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3章高阳的破局之法,银行理念! (第1/2页)
“宝钞?”
崔星河一听这话,脸色顿时就变了。
他一脸苦笑的道,“高相这是说的哪里话,宝钞乃我大乾太祖皇帝立朝后所推行,这下官如何能不知?”
“说说看。”
高阳端起一杯茶水,抿了一口道。
“太祖皇帝立朝后,也看到了金银的流通性,所以便想推出一个新货币,此物便是宝钞!”
“最初,一贯宝钞尚可兑一贯铜钱,比例达到了一比一,但后来就变味了,太祖皇帝发现这是个好东西啊,没钱那就印,因此无论是军赋,还是水利工程,官员赏赐,皆以宝钞代替。”
“随后,危害就体现出来了。”
“因为朝廷挥霍无度,只出不进,印钞如流水,不过十数年,宝钞便成了废纸!”
“到了最后,一贯新钞,竟连一升米都买不到,百姓辛苦积攒的财富,顷刻间化为乌有,那时民怨沸腾,我大乾险些倾覆!”
“之后,宝钞便名存实亡,擦腚都嫌硬了。”
崔星河语气沉重的道:“此等杀鸡取卵、自毁长城之举,实乃治国之大忌!”
“正因如此,天下商贸,终究还是回归金银铜钱之实物,也正因实物转运艰难,近年来,民间那些实力雄厚的大族、商帮,才得以趁机兴起票号,开具银票,凭借其自身信誉和分号网络,在一定范围内解决了大额金银转运之困。”
“此物确有其便利之处,但下官所虑,正是其尾大不掉之患!”
高阳笑道,“崔大人所言极是!”
“但其实在我看来,宝钞和银票其实并无太大的区别。”
“什么?”
崔星河一脸震惊,“宝钞和银票没什么区别?”
高阳点头道,“其实宝钞和银票的核心,便在于一个“锚”字!”
“宝钞之祸,在于无锚!”
“朝廷凭空印钞,却没有相应的金银实物作为储备,贪婪一起,印钞如水,最终只能是掠夺民财,自取灭亡。”
“而民间银票,虽以金银为本,可称之为有锚,但其规模太小,信誉仅限一地或数地,功能单一,多为存取汇兑,只收取管理费,格局未开,难以成为大乾之基石,反而可能成为地方豪强盘剥百姓,积聚私财的工具。”
“想明白这一点,这便简单了。”
高阳缓缓起身,看向崔星河道,“崔大人所忧虑的是流通与安全,是朝廷的威严被取代!”
“那我问崔大人,若有一种机构,由国家背书,信誉卓著,于大乾各郡县要地皆设分号,商人可将银钱存入甲地分号,获得一张标准凭据,凭此可在乙地分号全额兑取出金银,只收取少量的手续费,如此,既能解决流通安全问题,又能将汇通天下之权柄,收归朝廷,你觉得如何?”
此言一出。
崔星河眼睛骤然亮起,如同黑暗中点亮了两盏明灯。
“妙啊!”
“如此一来,商人行商,只需怀揣一纸轻便凭据,安全无虞,省时省力,成本大降,朝廷调控物资,调拨粮饷,效率也将倍增,我大乾商路必定更为繁荣!”
但崔星河兴奋之余,理智迅速回归,眉头再次蹙起:“可是高相,此机构铺设需巨大成本,维持各分号运转,人员、护卫、场地,都需要银子,这仅靠微薄汇费,恐怕难以为继,甚至入不敷出。”
“而且,这要如何确保各分号,尤其是偏远之地,皆有充足金银应对日常兑付?一旦某地出现大规模挤兑,消息传开,顷刻间便是连锁崩塌之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