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550章 第二个晁错?

第550章 第二个晁错?

  第550章 第二个晁错? (第2/2页)
  
  那等到六年后,才刚得封为太子储君,年仅六岁的皇长子,是真的会追究这发生在自己出生前后,甚至自己都还没出生时,发生在太子宫的肮脏之事的!
  
  因为按照如今汉室的运转逻辑,从当今刘荣继承皇位,搬出太子宫的那一瞬间开始,太子宫留下的,以及新增添的一切,就都归属下一位太子储君所有。
  
  所以,在太子宫出现问题时,哪怕下一位太子储君还没有获得敕封,亦或是没有长大——甚至于还没有出生,都不影响下一位储君,对太子宫中的一切事、物,乃至于人的归属权。
  
  或许有人要问了。
  
  这又怎样呢?
  
  这与眼下,诸子百家之间的学术纷争,转变为正对皇长子,亦或是太子储君的教导权,乃至于太子宫的争夺,又有什么关系呢?
  
  答案非常简单。
  
  ——在当今汉室,太子储君对太子宫的拥有权,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既不是财货,也不是权利。
  
  而是人!
  
  还是拿先帝年间的窦婴距离。
  
  在太宗皇帝驾崩、先帝即立,当今刘荣还没有获封为太子储君,还只是皇长子,且吴楚七国之乱还没爆发的间隙,窦婴一度接近成为太子詹事,即家令。
  
  那么,倘若在当时,窦婴真成了太子家令,那无论如何,后来得封为太子储君的刘荣,都要认窦婴为自己的太子宫属臣——而且是属臣之首!
  
  哪怕是在获封为太子储君当天,刘荣也要感谢窦婴:孤未得封为储的这几年,劳烦家令替孤掌管太子宫,实在是辛苦了。
  
  换而言之:哪怕皇长子才刚出生,当今刘荣还未敕封太子,且短时间内不可能册立储君,太子家令之位的争夺,也同样是有意义的。
  
  而且,不同于其他形式的‘押注太子’,争夺太子家令之位,算是最低风险的押注方式。
  
  因为无论将来,谁成为刘荣的太子储君——无论是今天出生的皇长子,还是未来必然出生的皇嫡长子,亦或是其他某位公子;
  
  无论谁做太子,只要他是太子,那就得认太子家令为自己的属臣!
  
  也就是说,在当下能成为太子家令的人,并非押注刘荣的某一位公子,去赌这位公子能不能成为储君。
  
  而是直接押注未来的太子!
  
  就像后世那句闻名遐迩的:我只想做县长夫人,谁做县长我不在乎一样。
  
  如今这个时间点的太子家令,基本也等于说:我只想做太子家令,谁做太子,我就是谁的家令。
  
  这样一来,问题就变得简单了。
  
  ——皇长子的出生,未必就让所有的学派,都对这位皇长子殿下有过度的关注;
  
  但毋庸置疑的是,皇长子的出生,提醒了所有的学派:新一轮的‘赌未来’‘押注太子’游戏,即将开始。
  
  其中,又尤以风险极低、回报极高的太子家令,最值得这些有志于成为汉家执政学派的学说争夺。
  
  要知道太宗皇帝年间,晁错就是先帝的太子家令!
  
  谁又不想成为第二个晁错?
  
  谁不想像当年的晁错那般,凭借太子家令的身份,一步步图谋‘太子师’的超然身份,而后潜移默化的影响太子储君,也就是未来的汉天子,从而打造出一个情感性亲近本学派的汉天子?
  
  明白了这些,再来看各学派的激烈反应,以及朝堂内外的暗流涌动,就没有丝毫值得奇怪的地方了。
  
  ——东宫窦老太后,再次盯上了太子家令的位置,自然是要为窦氏一族,谋求荣华富贵的进一步延续。
  
  栗太后同样在族人的提醒下,盯上了这个可以加快栗氏外戚登上历史舞台,成为汉家又一显赫外戚家族的要害位置。
  
  此外,朝中公卿百官,功侯贵戚,但凡是觉得自己有那个能力,且在刘荣心中有这份面子的,也都对这个足以使得自己,乃至家族显赫数十年的位置垂涎不已。
  
  至于各家学说、学派,自也不遑多让。
  
  ——黄老学淡退虽然已成定局,但必然不甘心。
  
  所以,黄老学打算通过东宫窦老太后这条线,来谋求太子家令之位,好为本学派续命。
  
  具体的操作模式也很简单:要么,让某个黄老俊杰和窦氏联姻,要么,让窦氏某位接触子弟治黄老,从而具备‘窦氏外戚+黄老士子’的双重身份,使窦氏一族和黄老学达成双赢。
  
  法家自然更不必多提——上一个太子家令影响学派命运的案例,便是法家‘现圣’晁错所为。
  
  开卷考试,答案就摆在那里,法家没道理不去抄。
  
  但不知是不是晁错‘似胜非败’的经历,让法家有所迟疑——在这次争夺中,法家明显少了几分底气。
  
  拿出的人选更是可怜——实在没合适的人了,只能把廷尉赵禹推了上来,并把雁门太守郅都当做了备选。
  
  只能说,晁错之后,法家虽然得到了仕汉的途径,但在朝堂层面,法家的力量还是太过于薄弱,着实有些‘人丁不兴旺’。
  
  法家有动作,儒家自然也不甘落后,有样学样,推出了一位又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博士,以及不下十指之数的年轻才俊,对太子家令之位势在必得。
  
  儒家的候选阵容更是堪称豪华。
  
  公孙弘!
  
  董仲舒!
  
  鲁申公!
  
  辕固生!
  
  颜回后嗣颜异!
  
  若非楚元王刘交早已薨故,怕是连这位《楚诗》流派代表人物,《元王诗》开山鼻祖,也要被儒家搬出来。
  
  儒家下了场,原本不打算掺和的墨家,也腼腆的跳了出来,向刘荣委婉表示:家令这种事,俺们墨家也不是干不了……
  
  这倒是不奇怪。
  
  儒墨世仇。
  
  双方之间,发生这种‘你要干什么,我就偏不让你干什么’的纯粹针对,实在是再正常不过。
  
  只是这样一来,朝堂内外公卿大臣、功侯贵戚,外加各自背后的学术背景……
  
  用后世那句流行语来说:皇长子的降生,让整个长安朝堂,都乱成了一锅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