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338章 验金石

第338章 验金石

  第338章 验金石 (第2/2页)
  
  然后再从南市——最好也还是找那些少府木工匠人,打一些精美的家具,把新房给布置好。
  
  到了婚宴那天,再从南市买些十几二十年陈酿的美酒,用于招待宾客……
  
  南市,大概就是这么一个定位。
  
  ——他们的目标客户群体,是刨除九成九底层民众之后,剩下的那极小一部分权贵。
  
  客流量很小,甚至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定制服务。
  
  但贸易量很大,无论是单价还是利润率,都远非其他三市可比。
  
  而且曾经的西市,还有一个即便是功侯贵戚,也要忌惮三分的商品门类。
  
  ——子钱!
  
  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高利贷。
  
  子钱子钱,就是把‘母钱’借出去,然后连本带利——连母钱带‘母钱生的子钱’一起收回来的行当。
  
  这一行,无论后世还是如今,无疑都是非大人脉、大背景所不能为。
  
  曾几何时,南市的子钱商人们,甚至能把业务范围推广到尚冠里,推广到那些垂名青史的功侯家族。
  
  如某家功侯出了变故,急需用钱啊,或是某位二世祖欠了赌债需要还之类,基本都是从南市的子钱商人手中借钱过桥。
  
  在四年前,还发生了一件让南市的子钱商人们名声大噪,甚至变得更加‘背景滔天’的大事。
  
  ——吴楚七国之乱起,中尉周亚夫被先孝景皇帝拜为太尉,率兵东出函谷,平定叛乱!
  
  为了不让周亚夫因军费问题而头疼,先孝景皇帝,以及当时的窦太后,给周亚夫分别赐下千金重赏。
  
  只是周亚夫那次出征,光是能独自领军的将军,就带了足足三十六位!
  
  三十六路大军,单就是用于笼络人心、犒赏不下所需,又何止千金?
  
  于是,先孝景皇帝和窦太后各赐下的千金——总计两千金,在周亚夫结束第一场战前动员会之后,就被那三十六位偏将军瓜分殆尽。
  
  然后周亚夫就傻眼了。
  
  ——我还没有上车啊!
  
  呃,不是……
  
  我也得要用钱啊!
  
  我也得带家兵家丁,乃至于乡亲旧部,并给他们配备武器、发放赏金啊!
  
  两千金,好歹给我留点儿啊!
  
  天子、太后的赏赐用完了,自己用钱又没有着落,万般无奈之下,周亚夫开始厚着脸皮,在尚冠里挨家挨户去借。
  
  结果自然是不言而喻——一枚四铢钱都没借到。
  
  一来,如今尚冠里的功侯家族,大都是三代,乃至四代侯在位。
  
  纨绔二世祖都有近半,便是还有一半正常人,也大都是含着金汤匙出身的二代、三代们;
  
  什么理财、积蓄——当年的封国产出够当年用,不需要再举外债,都已然是持家有道,简约质朴!
  
  再者,吴楚之乱爆发之初,其声势之浩大、兵峰之锐利,几乎是吓得全天下人都以为:在太宗皇帝自代地入继大统之后,汉家又要出现一位‘自吴地入继大统’的刘氏天子了。
  
  说白了,当时无论是功侯贵戚,还是朝中公卿百官,亦或是坊间百姓民,几乎都不觉得长安朝堂能赢下这场战争。
  
  对打赢都不抱太大希望,即便是有钱,也不可能借给周亚夫这个大概率会平叛失败的太尉了。
  
  于是,哪儿哪儿都借不到钱的周亚夫,最终无可奈何的找上了南市的子钱商人。
  
  要不说商人的嗅觉敏锐呢。
  
  ——长安子钱豪商无盐氏,二话不说就借出去千金,供周亚夫作为平叛军费!
  
  当时,整个长安城都觉得:无盐氏是个傻子。
  
  将千金——将近一成的家产,给周亚夫拿打水漂不说,还因此上了‘新帝’的清晰名单?
  
  无盐氏这商业眼光,怕是比窦老太后的眼神还差吧!
  
  最终的结果,却是让坊间内外大跌眼镜。
  
  ——周亚夫,还真就把来势汹汹的吴楚七国之乱给平了!
  
  非但平了,而且还是短短三月而平!
  
  至于无盐氏借出去那千金,也在战后,变成了连本带利的一万一千金,回到了无盐氏的怀抱。
  
  前后短短三个月,家赀累万万的无盐氏,便完成了家产翻翻的壮举!
  
  非但如此,无盐氏甚至还因此,而成为了臭名昭著的子钱商人中,唯一一家‘于国有功’的忠臣义士!
  
  便是那些欠了无盐氏钱,而且是利滚利欠了本金几十倍的人,也穷尽所能的凑来了钱,把无盐氏过往这些年的坏账给填上了。
  
  有那么一段时间,无盐氏甚至一度成为长安,乃至全天下人争相效仿的榜样!
  
  巅峰之时,甚至有人将无盐氏,同那位名垂青史的投资大师:秦相吕不韦相提并论。
  
  只可惜,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因吴楚七国之乱而财富翻倍、名声大噪,同时又享誉天下的无盐氏,很快就在之后,太子刘荣主粮价平抑事当中,成为了时太子储君、当今刘荣肃清‘逆贼’的典型。
  
  ——当时,刘荣通过往抛售粮食来压粮价,粮商们、功侯们则通过收购粮食,造成市场上粮食紧缺来哄抬粮价。
  
  而在这期间,无盐氏不知为何,竟是一夜之间失去了那敏锐的政治嗅觉,居然掺和到了这件事当中,为那些意图哄抬粮价的商人、公侯们,提供利率极低的短期借贷!
  
  若非刘荣早有准备,又打了敌对势力一个措手不及,外加窦太后、先孝景皇帝同时出手,说不定那一次,刘荣还真就会栽在无盐氏手中!
  
  被区区一家商人如此针对,刘荣自然也是不含糊;
  
  在后续,查办哄抬粮价的‘乱臣贼子’时,毫无心理负担的把无盐氏也给加了进去。
  
  至此,自太祖高皇帝年间便于长安发迹,并于吴楚之乱后名扬天下的‘义商’无盐氏,再出名后短短一年之内,便落得个身死族灭的下场。
  
  连带着子钱,即高利贷商人这一行,也成为了坊间公认‘太子很不喜欢’的行业之一,生意一落千丈。
  
  现如今,南市已经找不到子钱行的身影了。
  
  据说是当年无盐氏的事之后,子钱商人们都为了‘暂避太子之威’,暂时关闭了铺子。
  
  结果却是太子变监国太子,后又继位做了天子;
  
  子钱商人们自知‘翻盘无望’,便只得把铺子迁到了城外。
  
  ——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嘛!
  
  而槐市,便是这些从长安灰溜溜逃走的子钱商人们,最终在城郊选定的落脚之所……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