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九百六十二章 我有一个想法 (第2/2页)
“要不了这么多。”阮教授说道:“如果是统一安装,或者县里出文件的话,应该还可以便宜不少。”
“那我有一个想法。”
“什么想法?”阮教授已经不敢小看面前这个容貌看着像个大学生,可是眼神和神情却相当成熟的年轻人了。
“如果我们就好像保护城墙那样,同意给当地政府筹措到一笔经费,用来解决老城区的闭路电视安装问题,那可不可以以之换取当地主管部门的积极配合,我们先选取古城中最有代表性的一条街来,完成前期实验性改造,包括自来水,电力,燃气,暖气,污水处理,路面,以及街道两侧房屋的拆迁,修补,完善?”
“有了这样一条街,我们便可以将之作为素材,把纪录片拍摄出来,同时将之作为鼓动当地政府实施积极改造的样板,同时也将之作为改造方案的示范案例,一同作为世界遗产的申报材料报送上去,说明我们不单单只是在口头上重视,而是已经具备了成熟的改造方案,让平遥古城的保护方案能给所有关心它的方方面面,都有一个最直观的印象?”
“这好啊!这当然好啊!”阮教授激动不已:“那就必须是南大街了,这条街是商票号发源地核心区,建成年限可以追溯到洪武三年,街道全长大概四百来米,完整保存了七十八处明清时期店铺遗迹。其中包括了票号、钱庄、当铺等八大商业体系,金融的有日昇昌票号、协同庆钱庄;典当的有永隆当铺;老字号里药铺有广誉远,餐饮有冠云;绸缎有云锦成;运送有同兴公镖局;烟酒有长昇源另外还有个日杂的祥泰隆货栈。”
“这些建筑拆迁修缮起来有难度吗?”周至问道。
“这些店铺都比较大,不少都作为机关实体在用,比如派出所,税务所之类。”阮教授说道:“拆迁反倒是最容易的,不过有不少现代的使用痕迹,修复起来要麻烦一点。”
“从南面迎薰门到古城中心市楼,街道宽度约五米,两侧店铺延续古代‘前店后坊’空间格局,主体为砖木结构,以青砖灰瓦、坡屋顶、木格窗为基本元素,墙体厚度达60到80厘米,采用‘一柱香’式硬山屋顶。现存商铺门面宽度三到六米不等,檐口高度保持明清时期原貌,和典型的商铺三进院落样式。”
周至对这样的结构感到十分的熟悉,再一想,自己在首都的四合院里有两套就是从晋中搬过去的古建,难怪这感觉这样熟悉了。
搞不好就是从阮教授之前说的几座曾经不亚于平遥,但是却因为努力建设新城,导致大量古建被拆除的一处地方搬过去的。
这么一想,周至想要给古城保护尽点力的心理就更强烈了。“不过,这钱从哪里来?”阮教授终于问出了那个核心的问题:“就算安装闭路电视只需要几十万,这也不是一笔小数目啊。”
“这就要麻烦辛夷了。”周至笑着看向张辛夷:“得麻烦阮教授将前期保护方案交给她,由她和虞唐基金联络了,这个方案你们已经做得这么成熟,我估计应该会很顺利地将资金申请下来,说不定还有惊喜也说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