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大国院士 > 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尘降工程!

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尘降工程!

  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尘降工程! (第2/2页)
  
  不仅如此,这些降水降雪所吸附的大气尘埃还能够在火星的表面铺上一层更容易耕种,或者说更容易建立生态环境的土壤。
  
  毕竟相对比在坚硬的岩石泥土上开荒来说,在尘埃形成的细软泥土上开荒种植各种动植物,以及培养细菌、真菌等生态环境必备的生命要更加的容易。
  
  当然,利用水冰陨石来制造全球性的人工降雨这并非清洁火星大气中尘埃的唯一方法。
  
  利用化学手段,比如制造‘尘埃粘合剂’,向大气中喷洒一种或多种“粘合性”气溶胶或化学物质,如聚丙烯酰胺类的高分子聚合物、或硫酸、盐酸液滴等等。
  
  这些物质作为“凝结核”,在火星低温下依然能保持液态或具有粘性,并且能与硅酸盐尘埃良好结合,吸附周围的尘埃。
  
  亦或者或者在其表面形成一层粘性薄膜,使尘埃在碰撞时更容易粘连而非弹开。
  
  最终这些尘埃颗粒在布朗运动和中气流的带动下,与这些凝结核碰撞并粘附。就像滚雪球一样,颗粒越滚越大,直到重力最终赢得胜利,将它们拉向地面。
  
  这个过程能显著加速微米级和亚微米级这些最难沉降的颗粒的清除。
  
  只不过相对比利用陨石和小行星制造全球性的人工降雨来说,用这种方法的效率、耗资、时间等等都更低更大更长。
  
  当然,用来作为补充方案还是可以的。
  
  伴随着一颗颗的水冰陨石进入火星的大气层,火星的大气变得浓厚起来,水蒸气急剧增加,这为形成大规模降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物质基础。
  
  而原本有因为撞击遍布整个星球的褐红色尘埃,颜色也在迅速降低。
  
  奥林匹斯山、塔尔西斯高原、阿拉伯台地火星地表的那些标志性地质结构开始重新在众人的眼眸中呈现。
  
  伴随这些地貌特征的出现,火星,迎来了数十亿年来最彻底的寂静。
  
  那因数千颗陨石撞击而被褐红色尘埃笼罩的天空,此刻呈现出一种诡异的、浑浊的琥珀色,来自太阳的恒星光艰难地穿透云层,给大地投下了一种病态的光晕。
  
  然后,改变开始了。
  
  最先感知到变化的是遍布全球的模拟传感器传递回来的温度。
  
  在持续撞击带来的温室效应基础上,因为尘埃层的消失温度开始稳步、快速地上升。
  
  极地冰盖、地下水层的汽化和数百颗水冰陨石的补充使得巨量的水资源汽化然后涌入已然浓厚的大气。
  
  火星的相对湿度曲线以前所未有的斜率爬升,突破了理论上的饱和点。
  
  最先出现异样的,是火星也是整个太阳系的最高峰,奥林帕斯山。
  
  在高耸的峰顶尘暴的翻涌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厚重、更湿润的凝结——云。
  
  不再是过去稀薄的水冰云,而是由无数过冷水滴和尘埃凝结核组成的、深灰色的积雨云。
  
  它们如同苏醒的巨兽,从山峰的背风处翻滚着生长,迅速吞噬着天空的琥珀色。
  
  紧随其后,第一滴雨,落在萨希斯高原一片新生的撞击熔岩上。
  
  这并非如地球降水一般清澈的水珠,而是一滴浑浊的、带着泥浆,混杂着二氧化碳酸性雨滴。
  
  它落在炽热的岩石上,“嗤”的一声,化作一缕白汽,留下一个深色的斑点。
  
  紧接着,是第二滴,第十滴,第一百滴……雨滴越来越密,从稀疏的、试探性的鼓点,演变成一场席卷天地的倾盆暴雨。
  
  这场雨,是火星的第一次全球性沐浴,也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清洗。
  
  当持续了数周甚至数月的全球降水最终停歇,火星的面貌已被彻底改变。
  
  曾经永恒的红褐色被一片湿润的深棕色和暗橙色所取代。
  
  天空中,尘埃散尽,虽然依旧有厚厚的云层,但已能透出更多阳光,呈现出一种地球阴天时的灰白色调。
  
  无数的新生湖泊、河流和海洋在低洼处熠熠生辉。
  
  尽管水体依旧浑浊,但火星空气变得前所未有的湿润和清新,刺鼻的尘埃味被雨后泥土的腥味和淡淡的酸性气息所取代。
  
  这场全球性的大雨大雪,是驭星工程最后的洗礼。
  
  它洗去了数千颗小行星和陨石撞击带来的所有浮尘与混乱,将一个被“锻造”得热气腾腾、内核活跃的新火星,清晰地展现在人类文明面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