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术式与基石 (第1/2页)
这就是……中阶灵魂学所抵达的境界。
训练场上,身上澎湃的灵魂能量波动逐渐平息的辛莱莱感受着灵魂空间内那跟法术模型有些相似,但又不尽相同的奇特术式结构,一时间甚至有种可以光凭灭魂凝视瞬杀非灵魂系的四阶霸主级单位的自信感。
灵魂学基石。
这便是中阶灵魂学跟进阶灵魂学之间最大的区别。
作为超凡知识,无论是灵魂学还是炼金学,其想要发挥出对应的用处的话,就必不可少的得涉及到类似于术式构成、超凡能量调用……等等之类的事物。
而许多契约者眼中所谓的智力属性能按一定比例对药剂学、封印学……等等副职业产生增益,实际上指的就是这一过程。
甚至严格来讲,所谓的智力属性增益比例本身其实是一个错误的说法,真正产生增益效果的,应该是自身的精神能量才对,只不过精神力这项属性对大部分非术法系的契约者而言都属于无法看到精确数值的隐藏属性,因此才用跟精神力关联性较强的智力属性来代替描述。
至于精神力对术式构成的增益原理,这个反而没什么好说的,精神力强度越高,其产生的精神能够构成的术式强度也就越高,这跟他们方法术释放是一个道理。
而既然超凡知识的术式构成会受到精神力强度的影响,理论上来讲,随着他们精神力强度的变化,他们的灵魂学跟炼金学效果应该会不断增强才对。
但事实上,只要回顾一遍他们在初级灵魂学时期的经历的话,就会发现他们整个初级灵魂学时期根本就不存在什么灵魂学产物强度随精神力增强而变化的迹象。
这当然不是他们的灵魂学出岔子或者他们认知有误之类的,而是一代代灵魂系的强者们有意设置的门槛。
作为一门更倾向于超凡本身的知识体系,灵魂学虽然对实力的提升要比炼金学这些知识体系明显上不少,但相对的,其使用风险也要比炼金生物学跟封印学这些更倾向于纯知识侧的知识体系大得多。
因此,为了保证初学者不会乱来,一代代灵魂系强者们在不断推演完善后,终于想出了‘通用型灵魂学基石’这个方法。
顺带一提,关于‘灵魂学基石’这个概念,虽然前面的‘灵魂学’三字是灵魂体系独有的内容,但后面的‘基石’二字却并非灵魂体系专属。
更准确来说,只要是涉及到了术式构成的体系,其必然就绕不开‘术式基石’这个概念。
至于其具体是什么,真要形容的话,大概就相当于以自身的精神能量,结合对应体系的相关知识,在精神空间或灵魂空间中构建出一个能够适用于当前体系全部术式的通用型模型出来。
同时,由于不同体系间的术式构成也大有不同,精神力强度对其整体的增益幅度也有所不同。
以他们的法术体系为例,作为完美契合精神能量性质的体系,他们每一点精神力强度的提升,都能100%地呈现在他们的‘法术基石’上,简单来讲,就是每提升1点精神力强度,他们的‘法术基石’强度也会提升上1点。
与此相反的,便是他们的‘炼金生物学基石’,由于其涉及到的那些术式很多时候是无法用纯粹的精神能够构筑而出的缘故,因此他们的‘炼金生物学基石’受精神力强度的影响也会弱上不少。
反应在数值上的话,便是他们每提升1点精神力强度,他们的‘炼金生物学基石’强度只会提升0.4点。
顺带一提,他们法术宗师被动中所谓的‘法术强度’,实际上指的就是他们的‘法术基石强度’,至于其跟他们法术造成的伤害的关联,计算起来其实是件挺麻烦的事情。
或者说,法术强度的提升并不会让他们的法术伤害直接发生变化,但却可以让他们构造出更高伤害法术出来。
用比较好理解的说法来描述的话,假设将构筑法术模型比作修建一栋建筑,那么法术强度便是这栋建筑可以使用的材料的强度,而法术的效果则是这座建筑的整体高度、重量、宽度、舒适度……等等结果性的东西。
要说没有足够高强度材料就必然无法盖出某个高度的建筑的话可能过于绝对,但高强度的材料对于建筑能够抵达的高度肯定是有极其明显的促进作用的。
就像火球术,在法术强度为10点时,他们或许只能构筑一个最多造成1000点伤害的火球术模型出来,但当法术强度为1000点时,他们却可以在不改变任何术式结构的前提下,构造出一个能轻松抗住10000点伤害带来的负荷的火球术模型。
当然,这只是个便于理解的比喻,实际由于法术强度提升带来的一系列因素的影响,许多法术其模型能够承受的法术强度都是有一个极限区间的。
以他们掌握的那些三阶大型魔法为例,即使未来他们到了五阶六阶,法术强度抵达了几千甚至上万点的高度了,他们也不可能让这些三阶大型魔法打出跟七八阶的大型魔法相媲美的威力。
因为其法术模型在设计上最多就只能承受住几百点法术强度所进行的构筑而已,如果硬要用更高的法术强度对其进行构筑的话,其下场大概就跟把跳蚤的细胞换成密度高上几十上百倍的金属细胞一样,最终结果只会是跳蚤因身体结构承受不住这种压力而被活活压垮,而不是跳得更高。
这也是为何他们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花上大量精力对他们自创的那些法术模型进行调整的缘故,因为如果不这么干的话,随着他们法术强度的提升,原有法术构造必然会因为无法匹配过高的法术强度而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至于为什么是他们自创的法术,而非那些从书上学来的大型魔法?
还是那句话,能像那样被记录在教科书上的法术,早就已经被前人完善到无法再进一步的地步了,动这些法术的难度,大概就跟动教材上的公式难度差不多。
要是觉得自己生活过得实在太如意的话倒是可以去试试,不然的话,还是老老实实照搬就好,毕竟人家老早就将你需要的东西全部完善好了,比如四阶的‘炽火烬灭’,如果嫌这玩意的法术模型扛不住更高的法术强度的话,那就老老实实按前人指示的去更换成五阶的‘炽炎烬灭’或六阶的‘炽焱烬天’。
至于那些非要不信邪的?那只能祈祷对方有着足以跟星界法术体系几个纪元下来积累的成果相抗衡的智慧了。
当然,这些内容有些扯远了,回到关于‘术式基石’的正题上,在清楚了‘术式基石’的具体概念后,那么对于灵魂系的强者们所谓的‘通用型灵魂学基石’就很好理解了。
简单来讲,就是过去的灵魂系强者们在深思熟虑后,意识到过早掌握会随自身精神力强度与灵魂强度不断变化的真正‘灵魂学基石’对初学者而言实在太过危险,因此共同研究出了一套能对整个灵魂体系生效、扩充性与通用性极强,且基础强度固定为50点的‘通用型灵魂学基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