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0章 形势比人强 (第1/2页)
“平江侯不能领兵,那么谁能领兵?”
满朝文武对忠臣孝子怒目而视。
眼下究竟是西凉战事重要,还是争权夺利防备平江侯更重要?如此重要关头,不分轻重,堪称罪人!
一味的谄媚奉承,不顾大局,分明就是祸国殃民的贼子。
“自然,自然是兵部杨尚书。”
“荒谬!杨尚书身体一直未愈,你是想让杨大人送死吗?且,杨尚书从未去过西北,既不了解那边的军情民意,又不了解那边的地理天气。让一个两眼一抹黑的人去统帅大军,你究竟安的什么心?你是不是通敌,是不是西凉安插在大乾的奸细!”
“荒谬!我祖宗八辈都是大乾良民。你休要血口喷人。身为臣子,不为天子分忧,一意孤行,你们对得起天子吗?”
“我看你根本不是分忧,分明是意图蛊惑天子,毁灭大乾江山。”
两边人马立时就吵了起来,谁都不服谁,谁都有理由,谁都振振有词。既然言语说服不了对方,正好,略懂几招拳脚功夫。
就在金銮殿上,当着皇帝的面,朝臣们开启了一场全武行,鞋子与臭袜子齐飞,拳头跟脸颊亲密接触。
眼中的恨意,好似对方是自己的杀父杀母仇人,不共戴天。
场面失控,建始帝气得当场大骂,拂袖而去。
摆明了,他不满意朝臣的建议,以罢朝的办法逼迫政事堂妥协。
只要政事堂肯妥协,其余朝臣不足为虑。
但是他低估了政事堂的决心。
政事堂所有臣子,都不愿意背负抵御外敌不用心的骂名。可以苟且,可以妥协,可以让步,那是对内。
对外,政事堂必须成为最坚定的主战派。否则,在场有一个算一个,全都要挂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供后人唾骂。
谢长陵追求的是生前身后名,岂能背负苟且外敌的骂名。
万万不可!
他身为左相,百官之首表了态,其余官员也都纷纷表态,狠狠打回去。再次启用平江侯,搁置内部矛盾,一致对外。
政事堂统一了意见,后续只需要说服建始帝。
谢长陵拉着于照安,又让人去将还在养病的杨尚书抬进宫里,大家一起面圣,用事实说服固执的天子。
当建始帝亲眼看见病得要死不活,连路都走不了的杨尚书,心头顿时咯噔了一下。
“怎就病成这样了。爱卿的病,真就药石无效吗?”
“多谢陛下挂怀。太医说了,老臣的病只能靠养,或有好转的机会。老臣愧对陛下啊!老臣无能,西凉南下犯边,老臣却不能替陛下分忧,老臣该死!”杨尚书坐在凳子上,又是咳又是哭,老态龙钟,凄惨不已。
谢长陵陪着抹了两滴眼泪。
“陛下,为了剿灭逆贼楚王,杨大人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关键时刻,都是躺在病床上制作作战计划,靠着于相传达命令。这还是在南边,天气温暖,利于身体。西北干旱,风沙又大,杨大人这副身体,只怕撑不到目的地,就会……请陛下怜惜一二!”
左相都开口表态了,身为右相的于照安可不能当哑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