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6章 东渔一号 (第2/2页)
“对,没错,等工程师来了,我们再一起过去给你讲解……”
说曹操,曹操到。
“叶老板,欢迎您来接收新船。”
工程师李国强快步走来,热情地握住叶耀东的手。
“恭喜恭喜,东渔一号已经全部完工,就等着您来验收了。”
叶耀东点点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李工,辛苦你们了,这艘船对我来说太重要了。“
“不辛苦,应该的,走,咱们一起过去看看。”
“走走走……”
他早就按耐不住了。
人到齐后他们就沿着码头走向那艘庞然大物。
随着距离的缩短,渔船的轮廓越发清晰,全长65米,型宽11米,排水量1200吨,船体线条流畅而有力。
在现在这个年代,他这条千吨级渔船堪称渔业界的“航空母舰”。
“我靠,牛逼!”叶耀东都有些激动了。
他这辈子竟然早早的就拥有了这么大的船,这放在刚重生那会儿,想都不敢想。
现在他都感觉有点在做梦,这该不会是南柯一梦吧?
“卧槽,走进了更壮观,东哥你这也太牛逼了吧,这感觉一套房子都搬上船了。”
今天他小助理跟保镖都带上了,毕竟身上大包里带了几十万。
“老板,这船也太壮观了吧?至少得一两百万吧?”
叶耀东笑着点头,“对啊,做着做着,因为配置改动,早就已经超出了预算。”
还超出了不少,主要这一年多来,造船业不停的改进工程,引进新设备。
他知道后哪有不升级的道理?
这下子就越做越多,成本也越来越高,这些高科技的东西本来价格也高,直接让他的成本又多了一半。
“牛,老板你真的是神了,才30出头就这么牛逼,以后还得了?不得成船王了?”
叶耀东摇头,“船王不了,前些天才转让了十七条船,数量急剧下降。”
“那你手头的数量还是不少,更何况质量还更高了,当地除了渔业公司,哪还有人比你渔船更多的?个人当中,你可是第一个。”
张主任也很配合的道:“叶耀东同志也太厉害了吧?”
“先别夸了,这会也不是夸的时候,赶紧先了解一下船。”
工程师等他们聊好了才道:“按照后面合同升级修改后的要求,我们配备了小日子进口的导航系统,德国制造的主机,冷冻能力达到每天20吨。”
李工边走边介绍,“这艘船的续航能力超过6000海里,完全满足远洋作业需求。”
叶耀东的手指轻轻抚过船体冰冷的钢板,感受着金属的质感。
这艘船代表了现在国内捕渔业的最先进水平了。
“这船现在应该还很稀少吧?”
“对,你这后续还加了不少的东西,该升级的都升级,又有一条加工鱼粉的流水线,全国现在都没几条船是带加工的,10个手指头都能数得过来,更何况你这个还是私人小企业。”
叶耀东听了格外的满意,“现在可以上去了吗?”
张主任道:“当然可以,就等你来验收了,走,我们上去看看。”
登上舷梯,叶耀东的皮鞋在金属踏板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甲板宽阔平整,足够同时进行多网次作业。船尾的拖网绞车比普通渔船大了一倍有余,钢丝绳足有成年人的手腕粗细。
叶耀东让自己带来的人在甲板上等着,随便参观,他们先去驾驶室看一下。
三人一同进入驾驶室,宽敞的驾驶舱内,各种仪表盘闪烁着指示灯,跟他远洋1号船有些类似。
但是这艘船的驾驶室空间更大,仪器也更为精妙,更加先进。
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台小日子产卫星导航设备,在这时候,这也是绝对的奢侈品了,贵都贵在这里。
“这套导航系统可以精确到0.1海里,”李工骄傲地介绍,“即使在太平洋中心也不会迷失方向。”
叶耀东点点头,伸手抚过光滑的操作台:“你们办事我放心。”
“你可以先试一下,看完驾驶舱,我们再去楼下。”
他已经先上手了,嘴里顺便也问着,“冷冻舱怎么样?”
“好着呢,采用双层保温设计,温度可降至零下30度,鱼获保存一个月都不会变质。”
“嗯。”
他将所有精密的仪器都开机试了一下,确认都没问题,才往冷冻舱走。
冷冻舱占据了船体中段近三分之一的空间,打开厚重的保温门,一股寒气扑面而来。
李工拍着舱壁说:“今早我们刚调试完,所以这会儿温度还很低。”
叶耀东看了一下觉得也没问题,“去看一下加工区。”
“好嘞,在这边。”
李工熟门熟路的领他到了加工区,加工区配备了现代化的处理线。
是他后面要求加上去的,图纸都改进了好几回才定下来。
这么大的船,每天捕上来的都是一个天文数字,一些深海货都得放血处理内脏,就这么浪费了也太可惜了。
所以他后面又临时改动,增加了一个鱼粉加工。
加工机区里头有小型蒸煮罐和干燥机,可以将废弃的下脚料内脏等制成饲料级鱼粉。
蜕变废为宝,变为每吨价值800美元的高级水产饲料原料。
在船上就能加工完成,上岸直接就能搬运卖出。
叶耀东仔细检查每一个细节,从焊接点到管线布局,从设备安装到安全设施,这艘船耗资快超过150万元,也是他当前手头最贵的,他不敢有丝毫马虎。
他的检查持续了一整个下午,李工跟张主任也都陪在他身边一个下午,就等着他确认验收。
ps:写睡着了,还做梦在打游戏,醒来只能先发出来,剩下明天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