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九章 齐聚京师 (第1/2页)
周王府在内城西侧,附近基本上都是各路藩王在京的王府。
藩王们得封封地之后都会被赶出京城去就番,近些年来,也就只有当今皇帝,前郕王,都有封地了,却还被留在京城。
不过,这也算不上啥好事。
距离周王府不远的一座府里,门上挂着黔国公的牌匾,里面就住着黔国公沐斌,自他继位,他就一直留在京城,偶尔会受命回云南抚恤将士和百姓。
他名为黔国公,实际上,沐家一直拿的是郡王的待遇。
他爹、他祖父,死后都被封王,没有意外,他也会。
藩王们嘴上不说,心里都知道,沐斌留在京城,除了皇帝爱重外,他的另一个作用是牵制云南沐府。
毕竟,自先帝开始,云南就一直在用兵,几十万兵力源源不断的投入,京城得有个让皇帝放心的人质在。
相比之下,其余没有兵权的藩王就要自在多了,一到京城就开始互相串门。
都是好多年不见的亲戚了,即便血缘隔了几代。
周王的门庭尤其热闹。
因为大家都知道,周王跟国师有旧,且关系还不错,好几次,国师有事,周王就跟有病一样帮她上折子。
鲁王此时就直接问周王:“周王,你莫不是拿了国师的什么好处?她是道医,你们周王府又擅医药,莫非,她手上真有延年益寿不老丹,给了你?”
周王脸色巨变,连忙摇手:“鲁王,你可不能胡说,这世上哪有什么不老丹?医药的确可以延年益寿,但我从未听说过不老丹。生老病死乃世间常道……”
“这话也就骗骗外面无知的百姓,”鲁王打断他道:“真是世间常道,道士们怎么会修真以求长生?她潘筠练什么道,凭甚成为国师?”
其实到现在,鲁王都不知道潘筠是凭什么成为国师的。
“真是奇了怪,潘筠既不教陛下修炼,也不给陛下炼丹长生,陛下凭什么立她为国师?就因为她跟着去了一趟大同,把先帝的尸首从敌军中抢回来?”
秦王人在西安,当时西安有大军被调往大同支援,他知道得更多一些,闻言冷笑连连:“这位国师利害着呢,她虽然不给陛下炼丹长生,本事却不浅,不然,那些文臣武将怎么会一个都不反对?”
他意味深长的道:“那是因为他们都见过她的真本事。”
藩王们一想,还真是,王振把持朝政时,年年有不怕死的文官上书弹劾,武将们私下里也没少骂那阉狗。
潘筠一上位就是国师,又是道士出身,按说更会被反对才是。
新帝登基,地位不稳,此时不反对,何时再反?
可自她被封为国师,朝中竟然没有一封弹劾折子,军中将士谈及她,更是钦佩不已。
秦王目光扫过一众亲戚,别人不知道,他却是知道的,潘筠于万军之中取回先帝尸首,使大明不受制于瓦剌,仅此一事她便受三军敬仰。
就不知道那些文臣为何一直隐忍不发。
秦王垂下眼眸,思索片刻后看向周王,笑道:“周王,你和国师交好,难得上京来,不当请宴国师吗?”
周王本来有这个打算的,但秦王一说,他就不打算请了,他推辞道:“我与国师只幼时见过一面,多年过去,哪还有什么交情?之前种种只对事不对人。”
秦王讥笑:“国师为父平冤时被关诏狱,周王那时上书也是对事不对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