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1978合成系文豪 > 第527章 这也在计算之中?

第527章 这也在计算之中?

  第527章 这也在计算之中? (第1/2页)
  
  “潇洒。”
  
  “太潇洒了!”
  
  苏聪拳头都攥紧起来。
  
  以前的写作习惯,总是要每个人物都有结局,有一个光明的结局。
  
  到了人江弦这儿。
  
  人就是要颠覆,要偏移既定的文学道路。
  
  不升华。
  
  也没有意义。
  
  更谈不上光明。
  
  也绝对不能说是交代了归宿。
  
  总之一切就停在这儿。
  
  这就让苏聪想起前年来中国讲“后现代”的那位美国老头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的一句话:
  
  “正是在探寻突然中断的那种叙事的痕迹当中,在把被压制和埋没的这种基本历史现实复制到文本的表面中,政治无意识的原则才发现了它的作用和它的必然性。”
  
  那是前年,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在北大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讲学。
  
  当时的中国文化思想界,整体还继承着“五四”以来的启蒙主义,沉浸在对现代性的仰望中。
  
  詹姆逊带来的“后现代”诸种理论,突然将现代性及其诸位大师挤到思想史的边缘。
  
  福柯、格雷马斯、哈桑、拉康等等一大批后现代理论家占据了前台。
  
  中国学者蓦然意识到西方当代文化理论和文学理论已经今非昔比,于是都变成了“后”的天下,詹姆逊由此也成为把后现代文化理论引入中国大陆的“启蒙”人物,备受推崇。
  
  后来这老头又来了一次中国,这次不仅没掀起当年的飓风式效应,反而引起颇多讨论,有人批评他阴阳怪气,骨子里还是西方中心主义,觉得他们西方人才有无意识领域的话语权,老头的中国学生则是呼吁不要作不必要的误读。
  
  还是那句话,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话说回《顽主》,在苏聪看来,江弦的这个终止不仅是恰到好处,更是在写作态度上贯穿了“顽主”的核心思想,对过去的惯习成规实现逸出。
  
  我想停,所以就停在这儿。
  
  如何呢?
  
  又能怎?
  
  苏聪觉得自己差就差在这里了。
  
  他总是想着以中国音乐的方式来为《末代皇帝》配乐,越是这么想,就越把自己框在过去的那一套里面,用写作的话来说就是,仍旧在追求给角色一个归宿,给结尾升华。
  
  他的音乐为啥不够牛叉?为啥一直得不到贝托鲁奇的满意。
  
  差的就是这个!
  
  真正的大师,都是像江弦这样的,天马行空,随心所欲的去突破。
  
  一时间,苏聪心绪激荡,想了很多。
  
  当然了,他也明白。
  
  随心所欲四个字说起来简单,可大部分人无法实现突破不是他们没胆量。
  
  没那个能力知道吧!
  
  这就更得说人家江弦太会写了。
  
  写作写到这个水平,这位作家哪怕是搬到国际上,也完全能拿得出手了。
  
  苏聪忍不住的幻想起来。
  
  这些年,他在国外参加过很多比赛、评选,也发现了,在这些文艺领域的国际性舞台上,鲜有中国人的身影。
  
  尤其是最受瞩目的文学、音乐、电影三个领域。
  
  几乎看不到中国作家出现。
  
  作为一个中国人,苏聪心里当然有这样的期待,期待有一天,在这些领域的核心竞争奖项上,出现中国人的身影。
  
  虽然这年头大家都在拼命往外跑,都觉着外国的月亮比较圆。
  
  但是作为中国的艺术家,苏聪觉得自己国家的艺术也丝毫不差。
  
  而今看到江弦这篇《顽主》,苏聪是真觉着江弦登上国际舞台不是没可能的事儿,假以时日,就算是中国人还未捧起过的诺贝尔文学奖,恐怕也不是没有机会。
  
  京城,朝阳166号。
  
  人文社。
  
  “哟,这么多信?是哪本书忽然火了?”
  
  “害,哪本也不是,这信都不是社里的,是《当代》的。”
  
  人文社和《当代》是一家,《当代》的编辑部就设在人文社里面。
  
  “老何,老何!”
  
  正说着,门卫看着《当代》的何启治,把他喊住,“这两麻袋信麻烦你带回去吧,都是你们《当代》的。”
  
  “我们《当代》的?”
  
  何启治先是觉着奇怪,又很快猜到什么,心底一下子激动起来。
  
  他打开麻袋,从里面取出一封信撕开:
  
  王朔老师,您好!
  
  刚合上《顽主》,谢您写了这么本“毒书”,不教人学好,只逼人活得真,不给答案,只让人看清问题长什么样。
  
  往后谁再跟我扯什么“理想”、“意义”的大词儿,我准把《顽主》拍他脸上。
  
  ——一个被您文字踹醒的读者。
  
  “真是!”
  
  何启治看乐了。
  
  自打《顽主》发行以来,他们《当代》就一直在关注读者们的反馈。
  
  如今,发行量上的反馈还要等个一段时间才能表现出来。
  
  没想到读者们的来信来的更快。
  
  何启治又快速的拆开几封,而后带着几分猜测接受了眼前的真相:
  
  这么两麻袋信。
  
  有给江弦的,有给他们编辑部的,夸他们多变的风格增加了刊物的可读性,说更期待今后的。
  
  但无一例外。
  
  这些读者的信都是看了《顽主》以后写来的。
  
  “这才多少天?”何启治马上把这个好消息带回编辑部里。
  
  “这才多少天啊,就寄来这么多信,都快赶上往期半个月的了!”
  
  “看来读者们挺喜欢这的。”
  
  “哎呦,虽然早预料到《顽主》会火,可这两麻袋信放在脸前面儿,还是太震撼了。”
  
  “我看待会儿又有的忙了。”
  
  “怎么着?”
  
  “还用问么?发行所肯定要打电话过来加印了。”
  
  这些年,江弦在文学界打出了赫赫名声,所谓“江弦现象”就没不灵的时候,只要是他的,就没一本是扔出去不火的,“江弦”这俩字都成了发行量的保证,都成了一块儿金字招牌。
  
  因此,《当代》对他的这篇《顽主》,抱着极大的信心,也从一早就期待着,这一期杂志的发行,能实现一次销量上的突破。
  
  但一直到最后的结果出现之前,谁也不敢保证,会不会避开那百分之九十九的可能性出现百分之一的事件。
  
  换句话说就是不敢半场开香槟。
  
  当然了,到目前为止,《当代》的人也不敢完全确信《顽主》这篇彻底火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