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七章 话分两面 (第2/2页)
王璁顾虑的没错,开矿这事的确做不长久,幸亏他把重心放在海贸上。
不过,他估计也没想到,朝廷会这么快卸磨杀驴吧?
念头闪过,潘筠冲匡平笑了笑道:“匡大人,贫道是个忠君爱国的良民,若这是朝廷的意思,在下自然听从,商量个时间,我将我的人手全都撤出银山。”
匡平眉眼直跳,连忙道:“不如问问他们是否愿意留下开采……”
“他们不会愿意,我也不会把人留下的,”潘筠打断他的话:“为免有偷矿之嫌,我带来的人,我都会带走。”
匡平张了张嘴巴,直觉不好。
潘筠要是把她的人都撤走,他们还能瞒得住益田家吗?
而且,就靠朝廷的这点人手,银山的安全也是问题。
匡平心中直骂娘,他就说太快了,起码得再等几年,等朝廷的势力在这块地方组建起来再提,贾聪非催着他现在来办。
果然,阉人就是目光短浅,难以共谋。
匡平虽然被排挤到这里来,但并不是傻子,感觉到潘筠有些生气了,那她的反击当不止于此,略一思索就探问道:“那其余的矿井……”
潘筠笑吟吟的反问:“那与我何干呢?”
匡平心都凉了,她在这一片最有威望,她要是不开口,朝廷军很难将那些私矿收回来。
匡平垂下眼眸,几乎是乞求道:“潘道长,您当初能将银山进献给陛下,可见大义,如今银山正是要紧的时候,若耽于内斗,岂不白费了您当初的一番苦心?”
他低声道:“我们这都是忠君之举。”
潘筠幽幽地道:“国君,国在君前,匡大人应该知道,王小井是我同乡,他们之前出事,便是因为私矿转公矿,说句心里话,我并不赞成私采,甚至是厌恶私矿。这是窃取国财。”
匡平连连称“是”,大喜道:“我亦如此以为,那……”
“可是,王小井他们会造反,却是朝廷接手矿山之后,对于他们起事一事,我也说句心里话,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匡平张大了嘴巴。
潘筠冷哼一声道:“匡大人怎知,朝廷军全部接手银山之后,不会重蹈宋大林、邓茂七复辙呢?”
匡平想到正在矿区里吆五喝六的太监贾聪,默默地不吭声。
即便没有太监贾聪,也会有大人方聪,权贵赵聪,甚至宗亲朱聪。
潘筠低声道:“我从前常常不服气,觉得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怎会有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这样的话出来?
可现在我明白了,银山若想顺利开采,缺了我可以,但朝廷军和民间势力,缺一不可。”
潘筠幽幽道:“国在君前,民在国前,不管来倭多少人,只要他们还有家人在大明,开采出来的白银不管是运往哪里,最后的资源都是回归大明,这就是利民利国。
利民利国者必定利君,而利君却未必利国利民。”
匡平当然懂,他心绪起伏,老半天才艰涩的道:“但朝廷的命令……”
潘筠没好气的道:“隔着一片大海,每年都会有台风,三五个月才联系上不是很正常的事吗?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嗯,您也可以受,但人手有限,您就是赶不走私矿主,您能怎么办?朝廷再换个人来?”
匡平眼睛一亮,朝廷要是真换人来,他倒求之不得了。
虽然现在担着肥差,但他自己不是贪赃枉法之人,干不来那事,就是干了,人在倭国,家小全在大明,他又窝在深山老林里炼银,没处送,没处花,有什么用?
匡平眼珠子一转,更不想潘筠带着人走了,当即起身道:“潘道长,您今天就当我没来过。”
潘筠冲他挥手。
等匡平离开,宋大林从一棵树后转出来,一脸不可置信:“这就完了?”
潘筠瞥了他一眼道:“你还想怎样?”
“不是,他不争取争取吗?”宋大林道:“你没来之前,朝廷军那架势,大有强制收了我们矿井和炼银坊的意思,我们差点打起来。”
“有匡平和那几个锦衣卫在,这架打不起来,”潘筠想了想,哼了一声:“王振不知道打哪儿派了一个蠢货过来。内侍的政治业务能力还是不行,论政治眼光,还得看文武大臣们。”
宋大林有听没有懂。
潘筠也不指望他懂,挥手道:“现在这银山上开采的私矿井,加起来比朝廷军开的还多,势力也比他们大,匡平要是聪明,就不会现在动手,我估摸,再开一两年问题不大。”
宋大林:“那两年之后呢?”
“两年之后王璁在海贸上也站稳脚跟了,你们到时候跟他跑船,你们不是已经抽了二十多人跟他跑船了吗?”潘筠道:“你在这儿也机灵点儿,别总跟官兵硬碰硬,平时多留意,一旦朝廷增派的人手超过所有私矿工,你们就利落收拾包袱走人。”
宋大林张大了嘴巴:“就,就这么走?”
潘筠横了他一眼:“天涯何处无财路,何必单恋一山矿?”
潘筠指点他道:“这山本来就送给皇帝了,我们现在在偷皇帝的钱,懂不?”
宋大林心理一下平衡了,他咽了咽口水:“他们都说潘道长你是个好人。”
潘筠点头:“他们说的没错,我是好人。”
宋大林:“……您还说您是忠君的良民。”
潘筠:“有什么问题?”
“可您刚才说我们在偷皇帝的钱。”
“嘘——”潘筠低声道:“这事心里知道就行,不要说出口。”
宋大林:“若一定有人要说出口呢?”
“我们分明是在帮助陛下和朝廷守护银山,毕竟是异国他乡,最大的敌人在外面,”潘筠义正言辞:“此时当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我们背井离乡来此守护银矿,怎能叫偷呢?只不过是取点报酬,毕竟我们是人,也是要吃喝拉撒的。”
宋大林恍然大悟,表示学到了。
潘筠笑吟吟的,欣慰的拍了拍他:“好好学,以后都用得上,大丈夫当能屈能伸,能进能退,不管进退都要果断。”
宋大林若有所思,表示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