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三章 搭台 (第1/2页)
李言诚并不知道他老婆正在和同学谈论他,和蔡大妈分开后,他就回到了家里。
跟程家老爷子还有亲生母亲又聊了一会儿,然后安排两个孩子洗漱睡觉后,他一个人来到二楼书房,给老丈人打了电话。
翁婿二人在电话里聊了有半个小时才放下电话。
和老丈人每周最少通话一次,以了解上边的某些变化,这是李言诚坚持了几年的一个动作。
罗老也挺喜欢这种沟通的,老爷子喜欢跟这个小女婿聊聊工作上的事情,听听他的一些意见,虽然很多时候他说出的一些意见,站在政治的角度上看还稍显稚嫩,但在一些发展理念上确实又非常新颖,说的一些话总能让罗老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对于小儿子和小女婿的培养,老爷子是不遗余力的,也是一碗水端平。
如果说罗扬的发展接下来肯定是循规蹈矩,那么李言诚的发展在罗老的眼中则是充满了变数。
这个变数并不是说其未来发展的道路充满曲折、坎坷,而是很可能不受他的控制。
实在是罗老也没想到,他这个小女婿竟然能同时得到那么多老同志的支持,以至于那些已经退居二线的老同志,时不时就会给他打电话。
这些人打电话过来就一个目的,那就是跟他讨论今后对李言诚的使用问题。
这让罗老时常都有种荒诞的感觉,有点搞不清这到底是谁家的女婿。
按照罗老的想法,他是打算让李言诚在目前这个岗位上锻炼几年,然后寻个机会让其去地方政府,跳出这种专业性很强的单位,这样以后的上升空间才能更大。
现在的问题是,有的老同志并不认可他这种安排,他们认为应该物尽其用,觉得李言诚既然有那个专业技能,那就应该继续留在政法系统发光发热,或者去监委也十分不错。
他们认为,凭李言诚的那手本事在,哪怕什么都不做,只要人在那个位置上,对很多人都是一种震慑。
关于他今后的路到底该怎么走,刚才在电话里罗老也提了一下,让他自己好好考虑考虑。
放下电话后,李言诚点了根烟,细细的思索着老丈杆子刚才说的那番话。
其实对于自己今后的道路,他自己也考虑过,但也就是那么一瞬,对于现在的他来说,未来他肯定会考虑,可也并不是马上就要有结果的。
他现在更需要干的是做好眼前的事情,在其位谋其政。
“叮铃铃……”
烟刚抽到一半,电话就响了起来。
“喂,我是李言诚。”
“言诚局长,是我。”
“领导,这么晚了,是有什么突发事件吗?”
听到电话里传来的是戴局的声音,李言诚扭头看了眼墙上挂的表,已经十点钟了,这个点领导还打电话过来,肯定是有特别紧急的事情。
“哦,没有什么突发事件,我就是想告诉你一声,市里的班子会议已经结束了,咱们上午会议结束后报上去的,关于整治社会治安问题的请示,班子会议上已经表决通过,明天应该就可以形成文件下发下来。
我准备明天下午两点在咱们大礼堂召开全局科级及以上干部动员大会,将此次冬日行动安排部署下去,后天,也就是元旦,全体人员取消休假,开始为期三个月的大整治行动。
我已经安排总值班室给各分(县)局打电话通知明天的会议时间了。”
听到领导说的是这事儿,李言诚轻轻松了口气,只要不是又发生了什么突发事件就好。
“我知道了领导,明天下午两点,我会安排好手头的工作准时参会。”
“好,还有一件事儿啊。”
“领导您说。”
“这次的社会治安大整治行动,我准备让你挂帅,担任总指挥。”
!!!
李言诚这下是真懵了,愣了一会儿才回过神来急忙对着电话听筒说道:“领导,这不合规矩……”
“什么规矩不规矩,有哪份文件明确规定过这种行动的总指挥必须由一把手担任。”
不等李言诚将话说完,戴局长就开口说道。
确实没有哪份文件有过这种明文规定,这算是一种潜规则吧,各单位举办的大型活动,一般都是由一把手挂帅,这代表一种态度,说明领导重视这项工作。
拿京市公安局来说,如果是市局出头成立的关于刑侦工作的专案组,那么组长一职都会由局长来担任,分管刑侦的副局长担任副组长。
这是一种不成文的规定,但今天似乎戴局长是想打破这种默契。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很清楚,他能坐到这个位置上来,就是为了保驾护航。
他当不当这次行动的总指挥,对他以后的工作开展不会有任何影响,因为他不止是市局的一把手,同时还是总部的班子成员,这是他超然的底气。
李言诚不同,他只是一个正司局级的常务副,虽然行政级别高于其他副局长,但依然还是个副职,他的一切工作都得在局长的安排下来展开。
如果这次整治社会治安环境的行动由他来担任总指挥,那就将是他首次在全市范围内正式亮相。
第一次正式亮相就在这么大的一平台,主持一场大行动,戏台子是戴局帮他搭建的,如果这场戏能唱好,那将在他个人履历表上记下浓重的一笔。
呼……
想到这里,李言诚便也不再客气了,他语气郑重的说道:“既然如此,领导,那我也就不客气了,这次任务我一定会竭尽全力。”
“嗯,对你,我还是非常放心的,你现在就开始写工作计划,今晚我在局里值班。”
“好的领导,我现在就开始写,写完后就送过去请您指正。”
“行,你尽快写吧,先挂了。”
“嘟……嘟……嘟……”
听着听筒里传来的忙音,李言诚深吸一口气,将听筒放回到了座机上,然后从墨水瓶中拿起蘸水笔,左手又从案头拽过来一迭信纸,稍微琢磨了一下后,便开始奋笔疾书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