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白骨精早就死了! (第2/2页)
孙悟空嗤笑一声,抓了抓脸颊,似是懒得再多说。
他转身,筋斗云未起,只是大步流星地往东而去,背影在荒野中渐行渐远。
唐僧望着那背影,久久未动,直到沙僧轻声唤他:“师父,时候不早了,咱们该赶路了。”
孙悟空离去不过半日,便在一条山路上遇见了猪八戒。
八戒背着九齿钉耙,身后跟着几个瘦弱的孩子,个个衣衫褴褛,脸上带着风尘之色。
孙悟空停下脚步,皱眉打量着八戒,语气不善:“呆子,你这是去哪儿?又带着这群小崽子,成何体统?”
八戒挠了挠头,嘿嘿一笑,露出一口大白牙:“猴哥,俺老猪这是要归队哩!这些是俺的娃儿,总不能扔下不管吧?”
他顿了顿,似是想起什么,脸上笑容一僵,低声道,“猴哥,你这是……要走?”
孙悟空冷哼一声,斜眼瞥了八戒身后的孩子一眼:“你的事,俺管不着。
唐僧如今修为不弱,有沙僧护着,足矣。
你想回去,就回去吧,别在这儿碍眼。”
他顿了顿,语气稍缓,“不过,俺提醒你一句,那白骨精的事,你最好弄清楚,别让人给蒙了。”
八戒一愣,脸色微变,随即摆手道:“猴哥说笑了,那白骨精早就死了,俺亲眼所见,哪还有什么猫腻?”
他嘴上虽这么说,心中却泛起一丝疑虑。
孙悟空懒得再多言,点了点头,身形一闪,消失在山路尽头。
猪八戒带着孩子们,一路风尘仆仆,终于赶上了唐僧的队伍。
唐僧正盘坐在一棵老树下念经,沙僧在一旁打坐,周围静谧得只闻风声。
八戒远远地喊了一声:“师父!俺老猪回来了!”
声音洪亮,惊得树上的鸟儿扑棱棱飞起。
唐僧睁开眼,目光柔和地看着八戒,又看了看他身后的几个孩子,眉头微皱:“八戒,这些孩子是……”
八戒嘿嘿一笑,挠着头道:“师父,这是俺的娃儿。
当年俺与那白骨精……咳,成过一段夫妻,留下了这些孩子。
如今她不在了,俺总不能让孩子们流落在外吧?俺寻思着,带他们一起上路,也好有个照应。”
沙僧闻言,放下手中收拾的行囊,沉声道:“二师兄,这西行之路凶险,带上这些孩子,只怕……”
他话未说完,便被八戒打断:“老沙,你放心,俺老猪有分寸!这些娃儿跟着俺,总比在外头风餐露宿强。”
唐僧沉默片刻,点了点头:“既如此,八戒,你便带着他们吧。
只是此行路途遥远,你需多加小心。”
他顿了顿,又道,“只是,孩子们年幼,怕是会拖慢行程。”
八戒拍着胸脯,信誓旦旦:“师父放心,俺老猪一定护好他们!”
然而,事实远不如八戒说得那般轻松。
孩子们年幼,体力不支,走不了多远便哭闹不休。
八戒起初还耐着性子哄,到了后来,脾气也上来了,扯着嗓子吼道:“别哭了!再哭老子把你们扔山里喂狼!”
孩子们被他一吓,哭得更凶,队伍的行进速度因此变得极慢,一日不过三十里。
一日,队伍行至一处荒山,忽闻远处传来孩童的呼喊声,凄厉而绝望:“爹!爹!救我们!”
八戒一愣,脸色大变,抓着钉耙的手微微颤抖。
他猛地转头看向沙僧,低吼道:“老沙,你听!这是俺那几个娃儿的声音!莫不是……那白骨精又在搞鬼?”
沙僧皱眉,沉声道:“二师兄,白骨精已死,你亲眼所见,怎会是她?莫不是其他妖魔作祟?”
他顿了顿,劝道,“不如我们去看看,弄清楚缘由。”
八戒犹豫片刻,咬牙道:“走!去白骨洞瞧瞧!”
他转头对唐僧道,“师父,你且在这儿等着,俺和老沙去去就回!”
唐僧点了点头,叮嘱道:“小心行事。”
两人一路疾行,来到白骨洞前。
洞口荒凉,杂草丛生,洞内阴风阵阵,透着一股森冷的死气。
八戒握紧钉耙,小心翼翼地踏入洞中,沙僧紧随其后。
洞内空荡荡的,只有一面石壁上刻着几行字,字迹歪斜却清晰可见:“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八戒盯着那字,愣了许久,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她……果真死了。”
八戒低声喃喃,声音中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怅然。
他转头看向沙僧,苦笑道:“老沙,俺是不是傻?明知她死了,还疑神疑鬼。”
沙僧叹了口气,拍了拍八戒的肩膀:“二师兄,逝者已矣,你如今有孩子要照顾,莫要多想了。”
他顿了顿,又道,“那呼喊声,怕是其他妖物作乱,咱们得赶紧回去,护着师父和孩子们。”
八戒点了点头,收起钉耙,带着沙僧匆匆返回。
回到队伍时,却发现孩子们安然无恙,正围着唐僧玩耍。
八戒松了一口气,心中却隐隐觉得不安。
那呼喊声,究竟从何而来?
几日后,观音菩萨现身,端坐于祥云之上,目光扫过取经队伍,眉头微皱。
她轻声道:“唐僧,西行之路乃取经大事,尔等如今一日不过三十里,如此进度,何时能到灵山?”
唐僧合掌,低头道:“菩萨,八戒归队,带了几个孩子,确实拖慢了行程。
然八戒一片慈父之心,弟子也不好强求。”
观音看向猪八戒,语气略带责备:“八戒,你既知西行艰难,为何执意带上这些孩童?不如将他们交予我,带回南海珞珈山照看,待取经功成,再与你团聚。”
八戒一听,顿时急了,瞪圆了眼睛:“菩萨,这可不行!俺的娃儿,俺得亲自带着!若送去南海,谁知道啥时候能再见?俺宁愿不取这经,也不能扔下他们!”
他语气坚决,眼中满是倔强。
观音闻言,脸色微沉,正欲再劝,唐僧却开口道:“菩萨,八戒心意已决,不如暂且让他带着孩子们。
待他们长大些,稍有自保之力,再送往南海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