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7章 太变态了! (第2/2页)
她们都还在衣兜里揣了棉质线手套,是薄款的,方便握工具又不磨手。
她们收拾收拾好自己的床铺,洗脸刷牙,之后前往食堂去吃饭。
现在已经快六点半了,天色灰蒙蒙的。
不少人都拿着饭盒往食堂走。
早餐依旧十分简单,有小米稀粥、油饼,还有一些小菜。
不难吃,但多么美味也谈不上。
好在量大,随便吃。
苏醒炫了好几碗小米粥,好几张油饼,终于吃饱了,拿了一张纸巾,斯文优雅地擦了擦嘴。
七点钟,学生们集合。
老师又强调了几条注意事项。
之后带着大家上了巴士车。
生活基地距离他们要去的猫儿岭古墓群还有几公里的潞,不算远,就几分钟的车程。
猫儿岭墓群是在1971年被发现的,当时在晋省锦纶厂建设工地,晋省文物工作委员会钻探出古墓100余座,并发掘了其中7座秦至汉初墓葬。
1984年至2001年,晋省考古研究所等又陆续对猫儿岭墓群进行发掘,共清理战国至明清墓葬3200余座,出土文物7000余件。
去年,为配合羊毫街小学新址的建设,晋省考古研究所发掘清理战国、汉、宋金、明清时期墓葬34座和明清时期砖瓦窑一座。
今年,为更好地解决城市建设与猫儿岭墓群保护的问题,晋中市人民政府又委托考古研究所、京大文博学院等相关单位,启动了猫儿岭墓群文物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
没过多久,车子到了地方。
京大的师生们纷纷下车。
大家先到指定地点领取工具,然后他们每一组学生又被分给了不同的老师带。
和苏醒一组的成员都是她的同班同学,一个是班长孙鹏飞,还有一个叫孟起航的男生。
他们班就七个人,两个女生,被分到了不同的组。
带他们这组学生的老师是研究所的两位研究员,一个姓高,一个姓纪。
前几天都是一些基础的活计,都是这两位老师带他们。
当然胡教授等几个京大的老师,也会在现场给予学生指导和讲学。
高老师跟三个小菜鸟讲了今天的任务后,又强调道:“今天他们就先练‘刮面’,把10号探方的表土刮成水平层,每刮5厘米就记录一次土层颜色、质地——别觉得简单,猫儿岭的黄土层里混着砂粒,稍不注意就会刮出坑。”
苏醒等三个小菜鸟如啄米般,认真点头。
---
PS:大家点点【为爱发电】吧,一个账号可以点三次,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