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章一切解释权归老板 (第2/2页)
宋琬在鲲鹏科技和灰犀牛里各占了5%的股份,作为集团副总裁,肯定也要享受股权激励,她一定是要在董事局里占据一席之地的。
余海平,等到新的集团架构调整到位,罗阳就会提拔他担任集团副总裁的职位,肯定也要安排进董事局。
安颖现在是罗生堂的执行总裁,按照原先的计划,罗阳是打算在卖掉柠檬CC的同时组建新的食品公司,然后让她在新公司里占5%的股份,以这个身份进入董事局。
现在因为调研小组不建议让江小白的乔世安进董事局,安颖就要以另外一层身份进董事局了。
升职集团副总裁,兼任罗生堂、新组建食品企业执行总裁、分管拼夕夕、C站这两家公司,有了这些身份和位置,再安排进董事局就没什么异议了。
另外再加一个担任董事局秘书的温婉进董事局,这样就妥当了。
“关于董事局成员的建议,我觉得不错。”
想明白这些的罗阳回过神来,看着孙德祥道:“你继续。”
“集团公司现在的架构比较简单,就是从低到高,按照P0~P11进行分层,完全不能体现出职能差异来。”
孙德祥继续往下解说道:“我们拿出来的是目前国际上比较通用的方案,算是一套双序列职业发展体系,与之对应的,公司里所有人都能在这套序列里找到相应的位置。”
罗阳不出声,一边看着装订资料里的文字描述,一边倾听对方的解说。
“一套体系是专家路线,我们称之为P序列,也就是技术岗,程序员,工程师,某一专业领域的人才,当前国际上大多企业的普遍分级一般是14级,也就是从P0~P14。”
孙德祥看着笔记本电脑上的文档,不紧不慢的说道:“另一套体系是M路线——即管理者路线,俗称管理岗,当前国际上大多企业设置的M序列一般从M1~M10”
这些内容,罗阳脑子里有印象,所以听起来不觉得陌生和新鲜。
甚至接受的比较快。
“具体对照分析来看,刚入职的应届毕业生就要给与P4级别,工作1~3年左右,按照实际能力以及贡献,最高可以升职到P6级别,这是工程师范畴,P4就是初级工程师,P5就是中级工程师,P6就是高级工程师.”
孙德祥一板一眼的描述道:“再往上的P7级别就是专家了,P8是高级专家,P9是资深专家,P10就是研究员,P11相当于高级研究员,P12资深研究员,P13要算科学家了,最高的P14就是资深科学家。”
说到这里的时候,他顿了顿。
“董事长,在您的产业里,有几家可能要高配到P13,甚至P14级别的。”
“新能源动力电池、光帆风能和鲲鹏科技?”
罗阳想了想之后道:“能到P13,应该到不了P14,那得是国宝级别的科学家了,研究的应该是源头上的科技,我名下的产业里大多是应用.”
孙德祥想了想之后也点头承认。
的确,哪怕罗阳造手机,都用不到P14级别的资深科学家,除非他造光刻机,或者解决应用软件系统的源头。
“刚才是我把话题岔开了。”
罗阳说完之后笑了笑:“你就当是听听,别受影响,继续往下说。”
“.在这个体系里,每个人的晋升条件都要有依据,工作年限、等级停留年限、负责业务核心程度、是否对公司项目有重大贡献,人力部门要有系统性的考核标准!”
孙德祥也笑了笑,随后继续道:“我们方案里已经给出了一套人力考核标准体系,公司可以直接套用,当然,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公司现实情况进行调整,最终形成自己的特色。”
管理这玩意,并不是死搬教条。
很多公司的管理往往就带着领导的个人风格,有的领导和风细雨,管理上就人性化一点,有的领导像灭绝师太一样,那就不要指望考核标准会温柔。
灵石宫集团将来下属这么多分公司,每个公司的领导都会有自己独特的管理风格。
要是都沿用他们调研小组给出的模版体系,迟早出问题。
罗阳也是比较认可他的这套说法。
“.至于M路线,M1就是主管,M2就是经理,M3就是资深经理,M4就是总监,M5就是资深总监。”
因为罗阳时不时的插话,孙德祥不得不加快了汇报速度:“M6对应副总裁,M7对应资深副总裁,M8对应执行总监,M9对应副董事长,M10就是董事长了”
这份体系里,薪酬制度的等级划分分的很清楚,每个人的薪资岗位和晋升条件也说的明明白白。
比如罗阳,就是M10序列,至于P序列,他可能算不上。
但是他名下的产业里,不少都是高新产业,比如鲲鹏科技、光帆风能,将来的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等产业,都会出现双序列员工。
“我插一句。”
当孙德祥说到这里的时候,罗阳打断了一下。
“如果是双序列员工,薪酬是不是要给两份?”
“不是这样的。”
孙德祥立刻解释道:“在高管层,很多在入职的时候直接按照市场水准谈了年薪标准,还有就是奖金、股权激励的内容,他们不存在发两份工资的情况。”
这些内容,装订的方案里就没有写进去。
“在基层和中低管理层,就要看他主要从事的工作。”
孙德祥进一步解说道:“如果偏向于管理,技术岗位就要按照国家标准给津贴;如果偏向于技术研发,管理岗位只给补贴和项目奖金.当然,具体的标准还要看企业,也就是罗总您这边的意见。”
为什么没有写进去?
对于老板来说,当然要节约成本。
难道要孙德祥他们给罗阳建议,多给员工发工资,发双份工资?
即便心里想,也没这么干的。
所以他们就没把具体内容写进方案里,只是口头解释给罗阳听,还附加了一切解释权归老板。
罗阳听完就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