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学

字:
关灯 护眼
森林文学 > 隆万盛世 > 1471军工

1471军工

  1471军工 (第2/2页)
  
  这一年来做的也还不错,可惜,若不是那次的损失,他也不止于此。
  
  对了,听说他儿子不错,才十八岁已经中了中秀才,算是远近闻名的神通。
  
  去年成婚,娶了本县举人吴小溪女儿为妻,现在就看看书,教些孩童启蒙,准备后面参加乡试。”
  
  章师爷笑道。
  
  “嗯,十八岁秀才,三十岁前若能中举,则有机会进入朝堂。”
  
  魏广德笑笑,随口问道:“他叫什么名字?”
  
  “徐光启,字子先,昨日随他父亲来过府上。
  
  不过老爷事务繁忙,所以没来得及引荐。”
  
  章师爷说道。
  
  “徐光启,徐家汇”
  
  魏广德嘴里轻声念叨一句。
  
  好吧,后世的记忆出现。
  
  据说这徐光启在崇祯年间可是进了内阁做了阁臣的,虽然重点是农业和科学技术一脉,但因为被放后世封为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魏广德知道他,因为还知道他入了教会,跟随传教士学习西方科学,后世对他的传闻多了。
  
  甚至,后世魔都的徐家汇,其实就是他有莫大关系。
  
  据说徐光启后人聚居在徐家库,后因地处肇嘉浜与法华泾两水会合处,逐渐发展为集镇后更名为徐家汇。
  
  “老爷。”
  
  见魏广德出身,章师爷小声呼喊道。
  
  “嗯,无事,人来了没有。”
  
  魏广德随口问道,之后想想才说道:“以后他家的消息你记录一下,特别是徐光启参加科举的情况。”
  
  魏广德这么一吩咐,章师爷就笑着点点头。
  
  好吧,秀才无用,但如果中举,能得到老爷的青睐,徐家那小子以后可就飞黄腾达了。
  
  这个事儿回去和徐思成说说,让他好好感谢自己,否则老爷怎么可能知道他家小子的事儿。
  
  因为徐思成现在受雇于魏家,按照这个时代的观念,徐光启也算是魏家的人了,虽然还是有很强的独立性。
  
  所以,魏广德在徐光启中举以后如果能够伸手提携一把,也是徐家的福气。
  
  最起码,会试的时排名,还有殿试,魏广德可都能搭把手。
  
  章师爷还在寻思着一会儿送徐思成出去的时候,把这个脸卖了,多少也能从徐家弄点好处。
  
  毕竟,关系到徐家的未来,徐思成应该不会小气才是。
  
  章师爷算盘珠子打的啪啪响,而这时候下人也把徐思成带到了正堂。
  
  魏广德盯着看了两眼,就招手让他不必行礼,起来说话。
  
  之后,魏广德只是和徐思成随意聊了几句,知道他也是考过秀才的人,之后科举无望才转行经商,也是一阵唏嘘。
  
  这年头,但凡有条件读书的,都会以科举为主。
  
  也就是实在考不下去了,才会转行,或开私塾,或做生意。
  
  而松江府,历来有经商传统,徐家也有条件,之是可惜世事弄人,最后落下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顺带着,魏广德也问了徐光启的学业。
  
  “读书总是好的,听章师爷说起,来了点兴趣。
  
  回家让他好好读书,准备来年乡试,如果能够中举,以后为国效力的机会多得是。”
  
  最后,魏广德也给徐思成吃下颗定心丸。
  
  徐思成自然是忙不迭的感激涕零,他儿子如果中举,虽然后面还是会试,但如果能得到当朝阁老的看重,想来以后仕途会非常顺畅才是。
  
  不过乡试,确实不容易。
  
  谈到徐光启,徐思成不免又说起最近的烦心事。
  
  对他来说,这事儿确实烦心,但对魏广德来说却是毫无所觉。
  
  “是啊,之前也帮着我处理一些生意上的事儿,在港区见到一个夷人传教士,不知怎么子先就和他相谈甚欢,最近时不时就往那边跑。”
  
  在徐思成看来,和夷人有什么好说的,他们又不懂四书五经。
  
  费那闲工夫,还不如在家多看看书也是好的,甚至教教学生也好过和那夷人交流。
  
  蛮夷之人懂什么圣贤之道。
  
  虽然魏广德不知道徐光启什么时候加入教会,但想到是后来的数学家、农学家,西方的天文、历法、测量和水利等科学技术都有研究,也就不以为意了。
  
  不和传教士交流,他上哪儿学习这些东西去。
  
  “其实,夷人擅长,许多也是我大明所缺失的,子先若是喜欢,让他尽可学去。”
  
  魏广德笑着说道。
  
  虽然心里对魏广德的话颇不以为然,但当面,徐思成也只是点头陪笑。
  
  等送走徐思成,魏广德才驱散左右,一个人坐在官帽椅上发愣。
  
  好吧,现在大明重点发展工商业这个政策,要不要适当调整,这可不是件小事儿。
  
  矫枉过正
  
  长期看,大明发展工商业肯定没错,历史已经证明了,特别是西方主导的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
  
  魏广德嘴里忽然喃喃低语,如果以技术领先的优势,还有大力发展大明的军火贸易,欧洲人会采购吗?
  
  大明距离欧洲遥远,火器质量似乎也没多大吸引力,没有技术优势的情况下,欧洲人大概率不会舍近求远,跑到大明来采购军火。
  
  不过,大明的优势其实还是在于规模效应,那就是大明有庞大的工匠,能够短时间制造大量的火器满足欧洲战争的需要。
  
  想到这里,魏广德忽然觉得还是有必要做点什么,整合大明的军工产业,两京的火器制造局作为技术革命的先锋,重点支持军工发展,用最先进的技术,不仅可以武装大明官军,还有机会出口创收。
  
  “来人,叫章师爷过来下。”
  
  魏广德吩咐一句。
  
  很快,章师爷就被叫来,魏广德吩咐道:“你记录一下,调整行程。
  
  之前计划从松江府出海看看东番岛的行程取消,我们去南京,你知会那边。”
  
  “是,老爷。”
  
  章师爷急忙点头答应。
  
  “还有,让崇明岛给东番岛送信,请俞提督平息事态后尽快回来,让他直接去南京寻我。”
  
  魏广德继续说道。
  
  好吧,他知道的名将就那些,他觉得也只有把事务托付给他们才放心。
  
  所以,就算俞大猷也想退休,但魏广德还是得先把剩余价值榨干了才能放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在木叶打造虫群科技树 情圣结局后我穿越了 修神外传仙界篇 韩娱之崛起 穿越者纵横动漫世界 不死武皇 妖龙古帝 残魄御天 宠妃难为:皇上,娘娘今晚不侍寝 杀手弃妃毒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