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6章 交错的四条线索 (第1/2页)
小周立刻让小张调出李逵的详细信息和家属联系方式。“李逵,40 岁,离异,有一个儿子在外地读大学,父母健在,” 小张快速念着信息,“他在北山汽修厂工作了 8 年,技术很好,平时住在汽修厂的宿舍,很少回家。8 月 18 日下午 3 点,他给同事发微信说‘出去办点事,晚点回来’,之后就再也没联系上,手机一直关机,宿舍里的东西也没动过,家属担心他出事,就报了警。”
“赶紧联系李逵的家属,让他们来支队辨认尸体照片!” 小周当机立断,小张立刻拨通了李逵母亲的电话。电话那头,老人的声音带着哭腔:“警察同志,我儿子有消息了吗?我们找了他一天一夜,一点音讯都没有……” 当听到需要辨认尸体照片时,电话那头的哭声瞬间放大:“不…… 不会是我儿子吧?他昨天还好好的,怎么会……”
凌晨 5 点,李逵的父母和弟弟李达匆匆赶到刑侦支队。小周拿着死者的面部照片和衣着照片,小心翼翼地递到他们面前。李逵的母亲刚看了一眼照片,就崩溃地瘫坐在椅子上,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是…… 是我儿子!这衣服是我上个月给他买的,深蓝色的工装外套,他说干活穿耐脏……” 李逵的父亲也颤抖着点头,声音哽咽:“没错,是李逵,他的运动鞋是前阵子在镇上买的,白色帆布的,跟照片里的一模一样,鞋尖处还有他不小心蹭到的油漆印。”
为了进一步确认,小周安排技术人员提取李逵家属的 DNA 样本,与死者的 DNA 进行比对。在等待比对结果的同时,队员们继续深挖李逵的信息,很快又发现了另外 4 条可疑线索,与李逵的情况存在部分关联 ——
第一条线索:北山汽修厂的同事反映,李逵最近半个月情绪不太稳定,经常一个人发呆,还跟同事提过 “遇到个麻烦事,可能要出事”,但没具体说明是什么事;第二条线索:李逵的银行流水显示,8 月 17 日有一笔 2 万元的转账收入,转账方是一个未实名登记的虚拟账户,这笔钱在 8 月 18 日上午被全部提现;第三条线索:李逵的手机通话记录显示,8 月 18 日下午 2 点半,他曾与一个陌生号码通话 10 分钟,通话地点就在北山汽修厂附近;第四条线索:北山汽修厂附近的监控显示,8 月 18 日下午 3 点 10 分,李逵独自一人走出汽修厂,朝着北山废弃砖窑的方向走去,之后再没出现在监控里。
这四条线索与李逵的失踪、死者的情况相互印证,让他的嫌疑越来越大。队员小王分析:“李逵收到的 2 万元匿名转账很可疑,很可能是嫌疑人用金钱诱骗他去砖窑;他跟同事说的‘麻烦事’,说不定是发现了嫌疑人的秘密,遭到威胁;最后监控拍到他朝着砖窑方向走,说明他确实是主动前往砖窑,很可能是与嫌疑人约定在那里见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