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五年 (第1/2页)
牯牛镇。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石头哥,你今天又打啥回来了”
一身粗布麻衣的陈三石,扛着竹杠回来。
一名皮肤黝黑的少年主动出来迎接。
“就打了一头野猪而已,好东西都在深山,但里面吴家的地盘。”
陈三石说着将身后的肥硕的野猪放下。
“这么大一头猪,够咱们家吃好一阵子了!
“二哥,还不赶紧帮忙出来抬住!”
少年冲着他们身后的一处破旧宅院高呼。
“来了来了!”
一名痞里痞气的男子叼着狗尾巴草走出来,见到野猪后顿时两眼放光:“石头,真有你的!”
他们几人合力,将野猪搬进院内。
这里,便是陈三石的红尘历练之所。
约莫两个月前,他扮成流民来到牛家村,得到这户人家的收留,后来凭借打猎的手艺,干脆住了下来。
这户人家姓张,上下总共有七口人。
当家的中年男人张威,乃是朝廷卫所的一名千户,长子是个书生,次子游手好闲,平日里到处坑蒙拐骗,幼子则是打算子承父业,参军入伍。
这个张威,算是大齐朝廷当下难得的清廉官员。
好歹是个千户,结果在这大荒之年,跟寻常人家差别不大,也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张威放值回到家中,看着院子里屠宰干净的野猪,大笑着说道:“石头啊石头,你这一猎的好本事是从哪学的咱们周边几个镇猎人不在少数,也没听说谁天天都能弄到肉下山!”
“祖传的吃饭本事。”
陈三石随口说道:“咱们牯牛镇附近的山里其实还有不少猎物。”
“浪费了!”
张威十分惋惜地说道:“你光凭这一身箭术,都应该参军入伍才对。”
陈三石回答道:“我胆子小,只敢射野兽不敢射人。”
“要不要习武”
张威沉声道:“你小子的根骨好,即便是不参军,如今兵荒马乱的,也应该习武强身才是。”
“张老哥,我这个人平生最不喜欢打打杀杀。
陈三石婉拒道:“还是不学的好。”
“唉”
张威满脸叹惜,却也不好再说些什么。
“生火造饭!”
平日里游手好闲的张安忙活起来:“正好今天晚上老大回来,让他也跟着开开荤!”
“大哥啊”
老三张喜说道:“大哥落榜,别说是吃饭,怕是连跟我们说话的心情都没有。”
“可惜。”
陈三石附和道。
张家老大张平是个秀才,最大的理想便是考进京城,只可惜科举十年,一次又一次的名落孙山。
“嘿!”
张威撇嘴道:“那书呆子就是蠢,白白浪费这么多年,要是听我的一起去经商,咱们家早就发大财了!”
“咳咳!”
老三咳嗽两声提醒。
只见面容俊秀的老大张平,不知何时已然来到院内,他的身后背着书篓,面色阴沉地看了两名兄弟一眼,便自顾自地进屋去了。
“听到就听到呗,我也是为他好!”
老二不以为然。
“平儿!”
张威也忍不住开口道:“既然考不上,那就不要再考了,回来习武,将来跟你三弟一起参军,也不失为一条好出路。”
“习武有什么用!”
张平反驳道:“朝廷腐朽,贪官污吏横行天下,就算我把武练得再好,能扫清吏治,整顿山河么唯有考入京城,成为一品大员手握权柄,才能够施展抱负,中兴大齐!”
“家里没银子供你继续读书了”
“什么爹,我下此一定能考上!”
父子两人争论起来。
陈三石没有听下去,而是回到自己所在的偏院,闭目凝神,和傀儡连接在一起。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帮助他时时刻刻掌握那边的最近动向。
自己离开后的这几个月,长城有慕青冥坐镇,没有再出现过惊心动魄的场面,守得固若金汤。
的确认没有问题后,陈三石便把心放到了肚子里,打算安心渡他的红尘劫。
这红尘劫.
有的人两三年就能渡过,有的人二三十年也没能顿悟,具体如何,全凭个人。
“别耗我太久就好。”
陈三石知道心急不得,只能顺其自然。
他就在牯牛镇,以猎户的身份长久住下。
按照东胜神洲的时间来算,如今已经是天武三十九年。
他以前翻阅的典籍,看到一位元婴散修曾经说过,历练红尘最好多看多想,时时刻刻总结。
于是乎,陈三石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把自己在凡俗的经历记录下来。
天武三十九年。
这一年,他在张家居住,每日除去上山狩猎之外,就是寻找僻静之地炼丹提升技艺,过得十分安宁。
安宁到陈三石一开始有些慌恐。
他太多年没休息过了,难免会感到不适应。
天武四十年。
饥荒才过,周边几个城池就又闹起瘟疫。
陈三石的法力没办法医治凡人,他能做的只有上山采药,然后送到各个医馆。
说起来,牯牛镇新开了一家医馆,里面来了一位绝美的女大夫。
这名女大夫.
似乎是佛门圣女妙昙。
看样子,她也是来渡红尘劫的。
陈三石不知道妙昙有没有认出自己,总之他们并没有互相出手,暂时相安无事。
这一年,大齐叛军四起,各地陷入战乱,于是朝廷再度加税收,让贫病交加的百姓雪上加霜。
天武四十一年。
张家出事了。
千户张威因为不愿意和新来的知府同流合污,被随便按了个罪名,罢官免职,险些发配充军。
老大张平再次背井离乡,前往赶考。
老二张安不知道从哪里捡来一套烂大街的符传承和一些灵石,他又恰好资质惊人,学会了如何使用符。
于是,他借此开始当起了神棍,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聚集起大量信徒。
老三才参军不久,就因为父亲的事情遭到连累排挤。
这一年,大齐战乱加剧。
他们所在位置周边数府之地,都陷入到混战当中。
牯牛镇的赋税变得更重,同时开始抓壮丁充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