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嫌疑目标 (第2/2页)
卡尔将芯片在尸体相对干净的衣角擦拭了几下,迟疑片刻,将其接入了自己的手机之中。
‘希望别把我手机弄爆吧.这群人身上也没有个标识,十分谨慎,也只能看看这东西是不是通讯日志了。’
如此想着的卡尔很快完成了对于芯片的解析,杂乱的数据流断断续续地解码呈现,显示的结果大多是残破的通讯日志片段。
“已突破防线,目标‘花园’就在前方.”
“遭遇重型生物防御单位!重复,是重型单位!”
“请求支援!我们需要重火力!武器没办法造成伤害。”
“撤退!命令是撤退!数据到手了,实验品到手了,撤.”
通讯日志中断,显然这名人员在作战的最后撤离阶段身死在了此处。
果然是有预谋的袭击,目标是数据和实验品吗
残破情报日志里的信息不足以卡尔判断出袭击者是谁,所以他再详细得又搜索了尸体一遍,最后找到了奇怪点。
这尸体身上的穿着和武器还有义体不太对劲。
卡尔好歹也是混迹夜之城多年的佣兵了,要说对于武器和义体相关方面的了解,那他绝对不会逊色于专业的人员多少,毕竟那可都是关乎到性命的‘搭档’,而在卡尔的检查中,这名尸体身上的一切都是万国牌。
所谓的“万国牌”,最初是指某一时期武器装备来源繁杂的历史现象;但在如今的通俗用法中,它通常已不再强调具体的历史背景,而是泛指武器系统来源复杂、制式不一这一状况本身。
而卡尔现在所看到的尸体就是如此。
通常情况下,这类精锐人员在武器选择上往往会与自身植入的义体系统高度配套,许多高性能武器需经由特定制造商生产的义体进行专门适配,才能发挥最大效能。
如果随意混用不同来源的武器、护甲和义体,比如像是通常街头佣兵‘捡到什么装什么’的做法,那不仅难以发挥装备应有的协同效果,严重时甚至可能因系统冲突或神经负载过高,诱发赛博精神病。
能出动这种精英人员发起精准的袭击,这尸体背后的指示者显然不可能的是没有那个条件这么做,那也就是说是有意为了不被猜出来人员,所以连这方面都做出了调整,宁愿牺牲掉人,也不愿意暴露吗。
真是谨慎的做法——可有时候,过分谨慎,反而会成为破绽。
卡尔认出这具尸体身上的武器和义体都是最新型号,但这种“万国牌”混搭的风格,即便在夜之城最大的两家武器和义体公司中也极为少见。
卡尔恰好在这两家都有点关系,大概可以确定这事情与他们有关的可能性很小。
既然排除了他们,整个夜之城中有能力搞到这批装备的势力就已屈指可数,康陶,夜氏公司
这些公司和生物技术敌对的可能性不大,虽然也不是没有,但是如果暂时不将嫌疑锁定在公司层面.那么夜之城中只有一个地方能同时弄到这些来源各异的武器与义体。
狗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