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八十三节【烧烤准备1】 (第1/2页)
军统小会议室里,左重看了看底下小声讨论的古琦、邬春阳、宋明浩几人,轻轻咳嗽了两声。
“咳咳,都说说吧,要怎么引导美国人的轰炸机精确轰炸目标,大家畅所欲言,不要有什么顾虑。”
古琦刚想开口,邬春阳却是率先发言,语气略带不满。
“副座,向日本人透露轰炸这件事是不是再考虑考虑?如果日本人事先有了防备,傅玲他们去引导轰炸很危险。”
“一线有一线的难处,上峰不了解情况也就算了,但总不能乱指挥吧,之前豫湘桂作战时”
邬春阳的话没说完,左重突然将手里的茶杯重重放回桌面发出嘭的一声,会议室顿时陷入安静,宋明浩更是恨不得把脑袋缩回肚子。
某人在豫湘桂战役时的神操作早就传遍了军内,军韦会的战略方针一天三变,从“保住中原”到“保住沙城”,再到“保住桂城”,果军能打胜仗就见鬼了。
压抑的气氛持续了一会,左重结束对邬春阳的死亡凝视,转头看向正在记录的何逸君。
“何主任,这段不要记录,你之前在江城的任务完成得很出色,讲一讲你的看法。”
何逸君停下手中的笔,随手撕掉了刚刚的记录,重新落笔写了几个字后抬起头,目光毫无波澜。
“报告副座,我认为如何引导轰炸还是要由傅玲决定,我们不了解日本本土的情况,随意指挥反而容易让东京的弟兄陷入危险。”
“另外,给日本人通报轰炸可以做,但要往后压一压,最好在轰炸开始前一天或前两天通过内线告诉日本人。”
“至于这会不会影响傅玲的任务,我觉得不会,鬼子自大惯了,不会因为一条情报就大动干戈,况且对方也没有反应的时间。”
虽然何逸君没有明说,不过在场的人均会意一笑,某人的命令必须执行,可什么时候执行,怎么执行需要“审慎决定”嘛。
东京不是小城市,人口将近800万,等日本人收到消息疏散,到时黄花菜都凉了。
左重满意点头,情报行动最忌讳的就是胡乱指挥,既然没人比傅玲更了解日本本土,那就给东京站最大的权限,让他们自由发挥。
只有没本事的上位者才会对手下的行动说三道四,对,这话说的就是某人。
两天后,一份来自山城的密电送到了军统东京站联络点,交通员再三叮嘱傅玲要尽快完成任务。
傅玲拿起密电看了很久,美国人轰炸东京是好事,但要怎么引导呢,她盯着墙上的东京地图皱起了眉头。
战争进行到现在,日本人颓势尽显,鬼子国内底层民众的情绪却更加狂热,彷佛这样便能扭转前线的失败,治安管制也越发严格。
每个东京市民都是潜在的密探,只要发现异常情况,这些人便会毫不犹豫的报警以及告发,并视这种行为为荣誉。
所以在东京指引美国轰炸机跟找死没区别,可能他们刚发出信号,日本人的警察和宪兵就会出现在现场。
傅玲的视线在地图上不断移动,最后停在了一个标志上,这个标志随处可见,遍布整个市区。
良久,她转身走出密室,拿起电话冷冷说出行动集结的暗号:“渔船回港了。”
接下来的几天,傅玲在东京市区逛了又逛,一面完善计划,一面与手下接头、布置任务。
军统特工们收到命令后迅速行动,闹出了不小的动静,连日本警方和军方也听到了风声,于是又一次治安整肃行动开始了。
时值初春,东京永田町的冰雪还未融化,一名巡警p股悬空用力蹬着自行车穿梭在街巷中,制服后背早已被汗水打湿,整个人就像是从水里捞出来一般。
“吱~~”
刹车橡胶与钢圈发出尖锐的摩擦声,自行车以一个漂亮的甩尾动作停在了居民区前,附近玩耍的孩童见状立刻围了过来,眼中满是崇拜。
年轻的巡警哈哈大笑,和蔼的摸了摸孩子们的脑袋,迈步走进巷子,开始逐户登记核查。
日本政府很重视户籍管理,尤其是在东京这样的重要城市,警署会定期入户调查,防止敌国谍报人员和罪犯潜伏。
而永田町更加特殊,因为这里是众多军政机关所在地,比如陆军省、参谋本部、海军省、军令部以及内阁大臣官邸等等,所以盘查的力度自然也最大。
某户住宅门前,户主一家站在路边,表情十分恭敬,巡警翻开登记簿,随口问了男主人一个问题。
“家中最近有陌生人来访吗?”
“没有,横山警官。”
“好吧,如果附近有奇怪的家伙出没,请一定要告诉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