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六章 杀人去! (第1/2页)
章武十年秋天,离今年的万寿节,只剩下一个月不到的时间了,也就是说,距离去年皇帝遇刺事件,已经过去了接近一整年时间。
一直到这个时候,这桩案子,终于有了阶段性的成果。
大朝会的前一天,甘露殿里,两位宰相都跪在皇帝陛下面前,低头行礼,行礼之后,许相公对着天子欠身道:“陛下,臣奉命主事去岁万寿节谋刺大案,经过数月追查审讯,又跟杜相以及三法司官员一同商议了数日,现已经拟出结果,请陛下圣裁。”
此时,皇帝陛下已经两个多月,未曾出去走动过,接见大臣的次数也远不如从前,甚至几次朝会,都是草草结束,显得兴致缺缺。
听到了许昂的话之后,他才抬头看了看许相公,开口说道:“起来罢,起来罢。”
“都是老伙计了。”
皇帝陛下看了看两个人,叹了口气:“跪个什么?”
从前,这些老臣私下里见到李云,绝大多数都是不跪的,李云也从来没有要求他们非要下跪不可,甚至杜谦在私下里见到李云的时候,二人更像是朋友的身份。
只有人多的时候才是君臣。
但是从捕获武逆以来,天子的心情一直不怎么好,这一点朝中臣子都能够感受得到,几位相公更是感知明显,因此此时在天子面前,都拘谨了许多。
等到两个人站起来之后,李皇帝才看了看许昂,缓缓说道:“许兄大概说一说罢,你们送来的文书太多,我懒得看了。”
这几天,案子即将“结案”,三法司以及中书两位宰相,给李云这里送来了数十份文书,而且每一份都很厚,可以说是非常详尽了。
即便是勤政的李皇帝,这会儿也没有精力自己一点一点细看。
“是,那臣就简单说一说。”
许昂微微低头道:“九司捉拿的逆贼武珩,以及其家里人,共一十七位,如果算上他的下属以及门生,统共是五十余人,这些人臣等拟定的结果是…”
他抬头看了看李云,低头道:“夷三族。”
皇帝陛下闻言,睁开了眼睛,皱眉道:“那岂不是武元佑兄弟两家,都要被杀?”
夷三族,是父族母族妻族,其实跟诛九族是一回事,武元佑是武珩的堂侄,也会被株连其中。
许望低头道:“陈留王是本朝宾客,可以免罪,天顺候一家乃是前朝帝室,也可以陛下下诏特赦。”
皇帝陛下沉默了片刻,眯了眯眼睛,轻声道:“除武氏族人之外,其余诛一族算了。”
“至于武家人,武元佑兄弟两家可以免罪,其余武家人,俱皆是谋逆大罪。”
朝廷里,除了武家兄弟,其实没有什么武家人了,李皇帝这句话的意思是,从今天开始,各地衙门如果抓到了武家余孽,直接就是死罪。
而且谁跟他们勾连,谁就是死罪。
至于对其他同案犯的夷三族改为诛本族,倒不是李皇帝心慈手软了,只是毕竟三观不同。
这种莫名的,大范围的株连,在李云看来,是不合适,不合理的。
说到这里,皇帝陛下继续说道:“三族五代之内,不得科考,不得入仕。”
许相公回头看了看杜谦,见杜谦没有说话,他才低头道:“陛下仁德。”
许相公顿了顿,又说到:“朝廷里,有直接参与本案的官员,也是按照谋逆大罪定罪,夷三族,与武逆有联系,但没有参与谋刺的,定为满门抄斩。”
所谓满门抄斩,就是到年纪的男丁统统杀了,女眷充教坊司,未成年的男丁则是流放。
许望顿了顿,又说到:“还有,与武逆有联系,但不知对方是逆贼的,臣等商议过,罢官夺职,抄家流放。”
“其余,则是与武逆有间接联系,但是也不知情的,则由吏部酌情处理。”
听到最后一句话,李皇帝挑了挑眉头。
吏部酌情处理这一句话,就可以把所有涉案人员统统拿捏,到时候皇帝陛下用新血液替换掉旧血液的目标,也可以得以实现。
李皇帝看了看许望,问道:“一共多少人?”
许昂连忙说道:“臣粗略统计过,斩首千余人,流放也有数百。”
皇帝陛下闻言,挑了挑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