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3章 准备抽水 (第2/2页)
小杨和小孙立刻带着证物赶往支队,技术科的工作人员早已做好准备,接过证物后迅速投入检测。“纤维样本初步判断为棉质,与死者身上的黑色外套材质一致,但需要进一步检测是否来自同一件衣物;金属碎屑是铁制,可能来自锄头或铁锹等农具;烟蒂上的唾液样本正在提取 DNA,预计 6 小时后出结果;塑料膜上的褐色污渍,经初步检测为机油,可能来自三轮车或农具。” 技术科负责人向两人汇报初步检测进展。
而此时,小王排除张老三嫌疑的消息也传到了支队。小杨和小孙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无奈 —— 刚缩小的嫌疑人范围又扩大了,唯一的好消息是,新发现的线索至少排除了 “嫌疑人无交通工具”“无掩埋工具” 的可能,为后续排查提供了方向。
下午 3 点,两人再次返回玉米地现场,对新发现线索的位置进行二次标记,并用警戒线将树林、灌溉渠等关键区域也封锁起来。“得安排人在这里值守,防止村民误入破坏痕迹。” 小杨对李明说,“另外,灌溉渠需要抽干水仔细排查,说不定还能找到作案工具,比如掩埋尸体用的铁锹,或者嫌疑人丢弃的其他物品。”
李明点头:“已经联系了市政部门,明天一早来抽渠水。今天先到这里,你们回去盯紧技术科的检测结果,一有消息立即汇报。”
夕阳西下时,勘查队伍撤离了玉米地,只留下两名警员在警戒线旁值守。小杨和小孙坐在警车里,看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田野,心里清楚,这些看似零散的线索,很可能就是解开案件的关键 —— 但在化验结果出来之前,所有推测都只是猜想,死者身份的谜团、嫌疑人的踪迹,仍隐藏在迷雾中。
“希望烟蒂的 DNA 能有突破,” 小孙靠在椅背上,疲惫地说,“不然这么多三轮车,排查到什么时候都不知道。” 小杨看着手里的纤维样本袋,轻声回应:“别急,至少我们离真相又近了一步。只要化验结果出来,总能找到关联,死者也不能一直无名无姓地躺在那里。”
警车驶离乡间小路,朝着市区方向行驶。车窗外的田野渐渐被夜色笼罩,只有远处村庄的灯光零星闪烁。技术科的检测还在继续,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仍在刑侦支队的实验室里悄然进行 —— 每个人都在期待,这些小小的样本,能带来案件侦破的关键转机。
刑侦支队解剖室的恒温系统稳定在 18℃,比常规解剖温度低 2℃—— 这是张林特意调整的,为了减缓腐烂尸体的腐败进程,尽可能保留更多检测线索。晚上 8 点,载着尸体的冷藏车缓缓驶入解剖室外的通道,两名工作人员穿着防护服,小心翼翼地将尸体抬到解剖台上。尸体被厚重的密封袋包裹着,即使隔着袋子,仍能隐约闻到腐败产生的恶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