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9章 状态不断爆发!魔都钻石赛最好成绩诞生 (第1/2页)
110米栏——
第一名谢文君13.15。
第二名奥利弗13.17。
第三名奥尔特加13.19。
第四名罗尼·阿什13.29。
第五名谢尔盖·舒本科夫13.35。
……
谢文骏拿到了男子110米栏的冠军后。
其余的项目也在陆续进行中。
这个冠军至关重要。
等于是给所有的项目开了一个好头。
其余项目也表现强势。
女子铅球比赛率先拉开帷幕,中国名将巩立姣成为全场焦点。第一轮比赛,巩立姣便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投出了19米82的好成绩。然而,上届世锦赛亚军、德国选手施瓦兹在第二轮中投出19米94,一度反超巩立姣。但巩立姣并未受到影响,状态正佳的她随后出场,凭借出色的发挥,投出了20米23的惊人成绩,强势夺回领先位置。
最终,巩立姣以20米23的成绩获得冠军,这不仅是本赛季目前为止的世界最好成绩,也是她近五年以来获得的最好成绩。
施瓦兹以19米94的成绩获得亚军。
美国选手布鲁克斯获得第三,成绩是18米66。
巩立姣赛后表示:“我非常满意今天的表现,我会尽最大的努力,期望今年能在BJ改变我奖牌的颜色,因为我已经得了两次铜牌了。”现年26岁的她曾经在奥运会、世锦赛、室内世锦赛、洲际杯等国际大赛上多次获得铜牌,但始终无法摆脱“千年老三”的“魔咒”,此次夺冠无疑为她增添了巨大的信心。
你要知道这就两个冠军了。
而这个比赛才刚开始。
到了女子标枪比赛。
同样是爆发惊喜。
在女子标枪比赛中,中国选手吕会会成为了全场的主角。她凭借出色的发挥,在第三轮中投出了64米08的优异成绩,一举击败了多位世界名将,获得冠军。
并打破了魔都站的赛会纪录。
南非选手维尔乔恩和澳大利亚选手米克勒的最好成绩都是63米60,不过由于维尔乔恩的第二好成绩更好,最终收获亚军。吕会会的出色表现,展现了中国女子标枪在国际赛场上的强大实力,也为中国田径队赢得了荣誉。
不会吧,这才开始没多久就已经是三枚冠军奖牌入账了吗?
男子跳高比赛同样精彩纷呈,卡塔尔名将巴希姆表现出色,以2米38的成绩获得冠军,并打破赛会纪录,创造了今年世界最好成绩。来自乌克兰的世锦赛冠军邦达连科以2米32获得第二。
中国选手张国威发挥也十分不错,2米20、2米25和2米29都是一次过杆,2米32第二次成功过杆,冲击2米35时失败,最终以2米32获得第三。
中国另一选手王宇以2米20获得第9名。张在比赛中的出色发挥,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也展现了中国男子跳高的实力。
男子跳远比赛中,名将李金者没有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水平,以8米21的成绩位列第四。世青赛冠军王嘉南则超水平发挥,将个人最好成绩提升了15厘米,最终以8米25的成绩获得第三。
……
终于陆陆续续比赛结束了,好在后面没有金牌收入。
然后又开始进入直道项目。
这一次的安排自然是让100米压轴。
毕竟这是这么久过去之后,苏省第1次公开露面,自然放到最后最有噱头。
首先是女子200米。
因为布朗等人还没有进入状态。
其余的高手也没过来。
就变成了陈娟和奥卡巴雷的争夺战。
魔都体育场的塑胶赛道上,女子200米决赛的8道身影中,中国选手陈娟的“曲臂起跑”姿势格外醒目——这一区别于多数选手的技术选择,成为她整场比赛“全程领跑”的关键伏笔。
set。
陈娟站在第四道,双手屈肘贴于腰侧,掌心朝内,指尖轻触赛道——这是她曲臂起跑的标志性预备姿势。
身旁第五道的奥卡巴雷则采用传统直臂起跑,双手撑地,双臂微直,身体重心略高于陈娟,显然在为后半程蓄力做准备。
陈娟的臀部微微抬高,屈肘的双臂保持稳定,小腿肌肉紧绷如拉满的弓弦;奥卡巴雷则调整呼吸,肩关节放松,为启动后的步频过渡留足空间。
嘭————
比赛开始。
发令枪响的瞬间,陈娟的曲臂优势即刻显现。
陈娟听到枪响的刹那,屈肘的双臂以小幅度快速前后摆动,像“小幅度挥拳”,上半身只微微前倾,没有多余的晃动。
这种摆臂方式让她的上肢风阻比奥卡巴雷小了不少,更关键的是,下肢蹬地时,力量没有被上肢的大幅度摆动分散,每一步蹬地都能扎实传递到地面,启动后第一步就迈得又快又稳。不过3秒,她就冲出30米,肩膀已经超过奥卡巴雷数个身位之多。
嗯?
奥卡巴雷怎么今天看起来这么脆皮?
这领先的有点多吧?
奥卡巴雷虽启动反应不慢,但直臂起跑的摆臂幅度大,第一步蹬地后,胳膊得先“甩出去”才能带动身体,动作衔接比陈娟慢了半拍。她前30米的摆臂显得有些僵硬,步幅也没完全打开,只能看着陈娟的红色身影一点点往前冲,自己则按部就班地进入“蓄力模式”,暂时落在第二。
麦迪逊想跟住陈娟,却因起跑时摆臂失衡,很快被两人甩开。
进入弯道,陈娟的曲臂技术更显优势。
弯道跑最忌身体倾斜过度,而她的屈肘摆臂幅度始终对称,前后摆动时不超过身体两侧30厘米,像“贴着身体画弧线”,上半身自然跟着弯道轨迹倾斜,重心始终稳在支撑点上方,没有出现丝毫晃动。
过弯道弧顶时,她甚至能微微转头看一眼身旁的奥卡巴雷,脚步节奏却没乱——
这种“边跑边观察”的从容,正是技术稳定的体现。
奥卡巴雷这场比赛应该不在状态。
可惜了,本来陈娟还想在她的压力下冲一冲自己的最好成绩。
结果后者上来就拉坨大的。
就这个差距,或者即便是能在后城招募一些回来也绝对找补不了多少。
毕竟陈娟相对于别人来说也是后程类型。
你不能说她的后程略微不如奥卡巴雷。
就是不算后程型。
奥卡巴雷在弯道中仍在蓄力,摆臂幅度比直道时小了些,步幅也刻意控制着,可她没想到陈娟的弯道节奏能这么稳。
为了不被拉太远,她试着稍微加快摆臂,可却意外导致身体轻微向外侧倾斜……
不得不放慢步频调整。
不然都要错线。
这就与陈娟的差距反而又拉远了一点。
此时她的额头已经见汗,摆臂时肩膀开始紧绷,显然赛前没料到陈娟能在前半程把节奏压得这么紧。
“陈娟已经渐渐占据了优势,看起来今天这场比赛不管是布朗还是奥卡巴雷,都没有给她造成太大的压力。”
“这和赛前想象想下的情况略微不同。”
“如果是这样的话……”
“那恐怕这一场200米还没有进入直道,就已经要宣布冠军的归属。”
事实上。
也是杨剑说的这样。
弯道进直道。
100米处进入直道,这是奥卡巴雷的“冲刺窗口期”。她突然加快摆臂,幅度比弯道时大了近一倍,步幅也猛地拉开,身体前倾幅度加大,像“突然绷紧的弓弦”,速度明显提了上来,与陈娟的差距从五六个身位身位缩小到三个身位左右。
现场观众的呐喊声瞬间拔高。
不少人都以为“奥卡巴雷要追上来了”。
想要给陈娟加油打气。
但陈娟没有被对手的节奏带乱。她的曲臂摆臂依旧保持着原有的频率,没有盲目跟着奥卡巴雷加大幅度,只是腰腹稍微收紧,让蹬地的力量更集中。
直道跑的关键是“摆臂与蹬地的同步”,陈娟的屈肘摆臂刚好能和下肢蹬地形成“小幅度高频配合”,每一次摆臂都能精准带动腿往前迈,落地时脚掌轻触地面就立刻蹬起,没有丝毫停顿。
反观奥卡巴雷,虽然摆臂幅度大、步幅宽,但动作衔接有些脱节。
蹬地时膝盖伸展得不够充分。
速度提得快。
却显得有些“慌”。
果然。
跑着跑着明明都已经进入了直道。
奥卡巴雷的速度却迟迟没有上来。
反而是被陈娟又一次开始拉开差距。
其实这一点也不稀奇,因为这个赛季她的重心就没在200米上。
她还是想着100米继续突破。
所以你可以看到原本的时间线上他这一个赛季200米就跑了三场。
而且两场比赛都没成绩。
只有一场22.67。
你虽然可以说这有接近三米的逆风,但是即便是加上这个,这一场的成绩也就22秒40附近。
而且这还是下个月他才能交出来的成绩。
因此这个月她的状态还没有这么好。
在这种情况下。
即便最后50米,奥卡巴雷拼尽全力冲刺,摆臂几乎是“甩着胳膊”往前跑,步幅也达到了全程最大,脸上露出咬牙发力的表情——这是她体能接近极限的信号。
却也是她最擅长的“最后一搏”。
可惜。
这不是她的巅峰状态。
如果是巅峰状态,在这个50米还能追不少?
但如果不是。
那还是算了。
陈娟此刻的核心优势彻底显现。
她的摆臂始终没有变形。
腰腹像“定海神针”一样绷着。
上半身没有因为冲刺而过度前倾,每一步都跑得扎实。
冲线前10米,她微微抬头,胸膛往前挺了挺,摆臂幅度只是略微加大,节奏却没乱。
砰砰砰砰砰。
砰砰砰砰砰。
当她的胸膛率先撞线时。
电子计时器上的数字定格在22秒30。
比奥卡巴雷的22秒68快了近0.5秒。
这一场的风速达到了一点二米每秒。
其实本来应该是个很好操作的时机。
结果却并没有压力。
导致陈娟这一枪没有突破,22秒30以内。
颇为遗憾。
第四枚金牌。
而咱们的强势项目可还不少。
男子200米开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