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9.带什么呢 (第2/2页)
中医治病,一般不对症的,人家也不会千里迢迢过来。
领导点了点头:“你办事一直周到,我很放心。但我记得村里不是有两家民宿吗?另一家怎么样?有盈利条件吗?”
这说起来就复杂了。
陆川的民宿投资不小。
只是搭建起来就已经花费超两百万了,而后又有昂贵的软装搭配,前前后后五百万是有的。
若说哪一家酒店只花了这么多,必定是小而破旧。
但这是乡村民宿,他那房型本来也不多,更别提顶层两套房,还是他跟陆静的私人住所。
投资这么大,如今自然是看不到什么盈利点的。
但是……
很奇怪。
房型均价都在六百往上了,偏偏从开业至今总有人循环不断的订。
一开始是常驻的夜半摘菜工们,后来是有钱的娱乐圈中人,再后来就是有钱的病号们……
因为请的员工不多,满打满算,每个月竟还能保证接近五成的订房率……
这么一形容也很是离谱了。
陆川原本这对这栋民宿的规划,是趁势搭建出他和陆静二人的房屋住。
剩下的作为民宿房间,是给陆静经营的事业。
盈利什么的压根没想过,每个月只要能保证基础水电人工的运营成本就好了。
可没曾想这样算下来,竟还略有结余呢!
王秘书把细节都讲到位,此刻还略带遗憾:
“其实那个民宿的风景打理的格外好。门前各种植物花卉搭配的很有审美,村中许多人都还专门去附近拍照,只是不订房的只能在外围拍一拍……”
最重要的是,看网上评价,住在那里每天有下午茶和甜品,都是来自于老宋家的食材。
就冲这个,感觉住在那里好像都没那么奢侈了。
但他们如今毕竟是跟着领导一起住,这样好的地方不大合适,只能心里馋一馋罢了。
领导不知其中纠结。
他此行只有两个目的,一是调理调理身子,二是再带些特产回来。
比如云桥村的豆腐制品,又比如当地居民村民们卖的菜。
再去跟宋檀山上几名农学生聊一聊——本地宁城也有一所知名度颇高的农业大学。
每年秋天收获季,学校就会开放摆摊,热热闹闹卖着菜,还曾上过几次新闻,很受附近居民喜欢。
而宋檀家能够留得三名农学生在,一方面是高薪,另一方面,也必定有能吸引他们的成果。
问问发展情况,多观察一番,如果能找到什么乡村经济的特色或痛点,那也算是不虚此行了。
总之,司机沉默的开着车,车上众人各有期待。
只是司机想不通,领导为什么放着这边保健组的医生不用,反而要千里迢迢去这么偏僻的乡下。
那位郭医生都能吸引到他们这号人物了,一定是须发皆白、鹤发童颜、面色红润,看起来十分长寿且医术高超吧!
要这样说的话,来都来了,他是不是也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