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4.错字修改了请刷新一下(依旧 6000 字) (第2/2页)
辛君本身是没什么外出需求的,从他能在村里一待待那么久就知道,本质上属性很宅。
但张燕平说的也有道理。
“要不然……”他琢磨着:“你不是帮小郭医生招人吗?给咱们也招一个前台呗。”
订房退房有系统,不需要经验多么丰富的,普通的酒店前台能力就足够了。
对方休假,他再来顶上,这就挺好的。
张燕平还挺不好意思的:“这样说来说去,累的还是你。”
话不能这么说。
辛君的优势是温和好说话,做前台亲和力是没有问题的。
但做生意嘛,10个里头总有一两个有点极品属性的。
这时候想要少纠纷,少麻烦事儿,还真得张燕平出马。
但凡人家想多挑点事儿什么的,一个电话把他叫来,他往那门口一杵,人家说话的声音都低了6分。
民宿开到现在,一点儿问题没出过,最大的功臣反而是这个不常露面的张燕平。
两边各自觉得对方无可替代,吃了大亏,这生意就能长久下去了。
他笑着把这话说一说,又催着张燕平赶紧再招个前台来,同样也可以包住宿——镇上租房子,一年也就三千块钱顶天了,还是大户型。
加上交通费——小郭医生那边招的人平摊的话,那支出就更低了。
他们又是正经民宿,五险一金都能交的,工资市里头稍微高一些,应该不愁招不来人。
毕竟,现在就业是真的很难啊。
张燕平想了想,也觉得这方法挺好的:“那你再辛苦一阵子……”
辛君笑了起来:“不辛苦不辛苦……我也要经常去调理身体的。”
“哦,对了,”他补充道:“你记得问问村里人,看谁愿意给小郭医生那里做保洁。”
现在病号那么多,人来人往的,还要自己打扫的话未免也太辛苦了。
至于回头招了人来,三人一起打扫……
没必要啊!
陆川在这里住了大半年,他给家里人买什么,安排什么,辛君跟张燕平有时候也会有。
作为三名城市青年,他们相处的很是融洽,对方的消费观和价值观多少也互受影响。
比如陆川现在不经常会买那些需要打理的衣服鞋子给老宋家人,但辛君也觉得,多招个保洁虽然要花些钱,但却能省很多烦恼。
医生要做医生的事,护理也要做护理的事嘛!
大家各司其职,反而会更有效率。
张燕平想了想,反而愁了起来:“村里人现在怕是不好招啊。”
准确来说,自打包山面积扩大后,村里招人就不容易了。
毕竟,诊所那么大点儿地方,保洁的工资不可能开很高。
可如果一个月2000块钱,那人家干啥不在老宋家做短工呢?农忙时随便干几天也能挣到了。
又或者收拾家里的菜地——驱虫拔草的,其实也不轻松的。
总之,村里人看不上,外村人也看不上。
张燕平狰狞的脸庞苦恼起来:
“我还是简单发个招聘吧。”
……
大家各自有各自的烦恼,而在山上却就只剩简单的快乐了。
小孩子们的尖叫笑闹在山中回荡着,听得久了,连宋檀都觉得脑子有点嗡嗡的,不知道这些养孩子的,是怎么在家里收拾住他们的。
再看乔乔——好吧,这也是个高精力大孩儿。
如今跟一群小学文凭还没拿到的弟弟妹妹在菜地,同样也是热闹的不行。
秦云一直觉得自己的闺女是个贴心小公主,此刻还解释道:“她平常在家可文静了……”
得了吧。
自己亲妈翻了个白眼:
剪了蚊帐,穿高跟鞋,在家涂了满地口红撒欢的时候,你还在外头跟人家打游戏呢!
不是她瞧不上自己儿子,实话说,这家里要没儿媳妇,真得散!
她儿子一身臭毛病,除了能挣钱,真没有什么优点了。
中间有几回他们瞧着苗头不对,老两口操心的整夜整夜睡不着觉。
好在现在懂事儿了,钱都上交,每个月就领那么两千块钱零花——
哎呀!
亲爹妈心头都狠狠松一口气。
一个稳定的家庭里,女人能犯的错,大概率也就是多花了钱,或者卷钱跑了。
但男人就不一样了,吃喝嫖赌人家是样样都有可能,沾哪一个都是无底洞。
他们年纪大,啥闹剧没看过呀?如今日子这样,当真是很珍惜了。
秦云是接受过多方批判的,此刻见苗头不对,又见媳妇儿似笑非笑,赶紧转移话题:
“媳妇,咱们中午去宋檀家吃饭,要带点什么啊?”
媳妇笑了起来——真心的!
公婆对她和气,女儿也健康快乐,家里财政大权又都归自己,男人虽然中间差点走岔了路,但总体也没什么大缺点。
挺好了,如今摆出这脸色来,不过是为了给人家上上弦儿。
但去宋家吃饭,该有的礼数却不能少。
毕竟他们是陆川的朋友,陆川招待他们尽心尽力,他们也要同样把礼数和面子撑起来。
而且,秦云媳妇知道,当初对方差点昏头,是陆川好一顿狠话才把人骂醒的。
她跟何况的妻子因此私下聊天时,都觉得这朋友格外难得,连带着准备的东西也万分诚心。
还有云峰的妻子——编辑的家属倒不如他们这样手头宽裕,但大家都一起来的,礼物也尽量均衡,最后商量来去——
“你放心吧。”
她跟秦云说道:“我准备了一些补品首饰什么的,何况家里拿了烟酒,云峰家里带了一百套书……”
云峰经常跟版权部打交道,出版社也多有熟人,在库存里找一些有质量的书拿过来,经济上能承受,也很合适了。
总之,大家绝不会空手上门的!
这么说说笑笑,再看看前方的果林,何况首先盯着叶子看了看,又看看林中套着的一个个浅黄色纸袋子:
“这能拆开看看吗?”
“能啊,”宋檀笑道:“拆完了包回去就行。”
云峰好奇道:“我看现在果园都套这种袋子,是有什么讲究吗?”
讲究还挺多的。
“一来是上色均匀,果子卖相好。二来防病虫害,雨水和暴晒……”
现在买水果,品相是一大重要评分。
老宋家的果子虽然能在口感上独树一帜,但对于燕然他们来说,这还远远不够。
要做精品,就做全方位的精品,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好东西。
也因此,漫山遍野的疏花、疏果、套袋等工作,也是今年村民的一大收入项——
实在是太费人工了。
也亏得去年老宋家没整这么大摊子,不然就那会儿负债累累的状态,请人都要请不起了。
而云峰妻子则指了指前方:“我闻到有点淡淡的橘子香气,那是橘子吗?”
前方一大片绿油油的矮壮树木,上头还挂着小巧玲珑的果子,看着又像橘子,又像柠檬。
但土地却格外鲜,上头不像其他果林里有青草冒出来,只零星有些嫩草芽罢了。
这很正常,毕竟刚种下去没多久嘛,今才算缓苗结束,再次进入生长期呢。
宋檀看过去:“不是橘子,是茶柑,买回来准备试试做陈皮的。”
陈皮?
老人们很是懂吃的,此刻来了兴趣:“听说越陈越好是不是?要是存上百年,一片都能卖上天价?”
“没有。”
宋檀是跟卖陈皮的小姐姐沟通过的:
“那都是网上传言的。实际上陈皮陈的久了,里头的活性物质都没了,又没作用,还容易吃坏,也是有一定年限在的。”
但具体年限多少,还得看如何保存,以及陈皮本身的质量。
但尽管如此,也叫大家觉得格外全面了。
何况妻子也跟着闻了闻:“没想到它的叶子也有香气啊。”
“有。”
宋檀解释道:“茶柑跟柠檬一样,枝叶也都有香气的。柠檬的枝叶香气很柔和,凑近了就能闻到。茶柑这一片种的多,所以在风里味道稍微明显一些。”
但不难闻,甚至可以说是好闻。
大家都轻轻嗅了嗅,像是橘子的香气,又比橘子清淡一些,带着橘子皮的微微涩感,还有一种青草的微微凉气……
总之,大伙儿没人精通此道,只能凭感觉,一样一样说出来。
宋檀笑了起来,这会儿从筐子里拿出剪刀来:
“也别光闻。要是喜欢,可以剪几枝回去插在房间里,这个味道能舒缓情绪,放卧室也挺好的。”
又看看山下的方向:“可惜时间不对,要是再晚些赶上木瓜成熟,随便带两个木瓜回去放在床头,那才叫香呢。”
本地的药木瓜,熟了之后是灿灿的金黄色,硬邦邦的没什么水分,又耐储存。
吃是不好吃了,做中药却格外好。
而且颜色又美,只要没有虫害,放在床头香气能持续好久,只闻一闻就让能人忍不住微笑起来,实在是甜美。
这话一说,大伙儿又瞬间惋惜起来:就是啊!怎么来的时间这么不对呀?
再看看陆川——
其实大伙儿多少讨论过,他为了喜欢的女孩子留在乡下,太可惜了。
可如今看来,这乡下的日子,怎么跟他们想的一点儿不一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