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一章 兄弟 (第1/2页)
程见闻赶到李家已经是下午五点多钟了,而李言诚回到家都已经是晚上八点多钟了。
“冬日行动”明天正式开始,他做为此次联合行动的总指挥,需要亲自过问的事情有很多,还要跟市监委那边协调,安排好了明天的工作后,他才回到家,而他们兄弟二人也第一次单独坐在一起,就程氏的未来进行了交流。
煤山东胡同二十号院,后院主屋二楼书房,李言诚和程见闻兄弟二人相对而坐。
“刚在楼下听你说考察的已经差不多了,决定在哪里投资建厂了吗?”
李言诚端起桌上的水杯喝了口水,放下杯子后,看着坐在对面的程见闻问道。
“决定了,就在深市。”
“那地方不错,国家要将那里搞成经济特区,各项政策都向那边倾斜,在那里,大有可为,罗扬你见了吧?”
“见了,就是最后见了他,和他好好聊了聊,我才最终决定将新厂落户到深市。”
程见闻这一趟跑的地方不少,东部沿海城市,南方的城市,都走了走看了看,和地方上的政府官员也都非常有深度的聊了聊。
对于在哪座城市投资这件事情上,李言诚并没有插手,他只是跟程见闻提过,如果去了深市,可以和在市府担任副领导的罗扬聊聊,那边的各项政策与制度,罗扬都会向他介绍的一清二楚,不会有任何隐瞒。
程见闻知道哥哥介绍的这个罗扬是嫂子娘家的二哥,也知道了嫂子的娘家父亲是谁,他是真没想到,那个看上去清清冷冷,比他媳妇儿还要年轻的嫂子,出身竟然这么显赫。
同时他还有些好奇,他好奇他哥哥到底是怎么娶到嫂子的。
在程见闻看来,像罗家那种家世,嫁女儿肯定应该嫁的是门当户对,而他哥哥那会儿不过就是个孤儿,又是怎么入的那位罗老爷子的法眼的。
这还不算什么,最最让他好奇的是,他的这位哥哥究竟是做了什么,怎么就上了丑国C处的名单了。
这件事情还是他这次从丑国过来在港岛时才无意间从别人口中得知的,当然,跟他说这件事情的人并不知道他是李言诚的亲弟弟。
程见闻当时知道后差点没原地跳起来,紧跟着就感觉不可能,因为他这个哥哥不过是京市公安局的副局长,虽然职位不低,地位也非常重要,可要说因为这个就上名单,那C处的那份名单恐怕都要绕地球几周了。
也是在得知这个消息后,他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为什么他父母会一再告诫他,让他不要将他们家找到长子嫡孙这件事儿说出去。
先开始他以为是父母亲担心会有程家的敌对方对哥哥不利,现在看来根本不是那回事儿,爹娘不是担心自家的敌对方对哥哥不利,而是担心对自家不利。
难怪老头子会想将公司业务逐步往港岛转移,原来不是站在商业角度考虑的,想想也是,真要站在商业角度考虑的话,继续在欧美发展才是最好的选择。
之所以打算往这边悄悄转移,完全是站在全家老小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方面考虑的。
可是,他这个哥哥到底是做了什么,才会上那份名单的呢?
程见闻百思不得其解,但又没法问,因为他很清楚,这其中必然牵扯到很多机密,别说他问了人家会不会告诉他,有的时候,秘密知道的多了并不是什么好事儿。
不过,该提醒一声还是要提醒一下才对,所以,在回答完李言诚的问话后,他小心翼翼的接着说道。
“哥,我在港岛的时候听说了一件事儿。”
“什么事儿?”李言诚有些好奇的问道。
“我听说,您上C处的名单。”
“呵呵”
李言诚直接就笑了。
看到他笑,程见闻就意识到,自己这是白操心啦。
“谢谢你的提醒,这件事情我有过耳闻,见闻,具体因为什么事儿,我就不告诉你了,知道的多了对你没什么好处。
你只要记住,无论如何,不要让外人知道咱们之间的关系,我听老爷子说过,即便是家族内部的旁支,也仅仅只是知道找到了当年丢失的孩子,并不是每个人都清楚我的身份。
真正能知道我身份的也就是有限的几个人而已,这就行了,我可不想因为我的事情,给你们带去什么麻烦。”
“哥,您这话就说的严重了,咱们是一家人,一家人就应该有难同当才对。”
“不一样不一样。”李言诚笑着摆了摆手:“我的情况比较特殊,不适用这句有难同当。”
他是因为公事才造成了如今这幅局面,当然不想把外人也拉进这个泥潭中来。
他一直在国内呆着,这里是他的主场,那些所谓的组织就算想对他做什么,也只能是偷偷的来,可程家就不一样了。
要是让那些人知道他和程家的关系,呵呵,那程家可就要倒霉了。
李言诚是没打算跟程家除了血缘关系外再发展什么进一步的亲密关系,但这也不代表他就愿意看到程家因为他倒霉。
所以,该提醒的他一定会提醒到位,至于说程家的人要是自己透露出去了,那就是另一件事儿啦。
“行了见闻,不说这个了,言归正传,你既然已经决定就在深市投资,那么投资规模确定了没?你一直没有给个肯定的答复,有些人已经都坐不住啦,电话都打到我那里去了。”
晚饭前,商务部门的分管领导就将电话打到了李言诚那里,这位是苏孝同的表叔,每年春节他去苏老那里拜年的时候,都会遇到这位。
这位虽然年长,但说话风趣幽默,所以,他们二人之间也建立了不错的关系。
今天从程见闻这里始终得不到一个肯定的答案后,这位不得不将电话打给了李言诚,想让他帮着说一说,让程家在国内的第一次投资,好歹也超过五百万美元。
五百万美元,无论放到哪个年代都是一个天文数字,对于如今缺少外汇的华夏来说就更不得了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