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 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齐心协力

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齐心协力

  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齐心协力 (第1/2页)
  
  朱标苦笑一声:“侄儿明白。但为了这大明江山,为了天下百姓,侄儿也只能尽力一试。”
  
  两人正说着,忽听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紧接着,管家匆匆走进书房,神色慌张地说道:“王爷,太子殿下,宫中传来急报,皇上龙体欠安,召太子殿下即刻入宫。”
  
  朱标和朱瀚对视一眼,心中皆是一紧。
  
  朱标急忙站起身来:“叔父,侄儿这便入宫。”
  
  朱瀚也站起身来,叮嘱道:“标儿,切莫慌乱。到了宫中,先看看你父皇的病情如何,再寻机与他商议‘心律’之事。”
  
  朱标郑重地点了点头:“侄儿记下了。叔父,您也莫要过于担忧。”
  
  说罢,朱标便随着管家匆匆离去。
  
  朱瀚站在书房门口,望着朱标远去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不安。
  
  朱标匆匆赶至朱元璋的寝宫,只见寝宫内烛火摇曳,弥漫着一股浓重的药味。
  
  朱元璋躺在龙榻之上,面色苍白,呼吸微弱。几位太医围在榻前,神色凝重。
  
  “父皇!”朱标快步走到榻前,跪倒在地。
  
  朱元璋缓缓睁开眼睛,看到朱标,眼中闪过一丝欣慰:“标儿……你来了……”
  
  朱标握住朱元璋的手,声音略带梗咽:“父皇,您感觉如何?”
  
  朱元璋微微摇了摇头:“朕……朕这身子,怕是撑不了多久了……”
  
  朱标急忙说道:“父皇莫要说此等丧气之话。您一生征战,为大明立下不世之功,定能长命百岁。”
  
  朱元璋苦笑一声:“长命百岁……朕何尝不想。可这身子,终究是不中用了……”
  
  说着,朱元璋咳嗽起来,脸色愈发苍白。
  
  朱标急忙轻轻拍打他的后背,帮他顺气。
  
  待朱元璋咳嗽稍止,朱标犹豫片刻,缓缓说道:“父皇,侄儿有一事,想与父皇商议。”
  
  朱元璋看了朱标一眼,似乎猜到了他要说什么,微微皱了皱眉:“可是那‘心律’之事?”
  
  朱标点了点头:“父皇,自‘心律’推行以来,朝中百官皆人心惶惶,民间亦是议论纷纷。侄儿担忧,长此以往,恐生变故。还望父皇能收回成命,还天下一个太平。”
  
  朱元璋的脸色渐渐阴沉下来:“标儿,你可知朕为何要推行这‘心律’?”
  
  朱标说道:“父皇是怕人心不齐,怕天下再乱。可父皇,这‘心律’虽能束缚人心,却也会让人失了生气。若人人皆因畏惧而不敢言、不敢行,这天下又何来昌盛?”
  
  朱元璋沉默片刻,缓缓说道:“标儿,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天下官吏之乱,由来已久。他们欺上罔下,阳奉阴违,笑里藏刀。朕用刀可制其身,却制不了其心。若不以心为律,何以服众?”
  
  朱标说道:“父皇,服者畏也,众畏则乱。律者外也,心者内也。外律可禁,内律可警,然若混为一炉,天下将无人敢思、敢言、敢行。届时,大明非国,乃牢。”
  
  朱元璋的脸色愈发难看,他猛地咳嗽起来,声音沙哑地说道:“标儿,你……你竟敢如此顶撞朕……”
  
  朱标急忙跪地请罪:“父皇息怒。侄儿只是实话实说,还望父皇能三思。”
  
  朱元璋喘息片刻,缓缓说道:“标儿,你可知朕为何仍要为之?”
  
  朱标摇了摇头:“侄儿不知。”
  
  朱元璋的声音压得极低:“因朕怕。怕人心不齐,怕天下再乱,怕有朝一日,这江山重回烽火。朕年岁已高,不愿死后天下再碎。若以一律束天下之心,朕虽不仁,亦无悔。”
  
  朱标沉默良久,缓缓说道:“父皇,您用心驭天下,可天下若无心,又何以为明?”
  
  朱元璋闭上眼,声音疲惫:“朕不求天下皆明,只求天下不乱。”
  
  朱标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朱元璋:“父皇,可若因怕乱而失明,终会比乱更可怖。”
  
  朱元璋微微睁开眼睛,看着朱标,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他沉默片刻,缓缓说道:“标儿,你长大了……也有了自己的主见……”
  
  朱标说道:“父皇,侄儿身为太子,当以天下为己任。这‘心律’虽是父皇所推,但若其弊大于利,侄儿便不能坐视不管。”
  
  朱元璋长叹一声:“罢了……罢了……朕也知晓这‘心律’有诸多弊端。可如今已推行开来,若贸然收回,恐生变故。”
  
  朱标说道:“父皇,此事可徐徐图之。先在朝中宣布暂停‘心律’的执行,待寻得妥善之法,再行定夺。”
  
  朱元璋沉思片刻,缓缓点头:“如此……也好……标儿,此事便交由你去办吧。”
  
  朱标心中一喜,急忙叩首道:“多谢父皇!父皇放心,侄儿定当办好此事。”
  
  朱元璋微微闭上眼睛,说道:“标儿,你退下吧。朕累了……”
  
  朱标站起身来,再次叩首道:“儿臣告退。父皇保重龙体。”
  
  回到东宫,朱标立刻召集了自己身边的几位心腹谋士。
  
  书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众人严肃的面容。
  
  朱标将与朱元璋商议的结果详细告知众人,一时间,书房内议论纷纷。
  
  “太子殿下,此乃明智之举。暂停‘心律’执行,可先安抚朝中百官与民间百姓之心。”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谋士捋着胡须说道。
  
  “但后续之法,需谨慎斟酌。若处理不当,恐再次引发动荡。”
  
  另一位年轻谋士皱眉说道。
  
  朱标微微点头:“诸位所言极是。如今当务之急,是商议出一个既能弥补‘心律’弊端,又能维护天下稳定的法子。不知各位可有良策?”
  
  众人陷入沉思,片刻后,老谋士缓缓开口:“殿下,依老臣之见,可恢复部分科举取士之制,选拔贤能之士入朝为官。同时,加强对官吏的监察考核,以实绩论赏罚,如此,或可改善官场风气。”
  
  年轻谋士眼睛一亮:“此计甚好。科举取士可广纳人才,让有真才实学之人得以施展抱负。而严格的监察考核,则能约束官吏行为,使其不敢肆意妄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