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章:新政案,朱明皇室 (第2/2页)
现在陈望关心的不是江南,而是更远的地方。
新政目前确实重点暂时只在江南,主要是考虑到地方士绅的势力,内务司的人手不足,天下的稳定局势。
但是对于各地藩王,就不需要顾及这么多了。
“崇祯初年,有亲王三十二位,郡王两百二十七位。”
“先帝自缢,定王、永王俱已身死。”
“天下动荡,兵祸连绵,陕西、庆、肃、韩、秦五王,四川蜀王一系,山西晋、代、沈三王,合计八王,为李自成所杀。”
李自成虽然不复历史上那般强盛,但是一直以来被困于陕西之中,除去处于汉中的瑞王仍然安全,其余几王皆是已经被李自成所杀。
山西被李自成拿下之后,省内的藩王也被李自成屠杀殆尽。
百余年来积累的财富,也尽数被李自成所得,这才使得李自成能够拥有如此强劲的兵力。
“河南,福、崇两王,为万民军所杀,湖广、江西、襄、楚、荆、江西淮王,四王为张陷忠所杀。”
“江西益王,河南璐、赵,三王为乱军所杀,北直隶山东两地、德、衡、鲁三王为清军所杀。”
江西的益藩本来还能存在很久,但是陈望在占据了湖广之后,让情报司在暗中挑起江西的民变,然后趁机干涉江西,进而吞并江西。
情报司瞄上了江西的益藩,鼓动民变之后,直接攻取了益藩,用益藩的钱粮武装起来,挑动时局的倾覆。
至于北直隶三王的身死,原因还是因为清军入关的时间更早,清军自然也没有遮掩,再打出什么为崇祯皇帝报仇的旗号,自然也就懒得再伪装下去。
“唐王登基,如今国内仅亲王九位,除去汉中的瑞王,河南的周、郑两王,和广西的靖江王外,余下五位俱在湖广。”
“各地郡王死伤者众,如今仅有不到百位在册。”
“税制改革,废除特权之后,各地藩王有不忿反抗者,罪证皆以收罗,赵指挥使已着专人前往各地,调兵缉捕。”
“此番,计,除去瑞王之外,余众八王尽夺王爵,夺郡王爵位七十七人。”
明朝的前中期尚有一些贤王。
但是明末的这些藩王,基本上干净的几乎要绝迹了,一众亲王下面的黑料数不胜数,巧取豪夺只是常例。
郡王们也是同样,不过有一些郡王因为地位权力的问题,处于一种很是边缘的情况。
这一次的夺爵,都是在陈望的筹谋之下。
那些没有被夺爵的郡王,基本上都无权无势的,在地方甚至被一些士绅豪强所欺压到头上,自然黑料甚少。
新政的命令传来,也没有什么反抗,所以免去了夺爵。
“瑞王那边……”
代正霖提到瑞王之时,有些无奈。
“无妨。”
陈望并没有在意代正霖的无奈。
当初在汉中府内,说起来他之所以能够起势,瑞王也是对他有不小的帮助。
不是瑞王的几番上书,汉中府也不会开设军镇。
而后也是瑞王在朝廷里面一直说着好话,使得崇祯对于陈望的印象大好。
在汉中府时,瑞王隔三岔五便派遣人来犒军。
甚至在陈望整顿卫所,重开田亩之时,瑞王府还退还了大部分的田地。
后面的势力越发的壮大,封藩于汉中府的瑞王更是小心谨慎,也看清了形势。
这一次的新政推行下去,瑞王府毫不犹豫的交出了一应田地图册,详尽的挑不出半点的毛病,甚至连历年的账本都交付了出来。
瑞王到底也是藩王,自然也是有不少的罪行,但是主要还是约束不力的原因。
瑞王礼佛,在汉中不迩声色,洁己爱人、有贤王称,一直以来在汉中府内也算是名声颇佳。
汉中受灾之时,瑞王虽然不敢直接开仓放粮赈济,但是也派人去各大寺庙送去了钱粮,由各大寺庙派人开设粥棚赈济灾民。
相比这个时期的其他藩王,瑞王简直就是一股清流。
陈望当初甚至动过立瑞王为帝的念头,但是奈何瑞王实在是胆小,他派胡知义去请瑞王去往南京。
瑞王称病不出,直言自己能力低微,难以挑起江山社稷。
胡知以无奈之下,带兵强闯王府,想要扶持瑞王登基,但是发现瑞王真的因为惊惧而病倒在床。
想到日后需要布置的方略,陈望最后也放弃了这一想法。
天下太大,大到在这个时代,就算兵锋所至所向披靡,但是日后管理起来,也是难上加难。
在不断的研究,不断的尝试之下,陈望感觉,或许到自己到暮年的时候,蒸汽机火车这些东西才能逐渐的普及。
但是哪怕有了火车,有着蒸汽机,直控的疆域,最多也不过能到中亚一带。
陈望对于朱明皇室的安排,是放其去往海外。
地方陈望都已经想好了。
等到他登基之后,舰队羽翼丰满,便再下西洋。
隆武退位之后,让其远渡重洋去往南美洲。
依照隆武的个性,在脱离了掣肘之后,必然会励精图治,以期振兴国家,也必然会想要开疆拓土。
放在南美,让其开国,自然是最好的事情。
那片地方,现在需要的正是一个锐意进取的藩镇。
再者,南美地区发展的潜力有限,又因为地缘的问题,再怎么的发展,也难以真正的威胁到神州。
明朝的那些旧臣们仍然抱着愚忠的,也正好一并打包了塞去南美洲。
让那些整日里只知道什么经史子集,或是一直以来承袭着祖辈荫护养尊处优的人,真正的见一见外面的世界现在已经变成了什么模样。
“让瑞王留着吧。”
对于瑞王,陈望准备全了这位最初便与他打交道的瑞王最后一份体面。
“我写一封书信,你让中军部派人送到瑞王府去,让他安心养身,无需担忧。”
虽然等到他登基之后,瑞王的王爵仍然是不会保留,但是做个富家翁倒是不会有什么问题。
陈望摊开了书桌上的文书,拿起了放在案上的毛笔,正欲落笔。
但似乎是又想到了什么,停下笔问道。
“我听说……郑芝龙快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