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两议 (第2/2页)
三则是张拘成的一点私心,正所谓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他升任金阙首席参知真人兼紫微堂掌堂真人之后,一直都在玉京,无奈如今已经不是三师时期,首席参知真人在没有大掌教候选人身份的情况下,权势远不如往昔,还是有些憋屈。可离开玉京去到地方,那就不一样了,各地道府和豪强必然要把他当祖宗一般供奉起来,那才是威风。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由张拘成负责此事,齐玄素还特别点名了云凤卿和张玉月加入巡视督导小组——张拘成当然不是独自一人下去,而是带着各种随行人员,以紫微堂为主。
这便是打人情牌了。
齐玄素依稀记得这么一句话,没有人情的政治是短命的,这句话还是有一定道理。因为李命煌的事情,张拘成和云凤卿决裂,随着李命煌身死,两人之间有了缓和的迹象,不过还是分居至今。
齐玄素并不信奉“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那一套,只是到了张拘成这个级别,除非涉及一些原则性问题,是不好随意和离的,影响太坏。
既然不能和离,那就只剩下一条路,毕竟这么僵着也不好,让人看笑话。而且也不是什么根本矛盾,又不是张拘成的私生子打上门来,也不是云凤卿另寻新欢,还是为了女儿的事情,没有这个必要。
于是齐玄素便顺水推舟,撮合一下。
至于名义上当然不能这么说,因为同道府涉及地方财政,所以除了紫微堂的人,度支堂也要去人,干脆派云凤卿去好了。在这一点上,云青瓶很能领会大掌教的意图,不必齐玄素多费口舌。
张拘成离开之后,齐玄素又让慈航真人和姚懿筹备三教大议的有关事宜。
这件事可以说是分权,也可以说是摆花瓶。
正如层层选举,可以是下面选出来的,也可以是上面指定的。
就拿道府大议选举金阙大议成员来说,你不选掌府真人,你想选谁?退一万步来说,掌府真人落选了也是掌府真人,你以后还要在道府里立足,你给掌府真人没脸,掌府真人难道是好说话的吗?
权力既是自上而下,也是自下而上,只有两条腿走路才能走得稳当。
三教大议是金阙大议这一级的,是道门领导的三教合作和协商的重要机构,这与以道门为核心的三教合一是一脉相承的。
首先要确定人选,道门作为三教之一,当然要参加,而且为了表明重视,第一任三教大议的首席将由齐玄素这位大掌教亲自担任。不过以后的首席不一定非要由大掌教担任,也可以是其他副掌教大真人,因情况而定。
当然,最后还是要走选举流程,不过只要道门代表参选,那么肯定会选上。如果选不上,那还叫什么在道门的领导下。
两个固定次席则由儒门代表和佛门代表担任,可以是儒门魁首和佛门空王,也可以是两教内其他德高望隆之人。
不同于道府,三教大议只设一个首席和若干次席,除了儒门和佛门的次席之位不变,其余次席数量不定。具体排名则是道门居首、儒门次之、佛门再次之,其余次席根据资历排名。
框架定下之后,接下来便是确定人选了。
比如这次的儒门代表必然是大祭酒张太虚,也是仅次于首席的第一次席。佛门那边,则要支持佛门内部的亲道派,如果空王不来,那么来一个无识法王也是可以的。
还有一些人,比如晋王秦权翊、秦无病的父亲秦公辅、凤麟洲的玉藻前、塔万廷的乌努拉图、胡恩阿汗、谢家的谢池鱼、南洋联合贸易公司的陈书文、南婆罗洲公司的刘桂、紫光社的璇玑星主、玉衡星主、八部众的修南轩、上官雅、凤麟洲贸易公司的幻姬、大虞国主陈剑秋、江南商会苏青华、齐州商会李青奴、丰臣相府的丰臣秀茂以及其他各地的豪强等等。
都是各地有影响的人,都可以参加三教大议,紧密团结在道门周围。
如果金公祖师肯降,那么齐玄素也不介意给他一个次席之位。
确定了三教大议的框架和人选之后,再去确定地方上的三教议事,三教大议对地方三教议事的关系是指导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