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2章 大胆尝试 (第2/2页)
罗阳先起了一个高调,随后继续道:“等到第一只基金产品兑现收益后,这只产品肯定会成为灰犀牛资本的明星产品,所以组织发售第二批产品应该问题不大,但是这次不再做短期产品了,而且募集资金的规模也可以适当放大一些。”
“董事长,只要咱们这只产品在12月中旬顺利兑现,肯定会成为魔都投资理财市场里的明星产品。”
赵鹏程附和了一句之后随即询问实际的问题:“如果再次对外募集资金的话,我相信翻个三五倍的问题不大,只是您打算将产品周期定为几年,基金规模多大?每年投资回报率是多少?”
“产品周期在3~5年之间,资金规模嘛.5亿米元以上,多多益善。”
罗阳将自己心里的想法说了出来:“至于每年的投资回报率.大概在15%~20%左右。”
“这么高?”
坐在一旁的楚靖突然惊讶的叫出声来。
随后就迎来了罗阳和赵鹏程的目光,吓的她立即掩住了自己的嘴。
“很高吗?”
罗阳笑眯眯的看着楚靖:“别掩着嘴了,说说你心里的想法,为什么会认为很高的。”
感觉这话不像是在开玩笑,楚靖随即开始组织语言。
“老板,您可能不怎么去银行柜台。”
她刚开始发言的时候,声音不是很大,气势也弱弱的:“一般储户去银行办理存取业务的时候,就会有银行工作人员向他们推荐理财产品,这些理财产品最低半年周期,长一点的3~5年,收益也根据时间长短挂钩,可是这些理财产品能给出的最高收益也就4%~5%的年化收益,而且其中大部分产品是不保底的。”
“你说的不保底就是风险比较大的理财产品,是吧?”
“是的,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楚靖点头道:“这类理财产品有可能亏损,有些甚至属于你想别人利息,别人想你老本的那种高风险投资。”
其实不用她讲这么详细,罗阳知道这类理财产品。
前些日子,傅彬和卫朝平就想要通过灰犀牛资本发售两只基金产品,年化收益能给出10%~12%。
但是灰犀牛实际上是拿不到这么多收益的,因为银行和监管等中间机构要收取手续费和中介费,砍去这些之后,剩余的就将产品打包放到银行柜台对外发售,这些基于地产公司项目的理财产品包的收益就只有4%~5%左右了。
这种产品相对还比较安全,因为像三泰和阳光这样的地产公司还比较健康,而且这两年里的地产市场行情比较好,所以项目收益还是有保障的。
危险性比较大的就是那种过桥资金做成的资产包。
在地产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有些中小型地产公司的项目陷入资金链短缺困境,为了不让自己破产,就会从市场上找利息高达15%~18%,甚至更高的利息的资金。
借出资金的公司要收取一笔不低的利息,担保机构要收取一笔担保金,银行和监管机构要收取一笔手续费,介绍人要收取一笔中介费
这么高的利息,七七八八下来,剩余的打包成理财产品对外发售。
项目风险很高,一旦熬不过去,公司破产或者项目烂尾,这个理财产品就连本带利收不回来。
借出资金的公司还能拿到这个项目的土地,但是购买这个理财产品的客户则血亏,有可能本钱都收不回来。
“抛开银行柜台发售的理财产品,即便是银行内部推荐的优质理财产品,年化收益一般也不会超过10%。”
楚靖说着说着就流畅起来:“至于现在魔都市面上公开发售的基金产品,公募的收益就不要说了,私募基金产品的年化收益说起来要到20%以上才算高,可是但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有近十年业绩更新记录的私募基金共90只,这90只产品的近十年平均收益为177.36%,折算成平均年化收益约为9.81%,也就是说有将近80%以上的私募基金达不到这个标准,有一半以上的私募基金产品年化收益连10%都不到。”
罗阳从自己秘书脸上看到了光彩。
“原来楚主任也十分关注金融市场信息收集。”
赵鹏程先是小小夸了楚靖一句,随后看向罗阳道:“董事长,楚主任说的没错,灰犀牛也有这方面的汇总数据,现在魔都市面上的私募基金产品大多做不到这么高的年化收益,但是”
“但是还有做到的,是吧?”
罗阳知道赵鹏程留半句是因为什么,于是接过话头道:“咱们第一只私募基金产品就做到了半年50%的收益率,算是打出了名气,所以这只产品必须要维护好品牌效应。”
楚靖欲言又止。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也知道你是为了公司利益考虑,这一点要表扬。”
罗阳对着楚靖笑了笑,随后很肯定的道:“但是你要对灰犀牛有信心,对我有信心,这只私募性质的基金产品真实年化收益绝对可以做到50%以上,甚至更高。”
之前就有过交代,这只私募基金产品是打算投资米股,而且是定向科技股。
未来十年里,米股一直保持着高增长态势,尤其是科技股里的几个龙头股,增长率吓死人。
比如英伟达,十年增长率10519%,AMD十年增长率4342%,特斯拉十年增长率2756%, Netflix十年增长率1010%, Meta十年增长率985%,苹果十年增长率984%,微软低一点,十年增长率也达到了 846%。
就算不用配资的手段,正常买入这些股票,每年的投资回报率也不会低于100%。
给客户每年15%~20%的收益又算什么?
这点付出,对于灰犀牛的收益而言,约等于白嫖。
罗阳的话都说到这种程度了,楚靖自然不好再提什么反对意见。
“另外就是再发售一只新的基金产品,周期大约也在3~5年左右,规模大概30个亿本币的样子。”
这次是为了恒瑞医药的事情,前期打算炒股炒成股东。
罗阳终究是相信了宋琬一回。
同时也是他尝试相信职业经理人,跨出脱离自己先知范畴,相信专业人员分析的第一步。
结果是好是坏,直接影响到罗阳今后的行事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