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1章 死者身份线索 (第2/2页)
“把解剖报告整理好,明天一早交给李队,” 张林对林晓说,“重点标注死亡时间、致伤工具特征及打火机的细节,这些是接下来侦查工作的核心方向。另外,提醒技术科优先检测尼龙纤维成分和胃内容物毒物,我们需要尽快排除药物介入的可能,确认凶手的作案手法。”
当尸体被重新推入防腐转运箱时,解剖室的时钟已指向凌晨 1 点。张林走到窗边,看着远处刑侦支队办公楼亮着的灯光,想起下水道井口那具蜷缩的尸体,心里默默说道:“不管你是谁,我们一定会找到凶手,给你一个交代。” 夜色深沉,解剖室的灯光依旧明亮,这份承载着真相的解剖报告,即将成为警方追查凶手、还原案件的重要依据,而隐藏在下水道淤泥中的罪恶,也终将在科学与正义的交织下,被彻底揭开。
夜幕降临时,解放西路的警戒线已撤去大半,仅留下两名警员在下水道井口旁值守。小周带着队员小赵、小孙,拿着死者的外貌特征和衣物照片,开始走访周边的居民小区和社区服务中心 —— 按照李明的部署,在法医初步判定死亡时间后,必须通过走访确认死者身份,才能为后续侦查找到方向。
第一站是距离现场最近的 “幸福家园” 小区。小周走进小区值班室,值班保安老李正趴在桌上打盹,听到动静抬起头,看到警员证件后立刻清醒过来:“你们是为今天早上下水道的事来的吧?我早上听同事说了,太吓人了!”
“李师傅,您最近有没有见过这个特征的人?” 小周递过照片,上面标注着 “男性,25-35 岁,身高 178Cm,穿黑色棉混纺夹克、深色牛仔裤,左手指关节有老茧”。老李接过照片,眯着眼看了半天:“这特征太普通了,小区里好多年轻人都这打扮。不过……” 他突然停顿,“大概三天前,我晚上 10 点多值班,看到一个穿黑色夹克的男人在小区门口徘徊,好像在等人,手里还拿着个银色打火机,跟你们说的死者物品有点像。”
“他有没有进小区?或者您记得他的其他特征吗?比如发型、有没有纹身之类的?” 小赵追问。老李努力回忆:“没进小区,徘徊了大概 20 分钟就走了,发型是短发,没看到纹身,不过他走路有点跛,好像左腿不太方便。”
这个细节让小周眼前一亮 —— 法医在初步检查时提到,死者左腿膝关节有轻微变形,可能存在行走不便的情况。“您能确定他左腿跛吗?大概是哪一天晚上?” 小周追问,老李翻了翻值班记录:“就是 8 月 22 号晚上,我记得很清楚,那天我女儿生日,我还跟她视频来着。”
离开小区,三人前往社区服务中心。社区主任王芳听说来意后,立刻拿出近期的失踪人口登记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