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 第13章 托孤?(4K)

第13章 托孤?(4K)

  第13章 托孤?(4K) (第1/2页)
  
  起亚工厂。
  
  望着眼前一片勃勃生机的景象,陈养喆忽的有些感慨。
  
  越是蓬勃,越显得他老朽。
  
  尤其是那些员工脸上的表情,那些人的目光。
  
  面容带笑,眼里有光。
  
  华夏年轻人的精神状态和韩国年轻人的死气沉沉,形成了鲜明对比。
  
  想当年。
  
  他们那一辈人也经历过类似的场景。
  
  一切都在告诉发展。
  
  彼时,也有军政府的困扰,但他们相信一切都会好。
  
  年轻,真好。
  
  时至今日,顺洋虽然渡过了危机,也是国内最大的几家企业之一,但陈养喆心中的隐忧远比危机那几年更高。
  
  全球化的浪潮,扑面而来。
  
  联系越紧密的同时,彼此的影响也越重。
  
  他老了。
  
  后辈却又不成器。
  
  “润基啊。”
  
  半晌,陈养喆目光一转,看向旁边的小儿子。
  
  “你选了一个好地方,只要未来政策不转向,华夏绝对是一块藏着钻石的宝地。”
  
  “我相信不会再转向了。”
  
  李杰微笑道:“这片土地会成为一块热土的。”
  
  “话不要说得那么满。”
  
  陈养喆微微摇头。
  
  “华夏有一句古话,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眼光要放的长远一点,要往十年、二十年,甚至百年的尺度来看。”
  
  “我认同您的观点。”
  
  李杰附和了一句,而后话锋一转。
  
  “但,门一旦开了,想要再关,那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所以,我相信,即使期间会发生一些变故,这个古老的国度还是会走上正确的道路。”
  
  “很好。”
  
  陈养喆笑眯眯地点了点头。
  
  “润基,做大事的人,首要一点便是自信,只有确信自己走的路是百分百,百分之一万正确,你才能吸引一批志同道合的帮手。”
  
  “如果连自己都不信的话,没有人会真心跟着你。”
  
  一旁,李恒才敏锐地察觉到了异常。
  
  会长今天的状态,不对劲。
  
  不是身体状态。
  
  而是行事作风,说话的方式,变了。
  
  难道会长已经决定将继承权给道俊了?
  
  把自己留在谈话现场是为了提醒他?
  
  让他主动帮道俊?
  
  这种风格倒是符合会长一贯的御下之道,会长特别喜欢华夏的史书。
  
  不夸张的说,顺洋集团就是一个小小的王国。
  
  古代帝王的御下之道,同样可以运用在顺洋集团中。
  
  集团越大,部门越多,自然而然会形成各种利益相合的山头。
  
  如何平衡各方,那是一门大学问。
  
  会长这次放手支持星俊少爷打压道俊少爷,其实已经违规了。
  
  大抵是因为这是最后一次考试吧?
  
  道俊少爷可以失败两次,三次,甚至五六次,而星俊少爷只能成功,从一个成功走向另外一个成功。
  
  失败一次,会长就会毫不犹豫地剥夺他的继承权。
  
  当然。
  
  这些都是李恒才自己领会的东西,跟了会长那么多年,他自信,即使有差别,应该也不大。
  
  “润基,你还怪我吗?”
  
  “怪?”
  
  听到这话,李杰确信,陈养喆是查出了病,不然,以他的性格,不可能‘服软’。
  
  “怎么会,我留在华夏其实只是想避开集团的漩涡而已。”
  
  “这倒像是你的风格。”
  
  陈养喆呵呵一笑,背负双手道。
  
  “但,有些事,你想避,也是避不开的,道俊在国内做的那些事,你应该有所耳闻吧?”
  
  “听说过一点。”
  
  “你是怎么看的?”
  
  “手段激进了一点,还不太成熟。”
  
  “不成熟。”
  
  陈养喆哑然道:“你可真是好大的口气,如果换做是你,你会怎么做?”
  
  “当然是另起炉灶,创办一家比顺洋更成功的企业。”
  
  “就凭这些?”
  
  陈养喆又好气,又好笑,伸手指着面前正在建设的工厂。
  
  “就凭这些,即使有十座这样的工厂,也不可能比顺洋更加成功。”
  
  “润基,知道我为什么不带领顺洋大举进军华夏市场吗?”
  
  “风险规避。”
  
  “看来你懂这个道理。”
  
  陈养喆笑着道:“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无论如何,依靠单一市场,风险性太高。”
  
  “就像是桌子,只有一条腿是不稳的,两条也不够,只有三条、四条,甚至更多条,才越来越稳。”
  
  “您说的是。”
  
  陈养喆说的道理,李杰当然懂。
  
  不过。
  
  那都是未来的事。
  
  起亚现在还太小,底蕴太浅,走传统燃油车路线,除非李杰亲自参与研发,不然,很难赶上日系、德系、美系老牌企业。
  
  想走。
  
  只能开辟一条新赛道。
  
  走新能源。
  
  小日子的氢能源是一条死路。
  
  电动车的前景虽然广阔,但前置的技术太高,想要真正击败燃油车,仅靠传统的锂电池是不行的。
  
  走这条路,需要投入巨额的开发费用。
  
  投入那么多,东风、悦达两家国资恐怕不会愿意。
  
  毕竟。
  
  站在他们的视角,李杰是一个韩国人,投入那么多钱,最后即使有成果,到时候算谁的?
  
  所以。
  
  只能走自研路线。
  
  李杰准备单独成立一个产业研究室。
  
  砸钱呗。
  
  饭一口一口吃。
  
  未来的工厂,他也定好了,就放在华夏。
  
  他可没有陈养喆那么多顾忌。
  
  接着。
  
  李杰又带着陈养喆去车间逛了一圈。
  
  历经大半年的建设,工厂的土建工程基本完成大半,建造最早的一车间已经全部建设完毕。
  
  部份产线也安装完成。
  
  如今,从现代集团调集来的工程师、产业工人正在帮忙培训新招的员工。
  
  “会长。”
  
  “会长。”
  
  每过一地,那些韩籍员工不论是在做什么,都会停下手上的事情,鞠躬问好。
  
  那些华夏员工虽然好奇,但韩籍员工并没有给他们解释的意思。
  
  解释什么?
  
  顺洋的会长又不是天天来。
  
  何况。
  
  起亚汽车严格来说跟顺洋也没有关系。
  
  前前后后逛了一圈,回到办公室的陈养喆,突然提出一个建议。
  
  “润基,如果顺洋汽车和起亚汽车合并,你会怎么做?”
  
  “顺洋汽车不是再跟雷诺协商吗?”
  
  李杰明知故问道。
  
  “雷诺不是一个好选择,或许他们的出嫁会更高,但顺洋汽车会消亡在汽车工业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