了一篇真实故事,讲述家庭保姆橘子被雇主虐待,故事在社会上引发了不小的反响。
  
  一位同样从事保姆工作的年轻女子米继红看到报道后找到《人间指南》编辑部,希望编辑们能帮她找到一家理想的雇主。
  
  经过宣传,人们蜂拥而至,最终将米继红雇回家的雇主很快就后悔了,原来,这个米红好吃懒做还蛮横无理,最后被来家访的戈玲和李冬宝赶了出去。
  
  这故事呢,哪怕是在后世看都很莫名其妙,因为这样的保姆欺压雇主的现象很少见,也让你不禁怀疑编剧究竟想表达什么。
  
  值得一提,在电视剧《我爱我家》、《都不容易》里都有这样一位好吃懒做、尖酸耍滑的保姆。
  
  而且最有意思的是,两部剧的编剧也都是魏人。
  
  魏人写的方向和海岩差不多,他写了一篇《刑警队长和杀人犯的内心独白》拿到了首届金盾文学奖,这是《啄木鸟》编辑部主办的文学奖项。
  
  因为这篇,崭露头角的魏人顺利调入了《啄木鸟》杂志编辑部。
  
  但是不知道为啥,他似乎是憋着一团火,总忍不住想要讽刺保姆这个行业的从业者,这也就致使《编辑部的故事》里《小保姆》这几集在精彩度上打了折扣。
  
  这也没办法,多编剧的创作模式是“海马”创作的优势,但也有缺陷,编剧技术的参差不齐,总归是《编辑部的故事》这部剧的硬伤。
  
  “小龙,也不是我狮子大开口,现在比起收视的问题,我觉得咱们还是多谈谈商业价值。”江弦绕开《小保姆》这事儿,“你知道最近《编辑部的故事》拿了多少商业投资么?”
  
  “嗯?”
  
  “我这么给你说吧,烟台有家企业,造表的,叫‘北极星’你知道不?”
  
  “知道啊。”
  
  郑小龙有印象,好多人家的客厅都会摆一个立式的座钟,一个整点报一次时,显得很有档次,而“北极星”当时就是这个领域当中的龙头老大。
  
  央视新闻联播之前的广告都是它提供的。
  
  “嗯,他们老板前些天派人拉了一个一人多高的大钟过来,让我们摆在编辑部显眼的位置,让演员表演的时候尽量围着这个北极星的大钟演,你猜他们给我开了多少钱?”
  
  “多少?”
  
  “一百万。”
  
  “夺少?!”
  
  听清这个数字,郑小龙差点没钻桌子底下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